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Insta360 ONE 全景相機,子彈時間顛覆傳統

Insta360 ONE 全景相機,子彈時間顛覆傳統

原標題:Insta360 ONE 全景相機,子彈時間顛覆傳統


一切不凡,盡在其中


全球領先的VR 全景相機品牌Insta360 發布了全新360°全景運動相機「Insta360 ONE」。該產品具備高達7K(約2400 萬像素)的照片拍攝能力,4K 超高清VR 全景視頻拍攝能力,以及4K 全景直播功能。除了適配手機和平板電腦外,ONE 還能通過多元化配件獨立使用,同時可實現高速錄製慢動作影像、手機自由剪輯全景視頻和智能物體追蹤,並內置六軸電子防抖。


定位


Insta360 ONE 場?


能,直擊點,為綁。


1


子彈間,輕「甩」


Insta360 ONE 可拍攝120fps 流暢慢鏡頭畫面,解鎖「子彈時間」新技能,捕捉稍縱即逝的美,輕鬆實現好萊塢大片凍結時間特效功能。Insta360 ONE APP 可通過演算法實現240fps 高速拍攝功能,後期可輸出慢放8 倍的超級慢動作影像。


2


抖,無


ONE 採用六軸陀螺儀防抖技術,自動補償修正偏移、傾斜和旋轉畫面,成像穩定銳利,使360°全景運動畫面更流暢,視野更清晰。從拍攝案例來看,無論是翼裝飛行、山地摩托車、輪滑、衝浪等極限運動,還是正常環境下的手持移動畫面,開啟六軸防抖功能後,ONE 都能實現平穩順滑的全景畫面效果,有效保證了極端拍攝條件下穩定畫面的拍攝。


3


FreeCapture,先 拍 攝 後 取 景

Insta360 ONE 率先推出通過手機App 自由剪輯全景視頻(FreeCapture)功能。該功能解決了運動相機拍攝過程中取景痛點,可先拍攝後取景,手機端自由剪輯,隨時隨地將全景視頻轉化為平面視頻。


4


蹤,自


Insta360 ONE 可對選中的運動主體進行智能識別與追蹤,令主體始終處於畫面中心。此外,Insta360 ONE 拍攝過程中,還能自動隱藏入鏡自拍桿或輔助線,消除盲區,畫面乾淨,視覺效果更清爽。搭配自由剪輯(FreeCapture)功能,更能輕鬆實現低空無人機繞拍和跟拍效果,隨心所欲生成一個以「你」為中心的平面視頻。



5


質,多


Insta360 ONE 具有2400 萬像素360°全景照片拍攝能力,可實現光流無縫拼接,並支持定時拍照功能。其360°全景視頻拍攝能力高達30fps 4K UHD,支持延時攝影;同時還可開啟RAW 格式(照片)和LOG 模式(視頻),為後期創作提供更高寬容度解析空間,為消費級VR 全景相機品質提速。


6


播,360°

Insta360 ONE 支持多平台實時超高清全景直播,如PeriscopeFacebook LiveYouTube、微博、目睹直播等平台,為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立體觀感,隨時隨地完整分享身邊正在發生的一切。



Insta360 ONE 的各方面性能來看,它和之前的Nano Air 全景相機一樣,依然能讓手機秒變VR 全景相機,即插即拍實時拼接並一鍵分享至社交平台。它能拍攝高色域空間的RAW 格式全景照片和LOG 模式全景視頻,還能進行超高清VR 全景直播。然而它既不是消費級NanoAir 的升級版,也不是8K 3D 專業級Pro 的簡化版,而是隸屬於Insta360 全新產品線:實時拼接便捷操控的高畫質360°全景運動相機。


Insta360 品牌基因里流淌著認真和專註的信念,Insta360 ONE 的誕生不是為了爭奪無人機和運動相機市場。從功能來看,它仍然是一款VR 全景相機,同時注入了運動攝影的血液;從定價來看,它仍然是一款消費級產品,同時也是對VR 平民時代的饋贈。技術的革新,是我們最大的誠意。」Insta360 ONE 產品經理如是說。



應用


單兵戰,快剪,「一個」就


如果說Insta360 Nano Air 開啟了VR 全景相機「既是玩具又是工具」的1.0 時代,Insta360 ONE 的發布,才正式迎來了「人人都是VR 全景攝影師」的平民時代。


為了幫助普通用戶和行業用戶擁有更好的VR 全景影像體驗,Insta360 早在兩年前就開始了平台全景化布局,通過SDKAPI 技術開放,實現了與TwitterFacebook、新浪微博、Google 街景地圖、新華網、百度地圖、中原地產、目睹直播、CC 直播、虎牙直播、YY 直播、騰訊教育、中原地產、銀客地產、螞蜂窩、海航及電商等平台的技術對接和建設。


