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到底要「革」廁所的什麼「命」

到底要「革」廁所的什麼「命」

辣么多話題不說,居然說廁所!

我相信,幾乎每個人都遭遇過這種羞於言表的焦急、尷尬、痛苦、無奈,那就是找!廁!所!

所以,這幾年有句口號特別熱辣。廁!所!革!命!

廁所問題為何如此重要?我們又到底要「革」廁所的什麼「命」?。

1

小小廁所,為何如此重要?

「天下英雄豪傑到此俯首稱臣,世間貞烈女子進來寬衣解裙」「大開方便之門,解決後股之憂」「來前百步緊,出後一身松」……從民間這些詼諧幽默、雅俗共賞的對聯里,你是不是「幡然醒悟」?原來,廁所才是我們生死相依、須臾不離的「老鐵」呀!吃喝拉撒睡,哪個敢得罪?!

小廁所,事關大健康。據統計,一個生活能夠自理的正常人平均每天需上廁所7次,一年約2500次,相當於一輩子有3年時間在廁所度過。假如患有便秘的人,那就更是離不開廁所了。醫生告訴你,不及時大小便,會導致前列腺炎、膀胱炎等多種疾病。2001年,世界首次廁所峰會指出,世界上還有40%的人口缺少合理的衛生設施,因廁所不衛生導致的傳染病每年奪走200萬人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5歲以下兒童。2017年5月,中國國家旅遊局發布的《廁所革命推進報告》指出,中國農村地區80%的傳染病是由廁所糞便污染和飲水不衛生引起的。

小廁所,事關大民生。小小廁所,解人之難,救人之急。聯合國原秘書長潘基文曾說過,沒有廁所,就沒有平等與尊嚴。世界上許多落後地區的女性因為家裡沒有洗手間,到野外方便時遭到性侵;平均每2.5分鐘就有一個小孩因為飲水污染引發的痢疾死亡,原因是他們的飲水裡經常會混入鄰居的糞便等污物。2014年世界廁所日確定「平等與尊嚴」為主題,旨在為兩個突出問題尋求關註:婦女和女童因失去如廁隱私而面臨的性暴力威脅,以及廁所使用權中出現的不平等。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小小廁所,天大民生。

小廁所,事關大旅遊。廁所是每個人出行時必備但又不可攜帶的行李,哪怕「王侯將相」都要「親自出恭」,不能代勞。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馬尼拉宣言》提出,旅遊度假應成為人人享有的權利,廁所則是綜合旅遊服務體系的最基本要素,影響著遊客對旅遊景區的評價與選擇。「旅遊要發展,廁所要革命」。

小廁所,事關大營商。西部地區有位領導有次接待一位知名企業集團高管前來考察文旅項目時,企業高管因內急花1個多小時都找不到廁所,後來好不容易才在一家又臟又臭的小茅廁「解決問題」,但是出來時眉頭緊鎖、滿臉不悅:「從一個小小廁所,可以看出這裡投資環境有重大瑕疵。」後來,這個項目居然黃了。難怪好多年前,個別外媒這樣諷刺中國改革開放後的投資環境:「進口環境一流,出口環境(如廁環境)太差。」 前些年,還有一位外國記者在新加坡《新明日報》上撰文寫道:「曾到中國旅遊,都會對中國的廁所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走進公廁或者餐館的廁所,首先進入眼帘的是一個塑料簍,裡頭儘是大、小便後揩抹屁股的廁紙,此外還會有鮮紅血跡的衛生棉,又臟又臭,令人作嘔。」

小廁所,事關大素質。廁所好壞絕對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衛生水平,如廁行為絕對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文明素質。有位朋友曾對我說過一件事:2012年他隨團赴台灣考察,夜逛高雄夜宵攤,幾瓶啤酒下肚後很快「內急」。但因人生地不熟,硬是找不到廁所,實在憋不住了,最後竟偷偷躲在大街上一輛小車屁股後……剛提上褲子,幾個警察走過來,好險!假如被逮住了,丑就丟大了。他開玩笑說,在無法找到廁所的時候,你根本無法評論一個人的文明素質。我國曾爭取到2004年第四屆世界廁所峰會的申辦權,申請報告中有一句話令人震撼:「我們認識到,不注意廁所衛生的國家沒有文化和未來。」

2

設立「世界廁所日」,聯合國是如何想的?

