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一味葯止胃痛!四百年代代相傳,確實很獨到

一味葯止胃痛!四百年代代相傳,確實很獨到

本文理論依據:《赤水玄珠》

列位看官,今天我們為您說上一病,這就是胃痛。

胃痛,這可能是生活中再常見不過的癥狀。胃痛了怎麼辦?今天在這裡,我們為您說一張簡便的驗方。它只用一味葯,卻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這就是妙用白豆蔻。

準備白豆蔻仁15克,研為細末,用酒送下。一日兩次,僅此而已。調治期間,禁止服用一切生冷、油膩的食物。

這個辦法,我們擇選自《赤水玄珠》。它的原名,叫做白豆蔻散。

赤水玄珠——這名字聽起來十分炫酷,有幾分金庸的色彩。其實,它是一部嚴謹的醫學巨著。

現在,我們得說說《赤水玄珠》這部書。

《赤水玄珠》是明代的一部大型醫書,刊行於萬曆十二年,即1584年。此書刊行60年之後,大明朝壽終正寢。但幸運的是,這部醫術卻順利保存了下來。《赤水玄珠》共有30餘卷,分列76門,體現了明代以及明代以前中醫的發展主要成就。這白豆蔻散,就位列其中。原方記載,它可以治療胃部冷痛、作嘔。可以說,此法自從四百多年前登堂入室以後,便代代相傳,至今也有實用價值。

好了,現在讓我們放下《赤水玄珠》,轉而看看胃痛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首先說,胃脘痛作為一種病症,在《素問》、《靈樞》裡面就有記載了。不過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中醫把「心痛」和「胃痛」混為一談,到後來才慢慢區分清楚。總而言之,胃痛這件事,一直是祖國傳統醫學特別重視的話題。

現代中醫是如何認識胃痛的呢?考近賢冷方南所著《中醫內科臨床治療學》,將胃痛的癥候,分為八種,這是相對全面的總結了。主要類型包括肝鬱氣滯、火熱鬱結、寒傷脾胃、痰濕中阻、陰虛胃燥、食積傷胃、瘀阻胃絡、蟲積胃痛等等。

這八種癥候,如果真要是挨個詳說,恐怕三天三夜也談不完。在這裡,我們只說和人們日常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的,經常能見到的,為禍人數眾多的三種類型,這就是寒邪、痰濕、食積所導致的胃痛。

首先說說寒邪。《素問》里說得好:「寒厥入胃,則內生心痛」。這裡的「心痛」,指的就是胃痛。方才說過,古人有時候心痛和胃痛分不清楚,這就是一例。這類人,因為寒邪乘虛而入,寒主收引,故而血脈凝滯,氣血不通則痛。這類人的特點,就是胃痛因為著涼而發作或者加重,平時涼的冷的吃上一點就受不療,痛起來四肢不溫,冒冷汗,還可能吐清水,舌淡苔白。就平時來看,往往尿頻,畏寒怕冷。這在一些女性以及老年人身上是挺常見的。

再說說痰濕中阻導致的胃痛。這種疼痛,《素問》裡面也有記載:「濕淫所勝,……民病飲積心痛」。這裡的心痛,依然是胃痛的意思。此類患者往往吃得很好,喜歡肥甘厚味,疏於運動,所以可能體胖,舌苔厚膩,平時便溏,大便不成型。其疼痛,往往是悶痛或者脹痛,有噁心的感覺。簡單說,這就是痰濕之氣凝聚,阻礙了氣機的升降運行,形成疼痛。《丹溪心法》云:「痰因氣滯而聚,既聚則礙其道路,不得運,故作痛」,說得就是此理。

最後再說說食積胃痛這件事。這種胃痛的患者,有一個特點,就是腹部脹痛,伴隨吞酸、欲嘔,一打嗝就容易有食物反上來,疼痛往往在飽食之後出現,平素有大吃大喝、暴飲暴食的習慣。看舌苔,往往厚膩。這是暴飲暴食、食積於胃脘,阻塞氣機而致痛。對此《丹溪心法》說得好:「在上者多屬食,食能作痛」,講的就是此意。

總地來說,對現代人來講,上面這三重因素,就是導致胃痛的主要原因了。雖然不全面,但是很有代表性。三者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引起中焦脾胃的氣機郁滯。

對於這些問題,前面提到白豆蔻可以一併解決。

其實,這白豆蔻是中醫藥世界裡特別有名氣的,善於治療脾胃病的藥材。古往今來,用到它的名方很多。比如《聖濟總錄》裡面的白豆蔻湯和沉香湯;《蘭室秘藏》裡面的葛花解醒湯;《仁齋直指方論》裡面的調降湯等等,都運用到白豆蔻。

此藥性味辛溫,入脾經、胃經和肺經,善於行氣化濕、溫中止嘔。因為行氣化濕,所以由濕濁中阻、氣滯不運導致的胃痛,用它可以治療。因為有卓越的行氣之功,所以它可以消滯,由於傷食導致的脾胃氣滯,在這裡可以得到解決。白豆蔻性味辛溫,能夠散寒,所以脾胃虛寒、胃脘冷痛的人,可用它散寒止痛。

總而言之,它可以散寒邪、化濕濁、行氣滯、止嘔逆,因此對胃中冷痛、脹痛、欲嘔者特別適宜。前面提到的三種主要類型的胃痛患者,或者兼而有之者,都比較適合它。

但是,看官須知,陰虛火旺、胃陰不足的人不能用白豆蔻。怎麼辨別呢?看舌頭。如果舌紅少苔,就不能用了。如果伴隨便干或者尿短少,那就更不能用了。如果辨別不好,則必須有中醫師辯證指導才可以。

可見,一味小小的白豆蔻,在治療胃痛方面,也是很有學問的。於細微之處見真知,這是我們討論中醫學、認識中醫學應有的態度。

好了,文章到這裡告一段落。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男子「舉陽不堅」,脾虛或是根源!饒了你的「腎」吧
月經量少推遲,你倒是想辦法啊!辦法來了,而且靠譜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