此外,Insta360 還與華為、努比亞等手機廠商進行深度雙品牌硬體軟體合作,共推VR 全景影像的普及。除了滿足普通用戶的VR 全景社交需求,Insta360 深耕行業應用,完成了VR 婚禮、VR 旅遊、VR 體育、VR 電商、VR 街景/房產、VR 教育、VR 醫療、VR 直播等商業模式探索。


立足移動端平台的迅猛發展,Insta360 ONE 的超高清畫質和創新性多元化功能,將幫助用戶更便捷地創作高品質低成本全景影像。除了在運動場景具有無可比擬的應用優勢,Insta360 ONE 也將繼續廣泛應用於旅遊、聚會、活動、新聞、體育、影視、教育、房產、婚禮、直播等領域。如對VR 婚禮拍攝者來說,Insta360 ONE 的六軸防抖功能、子彈時間、手機自由剪輯功能無疑將成為愛情微電影和海外婚拍單兵作戰的有力工具。在VR 新聞報道中,超高清全景直播和手機自由剪輯功能,能讓媒體快速完成重大新聞直播和新聞拍攝製作工作。此外,TwitterFacebook、新浪微博等社交平台相繼實現全景照片、超高清全景直播功能,也將大面積帶動VR 旅遊、VR 直播等網紅經濟的發展。VR 全景的發展,依然是一個內容與效率為王的時代。Insta360 ONE 的破局,旨在將傳統影視製作工藝與移動端VR 全景創作功能融合,並推動UGC PGC 的並駕齊驅。



[合作單位】:


工業和信息化部


深圳市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


深圳創客空間


聯合主辦單位


深圳增強現實技術有限公司(0glass)

中國MBA聯盟


聯合承辦單位


中山大學深圳研究院


深圳市大象文化科技產業有限公司


深圳大學MBA校友會


大象教育 智客空間


VR工廠(深圳普眾微愛)


戰略合作媒體


913VR


邀界VR

VR陀螺、VR觀察、黑匣、913VR、VR每日必看、


奧一網、VR界網、VR小報、創客貓、VR資源網等


【擬邀嘉賓】:


(排名不分先後)

中科院計算所普適計算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陳益強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司長

丁文武

中國中電信息國際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陳雯海

中國虛擬現實與可視化產學研聯盟秘書長

於文江

中國虛擬現實聯盟副秘書長、中國電子報總編輯

胡春民

中國3D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

唐斌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中國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虛擬現實與人工智慧產業研究院主任

文鈞雷

中關村新媒體聯盟秘書長

王斌

肇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陳宣群

瀘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陳日

深圳市虛擬現實產業聯合會執行會長、深圳市瑞立視多媒體科技有限公司CEO

許秋子

深圳增強現實技術有限公司CEO

蘇波

深圳瓏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CMO

王鵬

深圳市虛擬現實產業聯合會執行會長、深圳市億境虛擬現實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石慶

深圳大學國家級傳媒實驗教學中心副主任

黃曉東

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副院長

曹三省

中山大學深圳研究院執行院長

楊艾琳

中國科技開發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暨北航研究院副院長

符曉紅

深圳增強現實技術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

徐澤明

深圳市幻實科技有限公司品牌總監

安福雙

深圳歐菲和正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陳壽雲

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

林曉玲

湖南廣電總局局長

張嚴

廣州版權產業服務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格函

東莞理工學院教授、博士、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運建

廣州珠江鋼琴文化園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運營總監

曾威漢

哈工大博士、深圳市大象多媒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歐劍

哈工大博士、小象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

鄭亞冰

南京睿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

賴俊菘

AiBCD產學研集群發起人

楊偉武

中興旅遊研究院執行院長

孫文

台灣縱橫AI(人工智慧)商學院院長

高煥堂

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AI總監

陳詩雋

深圳市人工智慧行業協會會長、中興通訊副總裁

董振江

韓國全州大學研究員、江西理工大學虛擬現實研究院長、南昌市虛擬現實人才培養基地負責人

吳雅林

深圳市航都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素平

天翼愛音樂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系統運營部總經理

吳三陽

智聯招聘華南區副總經理

高理建

中國電信集團深圳南山電信分局副局長

林永毅

MBA創業俱樂部創始人、深圳大學MBA校友會秘書長

李雲

華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

譚偉民

鴻威集團&康雲科技董事長

王照雲

深圳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戰略投資總監 深圳科委專家委員會委員

劉銘圳

京東3C事業部產品與供應鏈管理部總經理

高偉

南昌虛擬現實人才培養基地總經理

吳雅林

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董事長

康正

【峰會議程】:



【合作媒體】:



【報名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市VR產業聯合會 的精彩文章:

TAG:深圳市VR產業聯合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