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UL公司總裁偉廉仕:創新與高品質是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核心競爭力

UL公司總裁偉廉仕:創新與高品質是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網: 各位觀眾大家好,這裡是中國網《中國訪談》。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是中國「兩會」之後的首個國家級論壇,是中國高層領導、全球商界領袖、國際組織和中外學者之間的重要對話平台。今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在商界領袖的眼中,中國最大的變化是什麼?在中國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過程當中又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對此,我們邀請到了美國UL公司總裁、首席執行官偉廉仕先生做客《中國訪談》。

美國UL公司總裁、首席執行官偉廉仕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楊佳/攝影)     

      中國網:下午好,偉廉仕先生。

    偉廉仕:下午好。

    中國網:感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

    偉廉仕:哦,這是我的榮幸,感謝你們的邀請。

    中國網:謝謝。我的第一個問題是,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您覺得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有著怎樣的意義呢?

    偉廉仕:我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給中國及中國人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第一次來中國是在1991年,也就是27年前,當時處於改革開放的初期,我1993年搬到中國居住了3年時間。對於我來說,現在的中國與1991年的中國相比發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我覺得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的各個方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改變了中國人的希望、理想,以及與世界的交融,這些都很有意義。

    中國網:謝謝您。您剛剛也提到了,您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進入中國市場,這也意味著您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和見證者,那麼改革開放政策對於你們公司有著怎樣的影響?

    偉廉仕:好,實際上,我是想從三個方面談這個問題 ,1991年我首次來中國時負責的是通用公司的衛生保健業務,我們當時生產醫療管理設備,當時,我就發現了美國公司進入中國建立生產線,打開業務的商機。

      改革開放同時改變了當時的公司,以及中國的行業狀況。之後,我又因就職於一家醫療器材公司美敦力在亞洲工作8年,當時那家公司在中國的業務非常有限,那個時候,中國的醫療器械,製藥以及醫療行業才剛剛起步,但現在中國的醫療行業已經躋身於世界領先水平,我再次領略到了改革開放帶給中國醫療製藥行業的巨大變化。當前,我們所從事的行業略有不同,之前通用和美敦力都更注重為中國國內的患者和醫院提供服務,而我們現在所做的就是幫助中國人把產品賣到國外去,實際上,我們是為出口北美及歐洲的產品提供安全質量認證,我想說,產品上的UL標誌就好像是中國產品前往美國的護照。

      另外,我覺得我們的事業也因改革開放發生了變化,進一步擴大了在中國的存在。我們有多於三分之一的工作在中國開展,這也改變了我們開展業務的角度。我們已經成為一個全球化企業,而不僅僅是一家在中國設有小小辦公室的美國公司了。

    中國網:謝謝您,我的另一個問題是關於中國的高質量發展的,我們都知道目前中國正在慢慢從高速發展階段轉型,今年,中國將更加註重高質量發展,請問,您認為中國的企業會面臨哪些挑戰?

    偉廉仕:對於中國企業來說,我認為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其實和幾年前中國總理在首屆中國質量大會上提到的差不多。我認為真正的挑戰就是要有信心迎接中國本土市場中出現的競爭,並了解讓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性。

      用我的經歷給你舉個例子,我第一次去印度是1991年,當時印度汽車市場並未開放,基本沒有進口,生產的汽車數量相當有限,對於汽車行業的投資也很少。印度生產的汽車技術落後,在國際市場毫無竟爭力可言,所以當時的印度無法出口汽車,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大概是在1993年,時任財政部長辛格和總理拉奧對外開放了印度汽車市場,引入外國競爭品牌。

      此舉產生的結果就是印度國內汽車行業在面對非常殘酷的全球化競爭之下迅速發展,最終具備在本土與西方汽車品牌抗衡的實力,後來開始向全世界出口汽車以及配件。後來的事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印度塔塔公司收購了捷豹和陸虎,成為全球主要供應商。所以我認為對於生產企業就是要有勇氣說,「來吧,世界知名品牌都來中國市場,讓我們用實力競爭。」同時,如果要想成為國際領軍品牌,首先就是要在公平的模式下在國內戰勝世界頂級品牌,贏得本土市場。

    中國網:那麼對於跨國企業來說,如何確保從中國進口的產品是維持在高質量水平的呢?

    偉廉仕:我可以用我個人的經驗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是在美國長大的,在五、六十年代的時候,日本汽車開始進入美國市場, 人們開始嘲笑這些汽車:「這些汽車很可笑,它們都是粗製濫造的東西。」這態度好像和人們對待電子產品和晶體管收音機的態度是一樣的。但是你看結果如何,豐田,尼桑,本田,這些品牌向美國人民證明了它們具有世界一流的品質和性能,完全扭轉了美國人的印象,事實就是這樣,中國的品牌也會做到這一點,當然也需要時間和持續的優秀表現。

    中國網:謝謝,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數字化的時代。

    偉廉仕:是的。

    中國網:您認為跨國企業要如何更好地將先進的技術投入運營之中?

    偉廉仕:我認為這是所有跨國企業都要面對的一個問題,我們都要明白,如果我們無法解決這一問題就無法生存下去。你看現在世界排名前五的最具價值的公司,都是掌握先進技術的,像蘋果,亞馬遜,傘形公司,也就是谷歌公司,微軟,臉書,多數都是比你還年輕的公司,它們都是年輕的企業。除蘋果公司以外,多數都只成立十幾年。現在運營模式的轉變導致很多行業的改變,比如計程車行業,酒店業,食品服務行業,制衣業。如果在過去,想要買一件襯衣,需要去服裝商店,但現在只需要我太太用智能手機為我拍一張照片,之後上傳到網上,可以立刻給出適合我的尺寸,他們會為我定製一件襯衣,並郵寄給我,三天之後我就可以穿上一件專門為我定製的襯衣了。很多行業會發生改變,也可能打亂一些人的生活,就像人工智慧可以取替白領的工作一樣。各行各業都一樣,如果反應慢了,沒有及時轉變,或者選擇無視,都會造成無法收拾的局面。情況就是這樣緊急。

    中國網:謝謝,我最後一個問題是,如果讓您用一個詞來描述貴公司或其它全球化企業在中國的發展前景,您會選擇哪個詞呢?

    偉廉仕:用一個詞形容在中國的發展潛力,我會用充滿希望。

    中國網:為什麼?

    偉廉仕:因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很快會發展成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我因為工作原因離開美國在亞洲各地生活了十一年,我的經驗就是中美在文化上存在很多相似之處,當然我們在政治和貿易政策等方面存在諸多分歧,但我們兩國人民天生相似,同樣看重家庭,樂觀,開朗,所以我認為儘管我們兩國關係總是存在一些小摩擦,但我們的關係會越來越好,我們之間的合作前景會越來越好,我們兩國間的貿易會越來越好,即使出現小的摩擦,也屬於正常現象,我們要著眼於未來,而不能只看短期利益。

    中國網:好的,再次表示感謝,謝謝。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記者:唐靖初;攝像/後期:楊威,劉凱;攝影:楊佳;主編:鄭海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佛境之旅日本篇:古韻清水寺
蒼南海西國際半程馬拉松副縣長給最後一名獻花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