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演繹經典之貝殼包

演繹經典之貝殼包

這是一篇晚到了一個多月的教程

成品

反面

這個貝殼包在11月份就已經做好,相應的教程也都編輯完成。就在發布前夕,想起了版權的問題,經溝通後沒有取得原作者的同意。SO…….不能發。

貝殼包,可以說是皮雕愛好者心中的一個經典。每個玩家都曾經做過或者想做一個自己的貝殼。在這個貝殼包的整體工藝中,我做過很多的嘗試,也花了不少的心思。隱隱約約,我覺得我有義務把我的心得分享給大家。所以,我邀請我們英俊帥氣風流瀟洒肥而不膩的鐘胖胖幫我重新設計了一套唐草圖。順便也把上一個貝殼包中我認為不滿意的地方做了一些完善。

前戲結束,開始我們的饕餮大餐吧!

先做最無聊的事……手挽!

我不太喜歡原版的手挽,植鞣革的手挽,手感上偏硬。使用起來不是很舒服。所以這次的手挽,我選擇了GR荔枝紋,托1.0植糅,內包皮繩

包帶

圖中皮上標記的點,是打斬的起始點。中間要空出一部分作為五金的鏈接位置,這個位置要提前上邊油

縫製

縫合的時候千萬別忘了把五金件縫進去呦~~

完成

縫合好之後上邊油,發圖片寫文字還是蠻快蠻輕鬆的。實際上我做這兩條手挽,用了兩天的時間。當然~~中間肯定是開小差啦。不過,這種零零碎碎的配件往往要佔用更多的時間。

雕刻片

上圖是準備好的雕片,按版型裁切。跟你手裡的貝殼包版型比一比,不一樣吧?這是為什麼捏?

按版型下料

用前後片正格,對齊兩個折邊點,用沖子打出五金的安裝孔。折邊位提前削薄

對版型

按照折邊線打斬,這裡可以選擇菱斬,橄欖斬或者圓斬。因為植鞣革比較硬,反折的時候斬孔容易張開,影響美觀。所以最好的選擇是圓斬。不過圓斬的使用率很低,我的方法是用橄欖斬做標記,壓好印記,然後用普通的錐子一個一個捅。聽上去麻煩,實際操作起來並不比打斬慢多少。因為這個包整體都是弧線,即便是打斬也只能用兩齒

反面縫好的樣子

縫合大片和側片,用木夾可能有點困難,不如聽著郭德綱,手捏著縫

反面

彎折的弧線位置,打角,避免折邊的時候皮邊堆積。額。。。這裡並不需要啥專用工具,美工刀就好

反面

在皮背面適當的區域內塗抹膠水,折邊。之後用膠錘輕敲。

正面

這是正面的效果。以往的做法,這個拼接位置是在背後加一個皮條,在拼接縫的兩側縫合。因為這個位置是個立體的弧形,所以組合完成後不可避免的會有張嘴的情況,包包表面的縫合線也比較多,視覺上比較亂

包身完成

包身

縫縫縫!!折折折!!很快,四個零件就縫成了一個筒子。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老版的貝殼,包體是6片。我把兩個側片連到了一起,這樣做可以少兩條接縫,包包的整體感更好一些

咦?這是個神馬東西?幹啥用滴?別著急,接著看

包邊

沒錯,法式包邊,無接縫的呦~~這個位置做法式包邊,並不是為了炫技。而是因為包體上有四條拼接縫,老款的做法是直接封邊。但是包口的位置縫隙還是不可避免的

包邊

縫合好之後,圓弧的位置打角原因就不解釋了

包邊

塗膠,反折~~看!這樣做,整體的完成度是不是更好一些?

打孔縫製

包完邊,順手把斬打了吧

接下來,開始做內里

內里

內里選擇的是黑色的羊皮。厚度0.8

內里

縫合方式和外皮是一樣一樣滴~~不同的是內里要比外皮小一圈,縮小的尺寸需要按皮的厚度和圓周率結合起來計算一下。按照同樣的方式,把四塊皮縫合起來

上拉鏈

拉鏈粘貼到外皮上,多餘的拉鏈齒要打掉

完成

裝好拉鏈頭,做好的內里粘進去,用錐子通一下孔,開始縫合吧~這裡要注意的是貼內里之前不要忘了裝手挽呦~~

縫製

有木有很機智?套腿上縫,哈哈。我覺得鍾胖胖的腿是套不進去的~~

縫製

縫好之後把內里的底邊和外皮粘貼到一起

勝利在望!還差個底

包底

底還是傳統的一加一做法,在外皮和皮糠上做好標記,方便貼合。底皮的邊緣是提前鏟薄過的

包底

粘好皮糠之後粘邊條

包底

里皮要比外皮大一圈,這樣才能包過來

包底

正面圖

包底完成

貼好之後縫一圈線,做好的底是醬式兒滴~~

縫包底

把底和包體粘合,打斬。打開拉鏈,套腿上,縫縫縫!哈哈,鍾胖胖,這樣的操作,你肯定做不到~~套。。。套。。。。。。套不進去哇!

縫合完成後,包的底邊或封邊或邊油。整個包包就做完啦!

曬一下定妝照

成品

成品

成品

成品

成品

過癮不?前前後後,左左右右,里里外外讓你看個夠~~

好看不?

喜歡不?

想做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朝陽一凡 的精彩文章:

TAG:朝陽一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