廁所問題,其實早就是一大世界性問題了。2001年11月,包括中國、美國在內的30多個國家的200多名代表在新加坡舉行了為期3天的全球第一屆「廁所峰會」,這標誌著一直難登大雅之堂、羞於啟齒的廁所問題,第一次象全球貿易問題一樣登上世界級議事大廳。10多年後的2013年7月24日,第6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同意世界廁所組織(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WTO)早在2001年就提出的建議,確定每年的11月19日為「世界廁所日」。「世界廁所日」的初衷是,針對窮人面對的環境衛生危機,「努力將一向被視為禁忌的廁所文化帶到全世界」,希望通過全世界人民的努力,共同改善世界環境衛生問題,以期減少霍亂、腸道寄生蟲、痢疾、肺炎、腹瀉及皮膚感染等令人衰弱不振甚至死亡的惡疾,並協助學童(尤其是女學童)持續接受教育。

但是,「廁所問題」並沒有因為「世界廁所日」的設立而得到解決。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存在廁所滿足不了需求、如廁行為不文明、廁所文化缺失、廁所投資建設運營困難等系列問題。廁所,已經成為老百姓共享公共服務體系、融入現代社會文明、提升生活品質的一大障礙。

於是,「廁所革命」應運而生。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最早提出,廁所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標誌,改善廁所衛生狀況直接關係到人民的健康和環境狀況,有必要在發展中國家進行一場「廁所革命」。

為了推進「廁所革命」,中國國家旅遊局出台《關於實施全國旅遊廁所革命的意見》,自2015年起,在全國範圍內啟動《全國旅遊廁所建設管理三年行動計劃》,將「廁所革命」作為旅遊行業的「一號工程」、基礎工程、文明工程、民生工程來抓,最終實現「數量充足、乾淨無味、實用免費、管理有效」的目標。

3

革命?到底要「革」廁所的什麼「命」?

中國「廁所革命」是針對 「廁所問題」的一次全方位、系統性、根本性、實質性的脫胎換骨式變革,是向廁所人性化、生態化、特色化、景觀化、國際化、智能化的創新邁進,這對於推進國家文明建設、民生建設、公共服務建設、美麗中國建設、科技創新應用、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國際形象塑造等,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無異於一場現代文明的淬鍊。

那麼,到底要「革」廁所的什麼「命」?

一是要革難以找到廁所的命。我國古代沒有公廁,「故人都當道中便溺」成為一道景觀,現在看來真是有傷大雅。聯合國有一年隆重慶祝「世界廁所日」時,特地在紐約聯合國大樓門口擺放了一個巨大的充氣馬桶,其用意是提醒世人全世界尚有25億人(目前為24億人)沒有最基本的衛生設備可用,平均每7個人里就有1個必須到野外「方便」。可見,缺廁所、少廁所一度是全球性問題。森林公園、旅遊景區的旅遊廁所,市政廣場、商場劇院的城鎮公廁,車站碼頭、加油站點的交通廁所,學校醫院、機關單位的專屬廁所,農村居民自建的自家戶廁,面向行為障礙者或行動不能自理者的特殊廁所,越來越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國家旅遊局推動設立「第三衛生間」,增加兒童便位設置,將女性廁位與男性廁位的比例提高到3:2甚至2:1,都是為了解決如廁難的問題。知名旅遊景區升級,尤須考量廁所問題。比如, 湘西州今年就圍繞「美麗湘西」建設,提出到2020年全州新建和改建公廁3420座,新建和改建農村戶廁30萬座以上。

二是要革廁所偏髒亂差的命。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左傳?成公十年》記載:「晉侯將食,張(脹),如而,陷而卒。」意思是說, 公元前581年,晉景公飯前跑去如廁,因廁所簡陋,結果掉進廁所斃命,可見舊時廁所之簡陋,常造成生命之虞。即使眼下,廣大農村「三面牆,兩塊磚,一個坑」的戶廁還隨處可見;城鎮里「難找、難看、難聞、難用」的公廁問題依然嚴峻;一些單位專屬廁所「不讓進、憑證進」的規定仍未放開。廁所的難找、難用,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在這方面,日本的作法值得關注。日本人認為廁所非但是藏污納垢之所,反倒是一處供奉「廁神」的「神聖」之地,認為「乾淨的廁所,是精緻生活的基本所在」,甚至設立「日本廁所獎」,將廁所文化演繹到極致。日本電影《廁所女神》的主題曲唱道:「每間廁所里都住著一位美麗的女神,如果每天將廁所打掃乾淨,長大後就能成為象廁神一樣漂亮的女人。」試想一下,假如一個廁所,擁有清晰的廁所標識、安靜的等候區、休閑椅、無障礙洗手間、母嬰室、兒童專用洗手間、化妝間、清潔液或馬桶墊紙、女性生理衛生垃圾筒、牆壁圖文,是不是感到上廁所也是一種享受?

三要革廁所規劃建設標準的命。我國廁所建設改革經歷了「四部曲」:第一次公廁革命(新中國建立後),取締城市的露天公廁,建造相對獨立私隱的旱廁。第二次公廁革命(20世紀70年代後期至80年代末期),逐步取消旱廁,始建高檔次公廁,實現了水沖和機械抽運的先進沖洗方式。第三次公廁革命(20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末),附建式公廁開放使用,移動式公廁應運而生。第四次公廁革命(21世紀初),公廁設計不斷創新,公廁文化得到發展,湧現了地下公廁、移動式公廁、中水回用公廁等新元素 。以2001年我國「新世紀旅遊廁所建設與管理研討會」上達成「桂林共識」為起點,旅遊廁所建設規範不斷出台,目前已經有了《旅遊廁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GB/T18973—2016)》《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CJJ14—2016)》《城市公共廁所衛生標準(GB/T17217—1998)》《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CJJ27—2012)》《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規劃規範(GB50337—2003)》《農村戶廁衛生標準》等一系列技術規範標準。這些規範從廁所的設備、色彩、風格、體量、建材、個性化方面,進一步突出廁所的科學性、環保性、便利性。但是,全國城鄉全面落實技術標準,仍然任重而道遠。

