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咖啡「致癌」,還能喝一杯壓壓驚與星爸爸愉快地聊個天嗎?

咖啡「致癌」,還能喝一杯壓壓驚與星爸爸愉快地聊個天嗎?

咖啡致癌的消息這兩天熱傳

很多人都在朋友圈不緊不慢地曬起了星巴克:

想了想還是喝一杯壓壓驚吧

比起未經證實就瘋狂轉發不實消息

吃瓜群眾這次居然還能愉快地調侃星爸爸

想必在動不動就謠言刷屏的今天

也多少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

01

一切「標題黨」都是紙老虎

「你喝的星巴克咖啡有強致癌物,非常可怕!」

「美國加州政府要求標註咖啡致癌,判了星巴克「死刑」!」

「星巴克隱瞞了 8 年的黑幕,終於被揭露了!它要完蛋啦!」

「星巴克最大丑聞曝光,全球媒體刷屏!我們喝進嘴裡的咖啡,竟然都是這種東西……」

首先,作為久經沙場的消費者,看到這種言過其實的「標題黨」,第一反應是拒絕的。就跟大賣場門口循環播放的「清倉了清倉了,江南皮革廠倒閉啦」是一個尿性。

聳人聽聞的標題和言論,確實可能會造成一時的轟動。但要不了多久,真相會浮出水面,謠言不攻自破。

消息來源:美國洛杉磯一家法院裁決,星巴克和其他咖啡公司在加州銷售的咖啡產品必須貼上癌症警告標籤。

新聞確實不假,可標題和文章中的「致癌」、「醜聞」等字眼未免過於誇張。

星巴克近日的股價走勢,並沒有出現某營銷號文中所謂的斷崖式下跌,漲跌也基本在正常波動範圍之內。

「標題黨」,套路啊!

02

一切玩技術遊戲的伎倆都是耍流氓

這些造謠文章往往最喜歡用的一個伎倆就是玩技術遊戲

根據2010年發表在《食品與化學毒物學期刊》(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上的一項研究提供的數據,丙烯醯胺的致癌劑量為每公斤體重2.6μg-16μg每天。

姑且用最保守的數字來估算一下。

一個50公斤體重的成年人,每天攝入2.6μg*50=130μg,也就是10kg咖啡,才會喝到致癌劑量(煮咖啡丙烯醯胺平均劑量 13μg/kg)。

10kg咖啡差不多相當於28杯星巴克中杯咖啡的量,一天喝8杯水都做不到的人,就別操這個心了。

只要你沒有成為「喝咖啡大胃王挑戰賽」冠軍的想法,呵呵呵~~~

之所以要這樣造謠,是因為這些謠言會觸發大家恐慌和善良的情緒,懷著保護身邊親朋好友的心情轉發擴散,所以很容易就能帶來極高的閱讀量。

最終,大家的善心全都變成這些營銷號拉廣告的價碼

03

多聽專家怎麼說,保持對真相的判斷力

造謠,成為眼下個別格調低下的營銷號打造爆款的猛料,這種做法也蠻奏效,確實嚇住了不少消費者,尤其在老年人等群體中,這類危言聳聽的文章還頗有市場。

有人把謠言當真,難免上當受騙,可如果把事實當作謠言呢?這就像「狼來了」的故事,其結果可能造成信任感的整體潰敗。

多方求證專家學者的意見,再在心中定奪,才是我們消費者應有的態度。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和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的專家:

咖啡和很多食物中都含有丙烯醯胺,但是劑量不大,且丙烯醯胺在人體能致什麼癌,目前學界尚無共識。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厲曙光:

現在學界只是在動物身上研究發現這一物質可能致癌,但是在人身上能致什麼癌,尚不清楚。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中國科協聘科學創博首席專家,食品科學博士范志紅:

應當通過各種科普途徑讓公眾知道,丙烯醯胺並不是高溫加熱食品中的唯一有害物質,而且不是毒性最大的物質。食品在加工烹調過程中會產生多種致癌物,是否需要廣泛標註?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需要知道的是如何避免失誤烹調中產生的各種致癌物質。

重慶市腫瘤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馮長艷:

咖啡豆本身不含有致癌物質,在高溫的烘培過程中,如果不小心烤焦了,會導致咖啡變苦、黑、焦糊味,其中一種物質丙烯醯胺為可能致癌物。研究只是在動物實驗上證實有致癌性,但具體會導致何種癌症還未明確。

不少媒體迅即對此謠言作了批駁,科普了相關知識,讓謠言的產生沒有了時間差。

公眾的知識面齊全了,謠言自然不攻而破。這是此次星巴克致癌風波沒能嚇倒消費者的原因。

04

戒律太多,如何生活?不要因噎廢食

我們日常幾乎所有食物都含有丙烯醯胺,如果聽信謠言,是不是就要禁食了呢?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撰文表示,丙烯醯胺並不是人為添加到食物中的一種成分,而是在食物高溫加熱的時候自己產生的,尤其是油炸、焙烤、燒烤食物。

最典型的含有丙烯醯胺的食物是薯條、薯片、麵包、餅乾、曲奇、巧克力、油條、油餅、麻花、煎餅果子等,其中薯條、薯片是西方人攝入丙烯醯胺的主要來源。

對於中國人而言,吃進去的丙烯醯胺有一半以上來自家庭烹飪,比如熗炒圓白菜、干煸豆角等。當然還有另一個容易忽視的重要來源,吸煙。

日常的生活、飲食中,人們會或多或少地與致癌物(或疑似致癌物)接觸。喝過幾次酒、吸幾次煙並不意味會患上癌症。

但是,長時間、大量飲酒吸煙,患癌風險肯定會有所提升。對待致癌物,最有效的方式還是加以控制,盡量少地去攝入有致癌因素的食物。

例如鹹魚作為「重口味」食物代表,是廣受大家歡迎的下飯菜。鹹魚致癌的罪魁禍首是製作過程中產生的亞硝基化合物。

總的來看,這3類食品中丙烯醯胺含量較高(中國情況差不多):

1、咖啡及其類似製品,如速溶咖啡;

2、高溫加工的土豆製品;

3、早餐穀物類食。備註:「穀類」指的是國外居民經常會食用的油炸膨化穀物製品(經過烘焙加工的穀物棒,膨化麥片等),不是中國老百姓常吃粥類米飯這種穀物。

與其去擔心丙烯醯胺的致癌性

不如養成好習慣,讓癌症遠離自己

溫馨提示

國際權威機構提供了以下建議,簡單9條,遠離部分癌症:

1、不吸煙,並且遠離「二手煙」和其他煙草製品;

2、不飲酒,或減少酒類及酒精飲料的攝入;

3、堅持鍛煉,每天規律的運動,將體重保持在健康範圍;

4、健康飲食,多吃全穀類、豆類、蔬菜及水果,限制高熱量食物(高糖、高脂食物),少吃或不吃加工過的肉類(如腌制肉、肉腸、肉罐頭等),限制紅肉及高鹽食物;

5、不要曬太陽太久,減少紫外線直接照射皮膚的時間並採取防晒措施,可以預防皮膚癌;

6、母乳餵養,可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

7、接種疫苗,例如接種乙肝疫苗可以預防原發性肝癌,接種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疫苗可以預防宮頸癌;

8、關心自己和家族親戚的身體狀況,了解自己的患癌風險;

9、定期體檢,進行合理的癌症篩查。

今日話題:

#網傳星巴克咖啡致癌,你怎麼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 的精彩文章:

偷喝咖啡的海鷗
如何在家做一杯拉花咖啡,秒殺飲料店的水平

TAG: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