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注意,星巴克致癌!結果中國網友的反應亮了
最新
04-03
最近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高等法院日前裁定,在加州銷售的咖啡產品須標註致癌警示信息,原因是咖啡豆在烘焙過程中產生可能致癌的丙烯醯胺。
那麼丙烯醯胺真的會致癌嗎?
動物實驗表明,丙烯醯胺具有潛在的神經毒性、遺傳毒性和致癌性。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丙烯醯胺定義為2A類致癌物,即對動物致癌的證據充分,對人致癌的證據不足。
儘管加州法官要求,在加州銷售的咖啡產品需標註致癌風險警示標識,但美國癌症研究學會日前專門發表博客文章指出,咖啡不需要被貼上「致癌」標籤。事實上,咖啡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可能有抗氧化、抗癌等功效。
無論是咖啡還是薯條等其他含有丙烯醯胺的食物,談論致癌性都不能脫離「劑量」這一重要參數。以咖啡為例,中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數據顯示,每千克煮咖啡中丙烯醯胺平均含量為13微克。而此前曾有研究顯示,丙烯醯胺的致癌劑量大約為每天每千克體重攝入2.6微克至16微克。
要想減少丙烯醯胺對身體的潛在危害,並非杜絕咖啡就能簡單實現。
專家建議,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少用煎、炸、烤等烹飪方法,盡量避免連續長時間或高溫烹飪食品,以減少丙烯醯胺的產生。


※常熬夜可致癌?快來看看,幾點睡是最「要命」的?
※星巴克咖啡被判須貼致癌警告標籤
TAG:致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