四是要革如廁文化缺失的命。新加坡公廁協會會長曾說:「人們應該開懷地談論廁所,就如同談論食品健康話題一樣。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公眾對廁所問題的認識,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日本企業家普遍認為:「有一個乾淨廁所的公司,才會是好公司」。日本培養政治家的搖籃「松下政經塾」則有一句名言:「政治家離不開選民如同離不開廁所,對待廁所與對待選民一樣重要。」松下政經塾的教務長曾在學校的公廁里舉行過一次開學典禮,而且親手清理完馬桶後,用雙手從馬桶里捧出一捧水當眾一飲而盡,以證明他打掃過的馬桶乾淨得如同水桶。新加坡早在1989年就制定法律法規,每個公廁配備一名糾察員,要求國民「便後必須主動沖廁」。如果有人便後不主動抽水,初犯將被罰款150新元(1新元約合4.53元人民幣)並處拘留;再犯罰款500新元。1933年元旦,暨南大學周谷城教授在《東方雜誌》舉辦的「夢想中的未來中國」這一活動中說:「我夢想中的未來中國首要之條件便是,人人都有機會坐在抽水馬桶上大便!」現在,馬桶已經有了,高檔廁所也有了,但是個別人並不會上廁所,許多人連「來也匆匆去也沖沖」都做不到,便後沖洗、有序如廁、不亂吐亂扔、不亂刻亂畫、愛護廁內公共設施、注意公共衛生等文明如廁行為,仍然有待養成。

五要革廁所投資建設運營的命。從廁所革命的歷程看,我國廁所的投資、建設和管理模式包括:全部由政府投資建設和管理;政府建設和管理為主、商場經營者建設為輔;政府投資管理是主流、企業和私人投資管理為重要補充;鼓勵民間資本注入。總體說廁所投資建設和運營還有待多元化。第一,採取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建設和營運私營公廁,滿足不同層級的如廁者需要。同時,政府給予特許經營權和一定的經濟補貼。第二,採取招投標的市場運作手段,鼓勵引導以商建廁、以商養廁、以商管廁,將政府出資建設的公廁經營權,出讓給個人和專業管理企業進行專業化、規模化、規範化、市場化經營管理;或者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實力企業投資、建設和運營重點區域的重要廁所。這裡要隆重介紹一下世界知名的「茅廁大王」漢斯?瓦爾了!這位德國人成立的瓦爾公司在1990年一舉拿下整個柏林的公廁經營權,然後以免費提供公廁設施、免費維護清潔為前提,充分利用廁所外牆經營廣告業務,每年僅此就盈利3000萬歐元,很多遊客都以使用一下瓦爾公司的廁所為榮。第四,實行廁所綜合開發,將廁所打造成為城鄉公共衛生綜合體、微型商業中心、循環節能中心,實現品牌化、規模化連鎖經營,讓廁所產業成為朝陽產業。

六要革廁所建設創新不夠的命。真的,廁所不僅僅是一個解決內急的彈丸之地,而且是有待挖掘文化、創新服務的新天地。當今的廁所空間,已經成為繼家庭空間、工作空間、休閑空間、網路空間之外的「第五空間」,充滿了詩情畫意。比如,古人曾讓廁所成為了創新創意的「創吧」:「生平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晉代文學家左思膾炙人口的名作《三都賦》,據說就是在廁所里琢磨出來的。「廁所革命」意味著,要把廁所的單一功能推向多元化,讓廁所成為現代生活公共空間的一部分。未來的廁所,應該實現WiFi全覆蓋,設置繳費設備、手機及電動汽車充電器、廢舊物資回收站甚至 ATM機。廁所應該激發靈感,每一個部位都充滿創意。比如,日本人就用一款名為「音姬」的「廁所音樂盒」播放音樂,解決女性尿尿時發生水響的難堪局面,僅此一項就足見廁所革命的內涵之深、外延之廣。最後,對於當政者來說,廁所革命最重要的還是要革思想觀念上的命。曾聽到一位領導在精準扶貧大會上這樣說:「我也不怕人家笑話我沒本事,辦不成大事,我現在硬是要大搞廁所革命,將老百姓拉屎拉尿的小事辦好。」小處著眼、實處入手,才是大智慧。「從來治國者,寧不忘漁樵」。真正的民本思想,無一不是點滴小事的解決。解決老百姓的如廁問題,是關乎群眾「美好生活」、改善全域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國民素質、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一環。

圖文若涉侵權,即聯即刪

楊秀莠:男,湘西人,湘西自治州政協委員、湘西自治州作家協會會員。現任湘西自治州商務局投資管理科科長。

郵 編:4160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湘西之窗 的精彩文章:

TAG:湘西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