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黃芪,補氣之「長」

黃芪,補氣之「長」

中華養生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注重養生,才能遠離疾病,獲取更多養生知識,請點擊右上方「關注」

補藥之長屬黃芪

黃芪本作「黃耆(音qí)」,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古人給藥材起名字,有相當一部分能夠反映藥材的特徵。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解釋得名緣由:「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今俗通作黃芪。」清代醫家黃宮綉也說:「(黃耆)為補氣諸葯之最,是以有耆之稱。」

上品「綿黃芪」

歷史上,黃芪以隴西一帶(相當今甘肅省東部、渭河上游)以及山西省所產為勝,今《中藥大辭典》認為,黃芪主產內蒙古、山西、河北等地。

「綿黃芪」是黃芪中的上品。對「綿芪」的解釋有兩種,一種說法是「根折之如綿者為好,故名綿芪」;另一種說法是「產綿上者良,故名綿芪」。所謂「綿上」是歷史上黃芪的道地產區之一,位於今山西介休東南、濁漳河上游,現更名沁縣,此地出產的黃芪質優品佳,《本草綱目》曾稱讚:「黃芪本出綿上為良,故名綿黃芪。」

我們日常用的黃芪主要有兩個植物來源,一是蒙古黃芪,二是膜莢黃芪,均屬豆科植物。作為藥用的是它們的根,一般於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根頭,曬至六七成干,分大小粗細理直,捆成小捆再晒乾,即完成初步採制。

性狀特點

1.呈直根圓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較粗,長 30 厘米 ~90 厘米,直徑 1 厘米 ~3.5 厘米;

2.表面縱皺,呈淡棕黃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齊的縱皺紋或縱溝質,栓皮易剝落露出黃白色皮層;

3.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強,並顯粉性,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及裂隙(菊花心),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狀,黑褐色或空洞;

4.氣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什麼樣的黃芪好?

黃芪以根條粗長、菊花心鮮明、空洞小、破皮少者為佳。另外「金盞銀盤」為正品黃芪與眾不同之處,指的是黃芪藥材的橫切面,木部呈黃色,皮部呈白色,如同金銀相映之態。

預防勝於治療,養生等於長壽。分享養生之道,覺得有用可以關注、點贊、分享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中藥與茶不宜同飲
紅棗加它泡水喝,不光補肝血,擴張血管,還有更神奇的功效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