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對美貿易反制措施出台,其中的信息特朗普讀懂了嗎?

中國對美貿易反制措施出台,其中的信息特朗普讀懂了嗎?

4月1日半夜,中國政府宣布對自美進口的128項產品加征15%或25%關稅,從第二天開始實施。雖然4月1日是西方國家的愚人節,這個消息卻絕對不是笑話,實際上是對美國所採取232措施展開的反制,表明了中國政府不怕打貿易戰、堅定維護國家利益的態度。

如果我們仔細查看這份清單,也會發現這份清單裡面包括兩大類的商品,一類是新鮮水果、乾果以及豬肉這樣的農產品或者食品,另一類就是一些無縫管,包括冷軋的鋼鐵制無縫管等,清單並沒有涉及到中美之間主要的貿易品種,單一產品的進口額都不會很大。比如在我國日常飲食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時每年進口量也相對較大的豬肉,從2018年1月的數據來看,從美國的進口金額也只有6千多萬美元,這與當月從美國進口總額157億美元相比,佔比並不大,所以中國政府公布這份清單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在很大程度上善意的提醒美國,不要一意孤行,而是要認清形勢懸崖勒馬。畢竟,中美之間發動貿易戰,對兩國沒有好處,對於仍然處於低迷的世界經濟來說更沒有好處。要想解決兩國間的貿易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坐下來,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通過協商尋找妥善的解決辦法。

同時,這份清單的針對性也是非常明顯的。眾所周知,特朗普此時發動對華貿易保護措施,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著眼於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希望樹立其保護美國工人崗位的形象,從而獲得更大支持。但是,把特朗普推上總統寶座的人中就包括中西部的農業州和那些如賓夕法尼亞這樣的逐漸衰敗的工業州(俗稱鐵鏽地帶),這份清單雖然沒有包括大豆這樣的主要貿易商品,但是也足以提醒這些州的選民,他們所選出的總統正在執行損害他們利益的政策。就在幾天前,美國的大豆協會首先發表聲明,強烈反對美國政府的對華貿易保護措施,最近又在主要媒體上發布廣告抗議,相信他們已經完全清楚這份清單所蘊藏的用意。

當然,這份清單也會讓美國認識到,對於其所採取的任何損害中國利益的行為,都會受到認真對待和堅決打擊。3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所謂公告,認定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決定於3月23日起,對包括來自中國的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即232措施)。中國商務部隨即發布了針對美國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並在3月31日徵求公眾意見期的結束後,財政部就立即發布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於原產於美國的部分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的通知》。從這份清單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規定的非常精確,比如會單獨區分出新鮮蘋果和蘋果乾的稅率,更能夠看到,中國政府並沒有意氣用事,而是按照流程按部就班的履行了程序,充分吸收民意,有關部門隨後也發表了說明,可以說真正做到了「有理、有利、有節」。

中國人自古就有「先禮後兵」的傳統。這份清單絕對不是中國對美反制的重手,充其量也只是針對美國政府正在躍躍欲試挑起貿易戰的禮節性提醒,如果真的如特朗普所說的,要針對中國600億的商品徵收重稅,那麼中國下次公布的清單肯定不會是這些「小眾商品」。美國人肯定已經領會到了這樣的信息,同時他們也會意識到,特朗普挑起的中美貿易戰實際上就是一個笑話。

(作者為「環球銳評」特約評論員)

歡迎發表評論,期待您的真知灼見!

小貼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銳評 的精彩文章:

特別策劃:國際能源署稱美國2年內將成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中美在能源領域有何合作潛力?
由「特工中毒案」引發的外交風波

TAG:環球銳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