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手藝堅守四十載 欲收徒找接班人

老手藝堅守四十載 欲收徒找接班人

從意氣風發的小夥子到頭髮花白的花甲之年,在傳統工藝蠟燭這個行當里,62歲的鄧長友已經鑽研了40餘年。這期間儘管他經歷了工廠倒閉,面臨二次創業,但他卻始終不願放棄自己的老手藝。如今,他希望將自己幾十年來的蠟燭製作技藝,無償傳授他人。

蠟燭,在大部分人印象中只是一種日常照明的工具,很難把它與工藝品聯繫在一起。然而,在從事工藝蠟燭製作40年的鄧長友師傅家裡,卻能讓你對蠟燭有了新的認識。活靈活現翠綠色的獅子,惟妙惟肖的大白菜,溫潤如玉的大象,這些精緻的工藝品,如果不是親手觸摸,你很難看出他們盡然全都是蠟燭。別看這些蠟燭個頭不大,但確是相當考驗人的耐性和手藝,一般小一些的成品要做上四五個小時,大一些的更是幾天才可以完成。「這件夢娃是我最近比較滿意的作品,也得到了文化局的認可,為了做到完美,光脫模就脫了上百件,絕對是百里挑一。」鄧師傅笑著說。

說起那些年學習工藝蠟燭的經歷,鄧師傅對記者說,1974年,自己被分配到天津工藝蠟燭廠上班,跟隨師傅學習工藝蠟燭的製作。剛開始接觸蠟燭時不理解,這蠟燭不就是照明用的,時間久了才知道,原來蠟燭製作還有不少門道。工藝蠟燭的製作一般分為4步,首先將石蠟在高溫下融化,然後根據需要添加顏色或香料。再將融化的蠟水澆注在模型內等待冷卻後成型,待硬度達到後進行脫模,最後將脫模後一些細節不完美的地方要再經過手工整修。「剛開始覺得有些枯燥,後來制蠟的花色品種多了,反倒喜歡上了,車間里40℃的高溫,也沒想過放棄。」鄧師傅回憶說。幾年後,鄧師傅晉陞為主管技術的工程師,其間還曾多次榮獲大獎。

時過境遷,1995年蠟燭廠倒閉後,鄧師傅開始了創業之路。如今,步入花甲之年的鄧師傅在鑽研工藝蠟燭的同時,更多的是希望將這位瀕臨失傳的手藝傳承下去,「這份手藝給了我榮譽,給了我事業,我願意免費收徒傳授製作技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新報 的精彩文章:

先愛後性,還是先性後愛?
天津網友曬開學特產 絕對算是大學版舌尖上的中國了

TAG:每日新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