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越長大越要保持這個特徵

越長大越要保持這個特徵

GIF

光之翼

 王菲

王菲 

00:00/00:00

文/江山妖饒

◇◇◇

看到這個標題,你有沒有一丟丟衝動想點進來看看到底是哪個特徵呢。如果有,那說明你還保有這個特徵。沒錯,就是好奇心。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我們會逐漸失去對這個世界的探索之欲和求知之心。再也不會像小時候那樣,追著爸媽問十萬個為什麼了。

不知是人學習到一定程度後,會產生一種自我優越感,認為自己知道的東西足夠多了,可以不用再學習了;還是因為越長大越功利,認為沒什麼實用價值的知識就懶得去了解。

比如我自己,以前看到一個不認識的字,像「丼」、「玍」,會特意去查百度或翻字典,就完全是出於好奇,真的有這樣的字嗎,它是怎麼讀的。

後來看到這個字,一看太複雜了,就懶得去追究它念什麼,怎麼寫了。只感覺好像是一頭瘦小的毛驢馱著上千斤的東西,它已經累得趴下了。

這是我的心境發生了變化,覺得就算會念、會寫也沒什麼用,畢竟生活中極少遇到,更不會用到。於是,不像以前那麼勤快去查了。其實,是我已經失去了好奇心。

而一個人如果失去了好奇心是件很可怕的事,說明TA已經走向衰老了。也許是人未老、心先老。心一旦衰老了,身體必定會受到影響,變得無精打采,也會跟著快速走向衰老。

為什麼有的七八十歲的老頭老太太,看起來活力十足,比同齡人年輕精神?因為他們有一顆不老的心,永遠對這個世界保持著好奇,並積極學習。

為什麼有的小年輕,才不過二十齣頭,看起來卻長得如此著急,好似大叔大媽?真的不是因為長相問題,而是心態問題。他們年紀輕輕就已經失去了好奇之心,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了。

好奇心真的是個好東西,它不但能讓人長知識,還能判斷一個人是否年輕。而失去了好奇心,就等於失去了求知慾。一個沒有求知慾的人,只會慢慢地走向無知。

無論到了多大的年紀,只要你還保持一顆好奇心,你就依然很青春。

當我意識到自己喪失了青春,嚇得我趕緊抓起以前看了幾次都看不進的書——《蘇菲的世界》,又看了一遍。

發現這個叫蘇菲的女孩,真的是好奇心100分。

她收到陌生人給她寫的信,上面問了一些「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泥巴和水能不能變成活青蛙」之類好似很蠢的問題。

蘇菲看到後,居然不是置之不理,或罵一句神經病,而是很認真地去思考。從此她開啟了探索哲學世界的大門。

她開始了解到蘇格拉底的哲學:「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嗯,有一種無知,是你不知道自己無知。)

然後又接觸到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柏拉圖認為,我們能真正認識的,是我們可以運用理智來了解的事物。即感官並不可靠,眼見也不一定為實。

亞里士多德則認為,我們所擁有的每一種想法與意念都是透過我們看到、聽到的事物而進入我們的意識。他認為人天生就有理性。闡明歷史是文明的根。

後來,西方哲學從「認識你自己」開始,漸漸由感性走向理性,認識到思維的重要性。

進入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後,笛卡爾與蘇格拉底的思維一致,相信只有透過理性才能獲得確實的知識。我們對每件事都應該持懷疑的態度,要有自己的判斷力,而不是從眾隨大流。

在蘇菲的好奇學習帶領下,一部西方的哲學發展史就在我們面前展開了。我保持著我的好奇心接著往下看。

到了史賓諾莎時期,哲學的理念是用永恆的觀點來看待事物。對於宇宙和大自然來說,人只是一個渺小的存在。包括往後的浪漫主義時期,哲學家們仍然相信是上帝主宰著一切

直到一個劃時代的哲學家出現,他就是馬克思。馬克思是現實主義者,他認為:一個社會的是非標準主要是由那個社會裡的統治階級來決定的。他認為資本主義是邁向共產主義的一個過渡階段。

再往後發展,到了達爾文理論。他認識到世界是殘酷的,提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

弗洛伊德開始從精神上分析解釋每個人的行為,指出在意識之外,還有潛意識的存在。而意識只是人心靈中的一小部分。

這思想影響了之後以薩特為代表的存在主義哲學,他們意識到自我的重要性,認為人的本性可以改變

以上就是西方世界的哲學發展大概史,在蘇格拉底以前,人們最早是迷信神話的,後來又認為世界是由原子構成的。到古典學派時期,柏拉圖提出二元論,理想國。亞里士多德進一步提出感官世界論。

再往後,哲學家認為是上帝主宰一切。直到馬克思的現實主義出現,西方哲學界的思想開始接近現實世界。

這本書越往後讀越發現不簡單,原來蘇菲只是另一個小女孩席德的父親創造出來的書中的人物。當她發現自己的命運被控制時,她開始逃離那個被「上帝」之手創造的世界,走出書中的世界,看到真實的在看書的小女孩席德的世界。(是的,蘇菲從書中穿越出來了,但她還在書中。)

她坐在席德的身旁,但席德看不見她。她聽到席德的父親講著有關宇宙的事情。她的好奇心再次爆發,坐下靜靜聆聽。

宇宙很大,可能到處都充滿生命。我們所能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以光波的形式出現,而光波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傳過太空。

宇宙好比一個大氣球,各個星球和銀河系就好比是畫在氣球上的黑點,當氣球越吹越大時,黑點之間的距離就會越來越大。這就是宇宙的擴張。

當宇宙擴張到一定程度後,宇宙就會爆炸。之後,又會形成新的星球和新的銀河系。

並且,在幾十億年後,還有可能出現「內破裂」,就像把一個吹大的氣球裡面的空氣慢慢放掉那樣……

宇宙真是太神奇了!宇宙的奧秘無窮無盡,等待著人類慢慢探索發現。但這一切的前提,都要擁有一顆好奇心。

就像書中的女孩蘇菲一樣,她帶著一顆充滿好奇的心,打開了西方哲學世界的大門。當知道自己是虛構的人物時,她並未停止探索席德的那個真實的世界。

而今天的我們,似乎已經失去了這種孩童時代的強烈好奇心。問問自己:是不是已經與00後、10後脫節了呢?(是的。)不要覺得是他們年輕一代太奇葩,而是我們已站在父輩的位置上了。

想想我們何嘗不是認為父輩們落伍了呢,所以00後也一定在嘲笑我們 OUT 了。

長江後浪推前浪,沒有一顆永遠好奇的心,不努力學習,不斷進取,就真的要被拍死在沙灘上了。

如果你仍然保有好奇心,那麼恭喜你,你還很年輕。

而且通過蘇菲的例子,我們發現:保持好奇心,還能帶你走進一個新的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山妖饒 的精彩文章:

TAG:江山妖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