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我們想要「討好」別人?

為什麼我們想要「討好」別人?

昨晚連續看了兩篇推文,都是有關「討好型人格」的討論,這一語詞因為蔣方舟而在近段時間風靡一時,也說明低自尊確實是當代社會的一種普遍的癥狀。我從網上摘來一段描述此種人格特質的概述,大致如下:

特別敏感,總是在留意別人的情緒

經常擔心因為自己的事或決定給別人添麻煩

害怕和別人吵架,害怕惡語相向,害怕別人不高興,害怕失去

不懂拒絕,即使自己並不喜歡,也習慣性的跟隨別人的意見

即使是別人的過錯,也總在自己身上找問題,覺得自己該道歉

看起來伶牙俐齒,卻總是在「吃虧」,真的不開心了,也選擇自我消化

反觀自身,在我身上也依稀留有「討好型人格」的殘影,為了表達善意不惜犧牲自身的意願,不敢說出與他人相異的觀點,害怕麻煩別人,明明很想拒絕,但還是答應了他人的請求。諸如此類,歸根到底是過於倚重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精心營造自我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在這一過程之中,逐漸用虛假的自我扼殺自身的本真性,其背後的根源,是一種害怕他人厭惡,害怕被遺棄、被孤立的恐懼。

我在朋友Anmy身上可以看見更為明顯的癥狀,明明跳槽可以拿到高出一大截的工資,只因老闆常對她讚賞有加,時以小恩小惠籠絡,始終不能下辭職的決定。儘管她打心眼裡想辭職。

討好與友善完全是兩回事,明眼者一眼即可洞穿。但二者之間依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我將以切身的體會及所習所思,嘗試剖析此種人格的特質,並提出個人認可的解決方案。

「討好」與友善的辯證

如果一個人是因為某種目的而去討好別人,諸如為榮身而討好自己的上司,儘管這樣的行為頗為道貌岸然者所不齒,至少是出於自身意願的籌劃。這樣的人並不屬於「討好型人格」。討好型人格的討好是一種強迫性的行為,儘管心裡有一百個兩百個不願意,然而還是感到無從拒絕,唯恐給對方留下惡劣的印象,唯恐自己遭到厭惡。其背後是一種害怕被遺棄的恐懼,這種小心翼翼的行為如同拙劣的扮演,使自身撕裂成相互鬥爭的不同部分。

真正的友善是全心全意的,它出於人所具有的一種「給予」的本能。如果我們的幫助能夠給對方帶來真實的快樂,只要在合適的限度之內(儘管這一限度因人而異),大多數人都不會拒絕,並將在這一過程中感到快樂。因為給予使人感受到自身的豐沛。

討好則是一種病態的友善,它恰恰是友善的對立面,源於內心的匱乏。出於心理補償機制,這種匱乏強迫一個人通過「給予」來證明自身具有「給予」的能力。他努力扮演著一個善良的人,想要證明自己是一個善良的人,恰恰表明自己可能並沒有那麼善良。這一場景類似於,一些經濟實際上並不寬裕的人搶著買單,通過消費這一行為來抵除自己在物質上的匱乏感。

友善是全心全意的,因而在這一過程中雖然可能有所犧牲,諸如時間、金錢或精力,所獲得的也將是純粹的發自內心的快樂。然而討好型人格所面臨的卻是自我分裂的處境,它抑制了自身的本真意願,這一過程將造成自身的痛苦與情緒上的虧欠感。在內心深處,他過分渴望得到回報,並時時感到自己遭受了不公的待遇。繼而,所有積壓的痛苦與怨念將構成破壞的衝動,當他面對不用討好的人時——諷刺的是,這些人往往可能是那些無條件信任他,無論他是怎樣都對他好的人——會盡情宣洩在對方身上,甚至無情踐踏他人的關心與善意。

討好型人格的根源

如上文所說,討好型人格源於內心的匱乏,這種匱乏具體表現為自卑、敏感、多疑與害怕被遺棄的恐懼,它是一種典型的低自尊癥候。原因可追溯到原生家庭與其成長環境,一個人如果在早年有過被忽視、被孤立、被遺棄的經歷,這種烙印在潛意識中的痛苦將迫使他去扮演某種角色,以討好對方,獲得對方的喜歡、關注與友愛。

弗洛姆《愛的藝術》

歸根到底,這是由於一個人沒有切身感受過「無條件的愛」的結果,弗洛姆將其描述為「母愛」的原型,即無論你是誰,無論你有何種缺陷,無論你優秀還是平凡,聰明還是笨拙,漂亮還是醜陋,只因為你是你,所以我愛你。這種愛是安全感的重要來源。

由於缺乏這種「無條件的愛」,討好型人格無法真誠地袒露自身,在骨子裡難以信任任何人,努力犧牲情感的自發性,扮演某種角色以迎合與取悅別人。

討好型人格為何如此普遍

如蔣方舟所提到:「我從沒有和任何一個人產生過『真實』的關係。」這種「真實的關係」意指:你可以和這個人去爭吵,可以去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展現給他看,可以在他面前肆無忌憚的去做自己,表達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看一系列壯觀的評論,這些話引起的共鳴是廣泛的。

