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吃過紅街市的芥辣牛雜粥,都不敢說自己是澳門人!

沒吃過紅街市的芥辣牛雜粥,都不敢說自己是澳門人!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

澳門生活時尚關注微信號

在紅街市的小巷內,

離遠便聽到「喀嚓喀嚓」的剪刀聲,

聞到陣陣的五香味。

在滿是歲月痕跡的小販車前,

站著兩位中年阿叔,

一人剪牛雜,一人舀白粥。

「肥仔,整碗牛雜粥加魚蛋!多肚走腸,即食。」

世上牛雜那麼多,

最好味的必定是屋企樓下那一檔。

從「無名」到「聞名」

牛雜,即牛的內臟,一種起源自廣東地區的小食。之所以稱為雜,就是因為一鍋之內「納納雜雜」,甚麽部位都有。腸、膀、肚、肺為牛雜之基本,有的店舖甚至會有心頂、荔枝以及天梯等部位。一般而言,牛雜都會以小販形式出現在街頭小巷。雖然處理工序?複,不過又因為經過烹煮之後,味道濃郁及口感特別而非常受歡迎。

(牛脆骨比起一般肚腸更有咬口,不少街坊都是沖他來的)

澳門的牛雜,比起其他地區毫不遜色。紅街市的車仔牛雜檔,憑著實惠價錢,白粥、牛雜加芥辣等奇特配搭,在澳門享負盛名。不少到街市買餸的師奶阿叔,途經牛雜檔都會吃上一碗牛雜粥。不過縱然受街坊歡迎,但很多人熟客都不知道,原來這間一直無名的牛雜檔已經營近半世紀逾五十年之久,而現時主理牛雜檔的三位老闆則是第二代的接班人。

牛雜檔的創辦人,是現時其中一位主理人鄺老闆娘的爸爸,街坊都稱其為「阿伯」或者「牛雜佬」。最初的無名牛雜檔,並不是固定開於紅街市的後巷之中,而是遊走於街角之上。開店之初,沒有白粥、魚蛋等小食,有的只是一架車仔、一把鉸剪加幾副牛雜,阿伯兩公婆,憑一雙手養起全家。

剪牛雜的鉸剪是老闆過香港找人特製的,每兩三日就要磨一次,每兩個月就要換一把。

三十年前入行跟阿伯賣牛雜的陳先生,街坊都稱為肥仔,時至今日有超過十萬碗牛雜是經他手賣出,名乎其實的老行尊。對於牛雜繁瑣又複雜的處理工序,肥仔早已駕輕就熟。

辛酸背後無人知

澳門街的牛雜檔為數不少,為何唯獨這檔牛雜檔深得街坊的垂青?筆者經過與三位老闆以及一班街坊暢談後,得出三個原因:

一是這檔的白粥、牛雜加芥辣的獨特味道。白粥加牛雜是1972年阿伯定於紅街市開檔後的想法,最初只是因為客人想食嚇粥水,所以才加在一起賣。想不到如此簡單的想法,正正成為了這檔牛雜檔的代表作。有熟客更會在牛雜粥之上,加入黃芥辣一起吃,味道酸酸辣辣,非常開胃。而且這檔牛雜不單止有一般的腸、膀、肚、肺,還會有牛心頂、牛舌、脆骨、牛沙瓜(皺胃,即牛的第四個胃)以及天梯(牛氣管)等,口感比一般的「雜」更有特色。

牛膀即牛的脾臟,因是牛雜中最入味的部份,所以最受歡迎

牛雜店的招牌醬料,黃芥辣、甜辣醬以及秘製辣椒油。

不少顧客都會在白粥內加上秘製辣椒油,看似有些格格不入的組合,其實非常滋味!

二是這檔的價錢特別親民,現時每碗牛雜粥都只不過是賣緊16蚊澳門幣,而淨牛雜則有大中小三種賣法,分別賣15、20及30澳門幣。老闆話時不時都聽到有客同佢投訴,在澳門街食到一百蚊一小杯的牛雜,覺得相當驚人!更笑言:「最記得,14年前賣緊五蚊一碗牛雜粥,已經賣得好平。我地主要做街坊生意,唔賣得貴,到而家大約一年加一蚊。」

三是橫街小巷裡的人情味。無名小檔總是排著長長人龍,雖有不少是慕牛雜之名而來,不過更多的都是一些住在附近的老街坊、老顧客。在訪問之時,記者亦不時見到街坊與幾位老闆打招呼,而老闆亦能叫出顧客之名。

「以前啲師奶去買餸,就擺個仔係我地檔到食牛雜,然後個仔到而加大左,又帶自己個仔嚟食,仲問我認唔認得佢?。」在這裡,人情味彷彿成了一份濃濃的調味品,客人掛念的不單是牛雜的芳香,還有排隊時的期待,老闆忙碌的鉸剪聲和盛情的招呼,這一切一切都為這碗牛雜添了不少滋味。

提早預備好的牛雜存貨,每當檔口的牛雜賣到七七八八,老闆便會拿這些存貨補上。

來買牛雜的街坊絡繹不斷,因為現時多了學生哥來買牛雜,所以老闆更加了魚蛋來滿足他們。

地址:紅街市側門前

時間:2:00pm-7:00pm

(每月隨機休息兩天)

微信號:SD_magazine

「澳門生活時尚」

由澳門第一生活雜誌SD Magazine,

精心打造,

力求給你前所未有的精彩體驗。

定期推出微信官方帳戶抽獎活動,

期待您的參與!

同時,

您還可在每月10號之後於澳門各大車行、

酒店、餐廳、圖書館與書店等地點

免費取閱紙質雜誌《SD Magazine》。

長按上方?二維碼

點「識別圖種二維碼」即可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澳門生活時尚 的精彩文章:

巴黎時裝週第一手專欄,Sophie Lei帶你搶先看!

TAG:澳門生活時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