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尋找幣圈始祖

尋找幣圈始祖

引言

2017年,科技圈最火熱的詞,一定是「比特幣」和「區塊鏈」。距比特幣最初傳入中國,其實只有短短7年。7年前,一群穿著美特斯邦威的「遊戲代練」們,意外地闖進了比特幣的大門,在數年間,他們的命運,隨著比特幣的價格,跌宕起伏。如今,他們過半的人,已身價上億,甚至有些人已過百億。他們其中有極客、商人、佈道者,甚至還有自行封神者。而烤貓、南瓜張、長鋏……有些名字轟動一時,隨後隱去、消失或再現。我們試圖尋找中國比特幣的最早玩家,並記錄他們留下的紛繁軌跡。在這段暴富而跌宕的歷史中,所有人的命運如一葉扁舟,飄向何方,永難知曉。他們的故事,就是這個時代的最好註腳……

01

萌芽

「直到現在,中國的礦老闆們,應該還有至少一半是遊戲代練出身。」中國最早的比特幣玩家,是一群怎樣的人?對於這一問題,老盧給出了他的答案。時間撥回到2010年,中國最火的MMORPG網遊還是《魔獸世界》。在地下,存在一個龐大的遊戲代練產業鏈,他們靠打裝備、代練遊戲等級而賺錢。「玩著遊戲賺錢。」老盧說,這大概是最幸福的職業。

但很快,一個新的「遊戲」引發了他們的注意,2010年年中,一個叫比特幣的玩意,不知從哪個渠道,突然傳到了國內。「只需要在電腦上安裝一個軟體,程序就自動運轉,然後第二天就有幣了。」老盧說。「我們白天打遊戲裝備,晚上開著電腦打幣,賺雙份的錢。」老盧說,以前主要負責打遊戲道具的「打金工作室」,現在有了兩項工作:代練和打幣。最早大家在QQ群里買賣,一個比特幣售價2到3塊,平均一台電腦一個晚上可以賺10來塊。可是,這群愛玩遊戲、蓬頭垢面的代練者,卻成為中國最早一批比特幣礦工。他們也並不知道,這個只是晚上順道挖挖的玩意,未來會掀起怎樣的財富風暴。

一家隱匿於民宅中的打金工作室

為了運行大型網遊,一般打金工作室的電腦顯卡大多不差。2010年末,比特幣進入GPU挖礦時代,原有的CPU挖礦軟體幾近失效,打金工作室又一次佔據了先機。事實上,國內最早報道比特幣的媒體,並非外界流傳的36Kr,而是老牌IT媒體《電腦報》。這家總部位於重慶的報紙,曾是中國最大的IT媒體,讀者覆蓋全國。

當時,比特幣這個中文譯名仍未出現,第一次現身《電腦報》時,它還叫Bitcoin。可那時的報道,可沒有去說比特幣的意義,而是手把手地指導讀者:如何在電腦上安裝挖礦及錢包軟體。這只是打幣教程。在媒體的培育下,中國比特幣礦工的隊伍開始日漸壯大。但礦工們遇到了問題:挖出的幣怎麼賣,賣給誰。那一年,中國的比特幣玩家,還停留在淘寶、QQ群交易的階段。而在海外,Mt.Gox等比特幣交易所已悄然出現。中國需要一家比特幣交易所,而抓住這個機遇的,是一個溫州人。

2011年,在上海經營桑拿設備的溫州商人楊林科,從一個程序員口中,第一次聽說了比特幣。「能賺錢嗎?」——楊林科的關注點十分直接。簡單了解比特幣的運作機制後,他拿出幾萬塊錢,拉上程序員朋友,創辦了中國第一個比特幣交易所——「比特幣中國」。