盧梭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中早已勾勒出了現代人的悲觀圖景:每一個人都活在他人的眼光中,而屬於他自己的真我則是空無一物,每一個人都在扮演著某種角色,被別人的眼光所定義,通過種種外在的文飾扼殺了原始的本真與素樸。在漫長的中世紀,封建主義的社會語境將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都釘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儘管缺乏自由,但這樣的始發紐帶能夠給人提供足夠的安全感。

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

資產階級與工業革命的興起所帶來的劇烈競爭加劇了世人的緊張與焦慮,如果一個人無法迎合社會這座大機器運行的要求,他將時刻面臨淘汰的風險。這種社會環境使家庭氛圍與親子關係充滿張力。社會階層流動的可能,使父母對孩子抱有殷切的期望,若無法達於這一要求,孩子將受到譴責、孤立與忽視。所有的愛都呈現出有條件的特質。

在當代中國,病態的教育競爭使這種張力變得格外具體。事實上,大多數父母對孩子必然具有一種無條件的愛,然而這種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往往被扭曲或遮蔽了。獨生子泛濫的現象(沒有哪一個時代像當代一樣出現如此反人類的現象)使孩子自小承受的負擔更為沉重。孩子只有達到父母的期望,才能獲得愛與關懷。於是,為了迎合父母與老師的期望,他們強迫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去做使人憎恨而枯燥乏味的習題,而自身生命的真實衝動與熱情在這一過程中則被完全壓抑了。當這樣的人格結構變得凝固,自然也就持續貫穿一個人一生的方方面面。病態的教育競爭也造就了叢林法則,使同齡人之間硝煙瀰漫,更難產生真誠的愛與友誼。每一個人都給自己帶上假面。

討好型人格的危害

一個人心裡明明有一百個不願意,但還是感覺自己無力拒絕別人的請求。這種痛苦自然將損害自身的利益,也將破壞自身情緒系統的穩定性,繼而損害一個人的人際交往結構。如上文所言,討好型人格在碰上自己無需討好的人時,可能格外吝嗇自身的善意,同時也會把內心積壓的破壞欲盡數宣洩在對方身上。這使他們難以與他人建立平等的關係,而良好的親密關係則變得更為渺茫。最痛苦的地方則在於內在自我的衝突,它將極大地耗損個人的精力,同時限制個人的視野、成長與發展。

對他人的善意自然可能獲得回報,由此建立良好的情感鏈接,但討好型人格,當他的善意能夠無條件被他人輕易獲得,也就容易使善意變得廉價。

討好型人格,因為內心狀態的匱乏,情緒極易因他人的影響受到波動,也常因為他人對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善意所感動,因而也很容易被人所利用。

討好型人格的救治

高度自省,拒絕自我欺騙與自我感動。

討好型人格在強迫自己討好別人時往往會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儘管這完全不是出於自身的意願,儘管這完全是因為自己根本缺乏拒絕的勇氣,還是願意容易將自己想像成善良,不願意讓對方難過或給對方添麻煩,並因此而自我感動。固然,合理化可以減輕痛苦,緩解內在的衝突,然而,若不剝除合理化與自我欺騙這一層偽裝,則永遠無法徹底認識自身的人格特質。何況,只有痛苦才可能催生改變。

拓寬視野,與不同的人交流與接觸。

低自尊與討好型人格,歸根到底是因為覺得自己不配被愛,不配被善待。若充分感受過不同人的善,也就不會再過於計較他人的惡意。這一過程也是不斷了解自己的過程。

向值得信任的人暴露自我。

當自身不堪的一面被別人所接納,自然就會獲得接納自我的真實勇氣。如果沒有這樣的人,就努力去找出來。

養小動物或者植物。

它們不需要你討好,只需要你全心全意地付出善意,這一過程使自身意識達到完整的狀態。看著它們的成長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最重要的,最最重要的,是真的去行動。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這一句話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如王陽明在《傳習錄》中所言:「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如果道理只是頭腦中的抽象概念,則僅僅只是身外之物,只有將它們鑿入生命情感之中,才能夠真正達於自身通透的狀態。這一過程必然是痛苦的,因為任何改變都會破壞過去的自己所悉心維持的虛假的平衡,但不走出如同死水般的過去則永遠都無法獲得成長。

卡倫·霍尼《我們內心的衝突》

蔣方舟在節目中說道:「真正欣賞你的人是欣賞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或故作討喜的樣子。」

事實上,謙卑是一種格外稀缺的品質,大多數謙卑只是欲迎還拒的做作或教條式的遵循。真正的謙卑應是一個人通過高度自省而深切意識到自身不足的明悟,它將使人感受到篤實、堅定,以及始終讓自己的思想結構處於開放狀態。事實上,往往只有優秀的人才有資格謙卑。而真誠的驕傲在合適的限度內,不可否認具有非常強的吸引力。

我並不認為一個人可以完全不在意他人的看法,這樣的人若非神明,便通常只是過於在意他人看法的一種變相的反撲。真正具備自尊的人格,能夠做到的不是不在意他人的評價,而是不讓自己是誰被他人的評價所定義,就像不會讓自己被一兩次失敗或成功所定義。相反,他們往往善於從他人的意見中汲取有價值的成分,藉助他人的眼睛了解自己,進而使自身達於完善。

破除內心的迷障,尋找真我,使自身的情感、善意與驕傲變得更為真誠,這是一條漫長的成長之路。願每一個人都能夠在生活中找到自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烏桐樹 的精彩文章:

TAG:烏桐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