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地名 | 中國各省份名字的由來,快來找找你的家鄉

地名 | 中國各省份名字的由來,快來找找你的家鄉

原標題:地名 | 中國各省份名字的由來,快來找找你的家鄉




中國地域寬廣,歷史悠久,人口眾多,每一個省市地理、文化、民俗各具特色。你了解這些省份名稱的由來嗎?


四個直轄市名稱及簡稱來歷

北京(京)




天津(津)



唐宋以前,天津稱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稱「直沽寨」。元代設津海鎮,這是天津建城的開始。明永樂2年(1404年)築城設衛,始稱天津衛,取「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1949年設為直轄市。


取全稱中的「津」字作為簡稱。


上海(滬)



重慶(渝)



重慶古稱「巴」。秦時稱江州。隋稱渝州。北宋稱恭州。重慶之名始於1190年,因南宋光宗趙敦先封恭王,後登帝位,遂將恭州升為重慶府,取「雙重喜慶」之意。1997年,重慶設為直轄市。


隋時,嘉陵江稱渝水,重慶因位於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慶簡稱「渝」。


五個自治區名稱及簡稱來歷


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



蒙古原為部落名,始見於唐代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國。元滅後,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內、外蒙古之稱。晚清以後,泛指大漠以南、長城以北、東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魯特所以盟旗為內蒙古。


取全稱中「內蒙古」三字作為簡稱。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


轄區古稱西域。西漢設西域都護府。東漢魏晉改都護為長史。唐代設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兩個都護府。17世紀中葉以後,清朝平定了準噶爾部叛亂,在天山南北設伊犁將軍。清光緒10年(1884年),改為新疆省,意為「故土新歸」。1955年,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取全稱中的「新」字作為簡稱。


西藏自治區(藏)




寧夏回族自治區(寧)



公元5世紀處,匈奴貴族赫連勃勃自以為是夏後氏後裔,故將建立的割據政權定國號為「夏」。宋代,党項族拓拔氏首領李元昊稱帝,定都興慶府(今銀川),立國號「夏」,創立文字,建西夏王朝。13世紀,元滅西夏,取「平定西夏永遠安寧」之意,在這裡設寧夏行省,始有寧夏之名。1958年設寧夏回族自治區。


取全稱中的「寧」字作為簡稱。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



宋設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廣西」一名產生。元設廣西兩江道。明設廣西省。1958年設廣西僮族自治區,1965年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


因自宋至清,廣西的行政中心在桂州(或桂林府),故廣西簡稱「桂」。另一說認為廣西秦時曾設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而歷史上廣西2/3地域屬桂林郡,故廣西簡稱「桂」。


兩個特別行政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港)



宋代以前,這裡是海上漁民捕魚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後,島上有個小村,叫「香港村「,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香港因此得名。1997年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


取全稱中的「港」字作為簡稱。


澳門特別行政區(澳)



23個省名稱及簡稱來歷


黑龍江省(黑)



1671年為抵禦沙俄東侵,清政府在黑龍江沿岸修築黑龍江城(黑河舊城),設置黑龍江將軍,管轄黑龍江流域。1907年改為黑龍江省。


取全稱中的「黑」字作為簡稱。一說簡稱源於河流黑龍江。


吉林省(吉)



吉林一名源於「吉林烏拉」,滿語意為「沿松花江的城市」。1673年建城。1676年置吉林將軍。1907年將其轄區改稱吉林省。

取全稱中的「吉」字作為簡稱。


遼寧省(遼)




河北省(冀)



戰國時,黃河以北的齊國土地稱為河北。漢設河北縣。唐設河北道。轄區與今有出入。1928年設河北省。


轄區相當於我國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貢》中的冀州,故簡稱「冀」。


山西省(晉)


戰國至秦漢時,崤山、函谷關以西的地區稱為山西。元時,稱太行山以西為山西,設河東山西道宣慰司,這是山西作為政區名稱的開始。明處設山西省。


轄區為春秋時晉國地,故簡稱「晉」。


青海省(青)



因境內有青海湖,故得名青海省。據《水經注》記載,早在公元前5世紀時,這裡就稱青海了,也有寫作西海的。唐以後多以青海為正名。1928年設青海省。


取全稱中的「青」字作為簡稱。一說認為因境內有青海湖故簡稱「青」。


山東省(魯)



戰國至秦漢時,崤山、函谷關以東的地區稱為山東。金時,在開封以東地區設山東東路、山東西路,這是山東作為政區名稱的開始。清初設山東省。


轄區為春秋時魯國地,故簡稱「魯」。

河南省(豫)



古稱黃河以南地區為河南。漢設豫州部。唐置河南道。宋置河南路。元置河南江北行省。明初設河南省。


轄區相當於《禹貢》中的豫州,故簡稱「豫」。


江蘇省(蘇)



清康熙6年(1667年)設江蘇省,取兩江總督駐所江寧(今南京市)和巡撫駐所蘇州(今蘇州市)兩府首字組成江蘇省。


取全稱中的「蘇」字作為簡稱。


安徽省(皖)



浙江省(浙)



浙江即江流盤迴曲折之意。戰國時浙江指今天的富春江、錢塘江和新安江。東漢將浙江分為浙東、浙西兩個地區。唐以後這兩個地區轉化為政區名稱。明初設浙江省。


取全稱中的「浙」字作為簡稱。一說認為因富春江、錢塘江和新安江古稱浙江,故簡稱「浙」。


福建省(閩)




江西省(贛)



唐代設江南西道,簡稱江西道,江西由此得名。宋設江南西路。元設江西行省。後皆設江西省。


因贛江縱貫全省,故簡稱「贛」。


湖南省(湘)



唐代在洞庭湖以南,包括湘姿二水流域設湖南節度使,始出現湖南一名。宋置荊湖南路,簡稱湖南路。元明兩代設湖南道。清代設置湖南省。


因湘江縱貫全省,故簡稱「湘」。


湖北省(鄂)




廣東省(粵)



宋置廣南東路,簡稱廣東路,由此出現廣東一名。元設廣東道。明設廣東省。


轄區漢初為南粵之地,故簡稱「粵」。


台灣省(台)



台灣一名源於西拉雅族的台窩灣支族。台灣在秦漢時稱「東鯷」。三國時稱「東夷」。元時稱「瑠求」。明萬曆年間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灣一名。清光緒11年(1885年)設台灣省。


取全稱中的「台」字作為簡稱。


海南省(瓊)



因其位於南中國海域,境內最大島嶼又稱海南島,故名海南省。1988年建省。


因秦以後稱這一帶為瓊台、瓊州或瓊崖,故簡稱「瓊」。


甘肅省(甘或隴)




陝西省(陝或秦)



陝西一名,源於周代周、召二公「分陝而治」,今陝縣張汴塬一帶古稱陝塬,當時的陝西就是陝塬以西的涇渭平原。唐安史之亂後設陝西節度使,陝西始轉化為政區名稱。宋設陝西路。元設陝西行省。清設陝西省。


取全稱中的「陝」字作為簡稱。又因轄區春秋時為秦國地,故又簡稱「秦」。


四川省(川或蜀)



轄區秦時設蜀郡。漢設益州部。唐設劍南道,又分劍南東川、劍南西川兩節度使。宋設西川路和峽路,後將西川、峽二路分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一名由此產生。元時合併四路,設為四川行省。自此,四川省治沿用至今。


取全稱中的「川」字作為簡稱。又因轄區西部古為蜀國地,故又簡稱「蜀」。


貴州省(貴或黔)




雲南省(雲或滇)




來源:人民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巴中民政 的精彩文章:

TAG:巴中民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