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為啥一進醫院醫生就讓做檢查?原來醫生是這麼想的!

為啥一進醫院醫生就讓做檢查?原來醫生是這麼想的!

常聽到人抱怨,明明只是一個小感冒,為什麼要給我做心電圖啊?每次去醫院,醫生一般都會給我們開一堆檢查,抽血、拍片、心電圖、B超,貴死了!

這是為什麼?來聽聽醫生們的解釋。

1. 醫學存在著太多未知風險。

如今,做醫生越久,就越能體會到檢查的重要性,醫學存在著太多未知風險。

兩個月前在門診上,一個刺激性乾咳的病人找到我,說乾咳兩個月了,吃藥也不見好。我詳細詢問了病史,也做了體格檢查,但心裡還是不放心,於是開了一個胸片檢查。但病人卻不願意做,理由是:一、胸片有輻射;二、檢查費用要一百多,用他的話說,夠買好幾包煙的了。

有時病人拒絕的理由真是讓醫生哭笑不得,其實,到醫院看病,不像你去菜市場買菜,去商場買衣服,身體是自己的,收費是按照國家標準來的,沒有討價還價之說。按說做不做隨你,但醫者仁心,對待不願意配合的病人也是苦口婆心。末了,那病人總算同意去做,繳費前不忘來一句:得,來醫院就得被宰,沒法呀!

事後,胸片提示右肺周圍型肺癌可能。至今回憶起來,仍忍不住心驚肉跳,反過來想想,若是那天病人沒有完善檢查,病情一旦耽擱,後果不堪設想。

2. 醫生是人,不是神。

醫生不可能一眼看出癥結所在,他所有的判斷都是主觀,而證明則需要客觀依據。

有時醫生覺得是肺炎的,最後卻是肺癌;有時醫生覺得是胃潰瘍的,最後可能是腹主動脈瘤;有時醫生覺得是闌尾炎的,最後可能是魚刺穿孔。有時在檢查面前,醫生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醫生。

不久前,一名上腹痛的老年女病人在兒子的陪同下找我看病,通過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和腹部B超檢查,排除了膽囊結石和胰腺炎,我建議她做胃鏡檢查。病人兒子有點不悅,不是都做了B超嗎?為什麼還要做胃鏡?

我耐心解釋,腹部B超主要是看肝膽脾胰,但是B超並沒發現大問題,下一步就要懷疑消化性潰瘍的可能,所以建議做胃鏡。消化性潰瘍可能會有穿孔、出血等併發症,特別是胃潰瘍,甚至可能癌變。但病人和家屬還是覺得這是亂檢查,給我兩個字:不做!

誰知,病人離院兩周後再次就診,這一次直接被急診科收住院,原因是患者在家出現了嘔血、黑便,這是典型的上消化道出血表現。病人和家屬後悔莫及,若是當時及時完善檢查,也不至於現在這麼被動和痛苦①。

3. 有時候疾病會「說謊」。

我們科的一個病人,家裡很窮,從20多歲開始出現了反覆發作的精神異常,一天喊打喊殺,出現幻覺。老父親把他送到了當地的精神病院,當地精神病院沒有做腦電圖檢查,根據典型病史診斷為精神分裂症,開始服藥治療。效果一直不算太好。後來請我們主任去會診,主任把他帶回來做了一個72小時腦電圖檢查。

他的腦電圖和精神病人的腦電有區別!經過討論,明確診斷為癲癇,開始加用抗癲癇葯,癥狀逐漸得到控制。

平時大家所了解的癲癇應該是突然雙眼上翻,倒地不起,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但是事實上癲癇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的時候就是發獃愣神,有的時候是出現幻嗅幻視,有的時候是嘔吐,有的時候是一側肢體疼痛……所以檢查、檢驗是幫助醫生辨別這些謊言的有力工具。

