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乾隆為什麼要在皇家葬制上實施「兆葬之制」?

揭秘乾隆為什麼要在皇家葬制上實施「兆葬之制」?

先解釋一下「兆葬之制」的意思,乾隆的老爸雍正皇帝是一位相當有個性的人,在陵寢的事兒上就可看出來,因為他別出心裁的打破了千古的子隨父葬的制度,自己跑到於其父康熙數百公里遠的河北易縣開闢了新陵區,這個舉動給作為後代的乾隆帝出了一個巨大的難題,他死後到底是歸葬在哪裡,是隨著其爺爺康熙葬在清東陵,還是隨父親雍正葬在清西陵,無論他歸葬那裡,都會對另外一個陵區的冷落,為了解決這個世紀難題,乾隆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即為隔代歸葬,就是說隔代分別歸葬清東西陵,舉個例子就是,乾隆跟爺爺康熙葬東陵,下面的嘉慶就和爺爺雍正葬西陵,並以此類推下去,這個制度就叫做「兆葬之制」。

揭秘乾隆為什麼要在皇家葬制上實施「兆葬之制」?

但是還要延伸一個問題,自從乾隆發明出這個制度之後,他的子孫們都嚴格的遵守並執行了下去嗎?答案是否定的,他們不會是愛新覺羅的子孫,看來身上都流著不安分的血液,這個制度剛剛在乾隆的監管下,就是乾隆在活著的時候為了能讓「兆葬之制」徹底貫徹執行,就早早的在清西陵給兒子嘉慶選定了陵址,並且千叮嚀萬囑咐的讓兒子務必貫徹,但是到了嘉慶的兒子道光帝的時候,這個規矩便被打破了,本來道光開始還是按照這個制度在清東陵選了陵址營建,結果地宮進水,泡了已經安葬進地宮的皇后棺槨,道光大發雷霆,隨後授意手下在其父所在的清西陵選址營建了慕陵,道光又成了子隨父葬。到了道光的兒子咸豐,他倒是聽話安葬到了清東陵,但咸豐的兒子同治又任性了,本來他應該安葬在清西陵的,結果同治也子隨父葬的下葬在了清東陵。

揭秘乾隆為什麼要在皇家葬制上實施「兆葬之制」?

揭秘乾隆為什麼要在皇家葬制上實施「兆葬之制」?

過了同治朝,由於同治早死(19歲就駕崩了),而且沒有任何子嗣,所以只能過繼了光緒作為接班人,雖然光緒沒有實權,作為慈禧的木偶在政治舞台上站台了幾十年,但最後光緒死後也嚴格的遵守了這個「兆葬之制」安葬在了清西陵,光緒的崇陵成為了大清朝歷史上最後一個皇陵成為了歷史絕唱。「兆葬之制」也從此消逝於歷史煙雲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