比特幣中國創始人楊林科

溫州商人敢闖敢拼的性格,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展現。比特幣中國一度佔據了中國80%的比特幣交易量。當時比特幣中國的交易系統十分簡陋,老盧回憶:「充值需要用網銀,向兩個個人賬戶打款。它們的持有者,分別是楊林科的妻子與丈母娘。」可是,中國了解比特幣的人實在是太少了。2012年上半年,比特幣價格長期橫盤,交易量大跌。每月只有幾千塊手續費收入,楊林科一度想關掉比特幣中國。就在這時,另一個遭遇事業不順的人,卻在無意中幫了楊林科。

他叫劉志鵬,是湖南人。碩士畢業後,他成了一名體制內的地質工程師。但對這樣的生活,他並不滿意。寫科幻小說,為他構建了另一個理想世界。筆名「長鋏」的他,曾連續三年獲得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在尋找靈感的過程中,他發現了比特幣。2011年,他與朋友一起,創辦了中國第一個比特幣垂直媒體——巴比特。

巴比特創始人長鋏

憑藉興趣與信仰,在這裡,他們翻譯並整理了大量比特幣資訊。而投稿者發布每一篇文章,都可以附上自己的比特幣錢包地址。有人因此收穫了不少比特幣。一個名為「QQAgent」的網友,常年活躍於巴比特網站。2011年年底,他翻譯了中本聰的白皮書,國人這才開始逐漸知曉比特幣的真正意義。

相比網名,這位譯者的真名此後更為人所知。他叫吳忌寒。

02

江湖

站在2018年回望2013,我們會發現,這一年是很多新科技在中國爆發的元年:智能手機銷量暴漲,工信部下發4G牌照,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餘額寶誕生,微信用戶數增長121%,互聯網創業興起……

當時,中關村的創業大街還叫海淀圖書城步行街,但這裡的車庫咖啡,已是北京創業者的天堂。一起偶然事件,讓車庫咖啡成了中國比特幣版圖上的核心坐標。

車庫咖啡

2013年3月底的一天,美國留學生Jake Smith來到車庫咖啡,提出以比特幣付款。車庫咖啡合伙人趙東接待了他,並欣然接受了0.131個比特幣。兩天後,Jake以「GGGGG」的網名,在比特幣早年最大的論壇Bitcointalk上,發起了一場比特幣愛好者聚會,地點就定在車庫咖啡。

三十多位比特幣愛好者到場,幾乎擠滿了咖啡館二樓的小會議室,分享、討論,持續不斷。神魚、趙東、李笑來……許多日後的幣圈大佬,都在這次聚會中現身。網友「南瓜張」製造的一台阿瓦隆礦機,將聚會推向高潮。當BTCGuild礦池顯示它的算力達到70GHash/s時,現場氣氛被引爆。興緻高漲的玩家們,紛紛要求現場拍賣這台礦機。

比特幣的西方自由主義氣息,與東方的江湖文化在此交匯。全國各地的比特幣玩家,也開始自發組織各種聚會。日後自稱中國比特幣首富的李笑來,在2013年夏天發起了比特幣基金BitFund.PE,並號召玩家們齊聚上海。這一天,將成為中國比特幣歷史的分水嶺。這群草莽的打幣者,終於齊聚一起,他們這群經常在網上蛋逼的網友,倍感親切。「都是一群屌絲。」老盧回憶,「穿的都是森馬、美特斯邦威,結賬都AA。」

這是一場李笑來的個人佈道會。這位中國比特幣歷史上最具爭議的話題人物,在近200名觀眾面前,介紹了自己的項目。人群沸騰了,他們並不知道,打出來的幣,居然還有這麼可怕想像力和財富效應。而比特幣,也可以做成一個產業。在現場,老盧感覺熱血沸騰,當即轉給李笑來800個比特幣。像他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李笑來因此募集了大量比特幣。略為嘲諷的是,老盧說:「至今,他還沒有看到800個比特幣的回報。」

來源:VOB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數據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數學家與詩人,都是這個世界上先知先覺的預言家
全球人工智慧專利分布戰情圖

TAG:大數據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