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電影藝術》的中國美術電影觀念研究 《電影藝術》的中國美術電影觀念研究

《電影藝術》的中國美術電影觀念研究 《電影藝術》的中國美術電影觀念研究

《電影藝術》是新中國首家電影專業性理論刊物,也是報刊領域研究新中國電影的重要窗口。在1956-1966年的《電影藝術》中,美術電影作為一個單獨個體,被持續書寫與關注,展現了相對多元的中國美術電影觀念。它突破了目前學界對於「十七年」時期美術電影「民族化、藝術化、中國學派」的總結,亦有效修正了歷史話語與時下研究的抵牾。這是美術電影研究與報刊研究中應被好好發掘的一個坐標。但遺憾的是,國內對其的關注意識較為薄弱。據此,本文將以《電影藝術》1956-1966年刊載的中國美術電影相關文章為對象,通過文本細讀,並結合政治語境、同時期重要報刊上刊載的美術電影相關文章,以內外結合的視角,系統梳理《電影藝術》中呈現的中國美術電影觀念,並對其缺失和偏頗之處進行學術反思,以期共同推進《電影藝術》的研究及中國美術電影研究。

從歷時與共時兩個角度,釐清《電影藝術》(1956-1966)中美術電影觀念的變遷和成因。第一,中國美術電影觀念的歷時變遷分為「前《電影藝術》階段」、「訴求階段」、「調和階段」、「妥協階段」,四者鮮明體現出美術電影為追求自身「獨立性」與政治的斡旋。第二,以國內和國際政治語境組成的期刊「外部」環境,與作者和編輯組成的期刊「內部」環境,共同決定了《電影藝術》中美術電影觀念的呈現。

梳理與探討《電影藝術》(1956-1966)中美術電影的創作觀。「假定性」、「現實性」與「民族性」創作觀形成相互映襯的格局,可作為從宏觀層面理解、把握《電影藝術》中具體文本的關鍵詞。一方面,「假定性」作為核心的藝術本體,是抽象的藝術觀念,它必然與「現實性」創作觀引發衝突。另一方面,「假定性」與新中國具體條件、環境結合而生成的「民族性」創作觀在「十七年」中具有突出成果,同時亦存在多重瑕疵與紕漏。

探討《電影藝術》(1956-1966)中美術電影批評觀的「失衡」原因。政治意識形態造就的話語權威,引導和規約著批評者,使美術電影批評文本顯示出「緊跟政治」、「重視宣教」的形態。但同時,美術電影批評亦從審美維度找到了追求自身豐富性的突破口。

梳理《電影藝術》(1956-1966)中的美術電影史觀。在「革命美術電影史觀」的籠罩下,《電影藝術》的文本「縫隙」中仍隱藏著對美術電影歷史的多元認識,從外國、世界、民族傳統、藝術等角度展現了美術電影的發展與自立。其中,靳夕的《中國美術電影的發展》一文,可視為其中的最高成果。

反思《電影藝術》(1956-1966)中國美術電影觀念。在美術電影創作與文章撰寫中,存在著對「美」的獨立性、實驗性創作、「兒童性」理解的眾多偏頗,而《電影藝術》作為體制內刊物,從話語空間上亦給多元與深入的思考帶來限制。但同時,美術電影亦在「革命性思維」的運用與對「人」的普世關懷等方面給人以啟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枕邊的夜聽 的精彩文章:

TAG:枕邊的夜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