4. 有時候病人也會「說謊」。

這是當時讀書時,解剖學老師給我們講的一個故事。很多年前,他是急診科年輕醫生。有一天夜裡,一個母親帶著16歲的女兒來急診。

下腹痛,有些痛,不是很痛,這是小姑娘的說法。

查體後,他問「小姑娘最近有沒有來月經?有沒有發生過性關係?」

小姑娘白白的臉一下子就紅了:「上個月來了的,我一個小姑娘,怎麼可能做那些事!」

母親臉一下子白了,惡狠狠地瞪著小姑娘。

小姑娘急了,眼淚嘩嘩就下來了「我發誓,我絕對沒有做那種事!不信我就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那既然這樣,先對症處理一下,留在急診室觀察吧。

後來小姑娘宮外孕破裂出血,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急診留觀了,還算處理及時,撿回了一條命。

老師很後悔地說,當時如果我抽血查個HCG,做個B超,那就好了。

因為這件事,他受了處分,從附屬醫院調到解剖教研室。

有時候,不但疾病會說謊,病人也會說謊,醫生不得不依靠檢查、檢驗來幫助診斷。

5. 不同科室、資歷的醫生對疾病認識程度不同。

我管的一個病號,住院當天出現了嘔吐,反覆嘔吐,肚子也痛。壓了壓肚子,左下腹有點痛。

「吃東西怎麼樣?」

「之前吃得很少,今天一吃就吐,感覺肚子很脹。」

「這兩天有沒有大便?」

「沒有啊,我好幾天沒有大便了。」

「放屁呢?」

「這幾天沒有。」

我一聽,這不是原來學的腸梗阻典型癥狀么?立馬讓他去拍腹部平片、抽血,打電話叫普外科急會診。

抽完血、拍完片,普外科的老總(住院總醫師)也到了。他伸手一摸肚子,「肚子都不硬啊,怎麼會是腸梗阻!」

「可是他有吐、痛,不大便啊?」

「吃點乳果糖吧,腹部平片上看也沒大礙,你不要太緊張了。」

後來證實,普外老總的法子還是有效的;而吐,是癲癇的一種表現。

因為腸梗阻普外老總已經遇見過成百上千個了,各種典型的、不典型的、變異的都遇見過,所以一摸就知道是不是腸梗阻。

而我是癲癇外科的醫生,從醫以來,不巧真就沒有遇上過一例腸梗阻,對於這個病的認識就只是來源於書本。在這種情況下,我只能選擇先去做檢查,因為如果真是腸梗阻,先做檢查就不會耽誤時間,確保病人安全。

6. 病人和醫生對疾病的認識不同。

比如一個病人有感冒、發燒、咳嗽、乏力,或許病人覺得就是一個普通感冒,沒有什麼大不了。但是醫生從這些表現裡面可能看到了更深的原因。會不會有心肌炎?會不會有肺炎?

要證明這些,就需要檢驗、檢查這些輔助手段來幫忙。

疾病很狡猾,還是要靠科學的儀器和設備啊②!

所以,就醫不是買彩票,不能賭一把。為什麼醫生越來越依賴於檢查?

一方面因為醫生也不想賭,疾病診斷需要依據,治療需要科學,面對病人,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三思而行。

另一方面,疾病越來越複雜,各種意想不到的病因,往往需要檢查才能有所鑒別,就算再有經驗的醫生,也需要檢查手段,所以一進醫院,不管是門急診,還是住院部,首當其衝的永遠是檢查。



參考文獻:

①據微信號「掌上醫訊」(doctorpda),張雨雨/文

②微信公號有間診室(youjianzhenshi),癲癇科醫師Gold/文

版權聲明:歡迎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值班主任:楊小明  本期編輯:范洪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時報社 的精彩文章:

阿司匹林、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急救時該用哪種?三句話說清楚
春天小毛病,一壺茶解決!咽炎、咳嗽、過敏都用得上!

TAG:健康時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