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老年高血壓的春季中醫調養

老年高血壓的春季中醫調養

老年高血壓的春季中醫調養

冬去春來,許多上了歲數的老年人會出現頭痛、眩暈、失眠、健忘等不適癥狀,這幾乎都是因為血壓升高所引起的。每年春季3~4月是高血壓的高發期。季節轉換之際,乍暖還寒容易造成高血壓患者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血管承受不了壓力容易破裂,如不及時採取有效預防措施,會突發腦溢血、中風等危險。

中醫養生專家介紹,春屬木,與人體的肝臟相對應。肝主疏泄,春季是肝氣向外舒展的季節。而肝臟的主要功能是調節全身的氣血運行,如果肝氣鬱結無法向外舒發,就猶如悶壺中的水一直燒著,人體氣血運行便會出現紊亂的現象,進而誘發高血壓等疾病。所以,想要防治高血壓的發生,就要護理肝臟,調暢肝陽,從春季養生的角度進行中醫調養。

日常起居調養

1.老年患者應該堅持生活規律,其核心是「定時定量」。起床、吃飯、鍛煉、用腦、學習、休閑、排便(當出現便秘時,不宜使用蠻力,解不出無須勉強,可用開塞露、緩瀉劑助排便)、就寢等均應定時,形成準點的生物鐘。經常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和環境安靜,居住環境以淡綠色為主,窗帘以淡藍色為佳,居室燈光以柔和的白色燈為宜。

2.睡眠時間不足或質量不佳均會導致患者的身心疲憊、血壓波動等現象。提高睡眠質量可採取下列措施:

(1)睡前走步,以略感疲勞為度。

(2)先睡心,後睡眠,睡前身心要放鬆,環境要安靜,被子要鬆軟,枕頭不宜太硬,也不宜過高。

(3)晚餐不宜過飽或過飢,多吃些易於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餛飩、軟餅等。

(4)養成定時就寢的好習慣,老人不宜晚睡,最好於每晚 22點左右就寢,此時最易入睡。午時( 11~ 13點)休息 30分鐘,能有效緩解心臟及血管壓力。

(5)調整睡姿,老年人不宜長久仰卧而眠,最佳的體位是右側卧位。當患者晨醒後,不要急於起床,可以賴床5分鐘,待心律、血壓、呼吸等較為平穩後,再緩慢起床,嚴格遵守3個「半分鐘」原則,即「坐起後停半分鐘,雙腿垂於床沿半分鐘,站起後在床前站立半分鐘」。

葯膳調養

1.參竹杜老鴨:將 1隻老鴨(約2斤)剁塊,用開水燙去血水,油鍋爆炒加入料酒,炒出香味,將浸泡好的沙參(30克)、玉竹(20克)、炒杜仲(20克),用凈布包好,和老鴨、姜(10克)、蔥(6克)一同放入鍋內,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微煲,直至酥軟。此菜益氣養陰、補中安臟、瀉火退熱,適合有手足心發熱、心煩易怒、口乾舌燥、臉色發黃等肝腎陰虛的高血壓者食用。

2.淡菜皮蛋粥:將淡菜 30克、粳米100克洗凈,鍋內加適量清水加入粳米,待米開鍋時加入洗凈的淡菜煮粥,粥將成時放入切碎的皮蛋,稍煮,加鹽1~2克調味即可。此粥滋陰降火、清熱除煩,適合心煩易怒、手足心熱、腰酸腿軟的陰虛火旺型高血壓者食用。

針灸按摩 當患者血壓急劇升高時,可按摩耳後的降壓溝、頭頂的百會穴、胳膊肘外側的曲池穴10~20分鐘。按摩這3個穴位之所以能降血壓,是因為它們均能起到平肝熄風的作用,另外還可按摩印堂、風池、內關、合谷、大椎、足三里、豐隆、三陰交、太溪、足三里等穴。上述這些穴位既可針刺也可按摩,相對來說按摩更加簡便廉驗,患者可以自行操作,此外還可干梳頭、揉搓指甲、捏手掌心等。馬淑艷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藥養生保健報 的精彩文章:

巧用藥膳解抑鬱
如何「吃走」焦慮

TAG:醫藥養生保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