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大數據打造熱氣騰騰的發展場景

用大數據打造熱氣騰騰的發展場景

審時度勢、精心謀劃、超前布局、力爭主動,加快做大做強數字經濟這個重要引擎,讓各類企業乘「雲」而上

這是數字化時代特有的生活場景:用手機叫外賣、騎共享單車上班、發微信溝通工作、上淘寶選購衣服……隨著網路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數字經濟也如影隨形,深刻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和周圍世界。

當前,全球數據呈現爆發增長、海量集聚的特點,預計到2020年達44ZB。這是什麼概念?舉個例子,一首MP3格式的歌曲大約10MB,1ZB的數據存儲空間可存儲超過14000億首。全部聽一遍,需要8億多年。信息時代,沒有「數據」參與的經濟社會活動,簡直無法想像。

數字經濟在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帶來了全球性的商業新機遇與新變革。截至2016年底,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公司中,有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和Facebook五家屬於數字經濟範疇。相較於傳統產業需求不振、危機四伏的現狀,數字經濟日益呈現出勃勃生機,被認為是發展最快、創新最活躍、輻射面最廣的經濟活動。無怪乎有人感嘆:數據是新的石油,是本世紀最為珍貴的財產。

我國實施大數據戰略以來,各省區市紛紛搶抓大數據發展機遇。比如,貴州以大數據為引領,帶動經濟實現了彎道超車;杭州信息經濟增加值增速超過GDP增速2倍以上,對GDP的貢獻率超過50%。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發現,作為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大數據對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主動權」。

2016年10月,國家確定我區為大數據基礎設施統籌發展類綜合試驗區。當前,全區綠色數據中心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各領域應用全面鋪開,新產業、新業態正在加速興起。但整體上看,我區數字經濟發展任重道遠。加快構建基於數據驅動的創新體系和經濟體系,將為我區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強大的新動能。

研究顯示,在信息基礎設施完善的情況下,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性,全新的數字商業模式可以從發達地區迅速擴散到欠發達地區。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在許多偏遠地區,遊客照樣能使用手機支付,當地土特產通過電子商務「飛」出大山。目前,我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還相對滯後,是8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中唯一沒有建設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的省份。推動我區大數據發展向更高水平邁進,就要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網、空間信息網、物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鐵路、公路、航空、物流等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為大數據乃至各行各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有人說,數字技術很好地服務了我們的生活與消費,將來會更好地服務我們的生產與製造。實現這一目標,一方面要更加註重運用大數據改造升級傳統產業,促進傳統產業向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轉型,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另一方面,要推動大數據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力發展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從長遠來看,加快構建以數據為支撐的數字經濟,關鍵是要構建自主可控的大數據產業鏈、價值鏈和生態系統。只有這樣,大數據才能成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石。

「未來決定城市發展的不再是土地和礦產紅利,而是基於大數據的運營和服務所產生的數據紅利。」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的這一判斷,道出了數字經濟時代的新機遇。審時度勢、精心謀劃、超前布局、力爭主動,加快做大做強數字經濟這個重要引擎,讓各類企業乘「雲」而上,就能為內蒙古經濟營造出熱氣騰騰的發展場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自己動手培植金錢樹
內蒙古工業轉型升級步履鏗鏘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