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柏睿數據創始人劉睿民:中國資料庫技術打破歐美壟斷

柏睿數據創始人劉睿民:中國資料庫技術打破歐美壟斷

華夏時報網

本報記者于娜北京報道

3月29日於北京舉行的2018年大數據標準化工作會議上,在一系列大數據標準化成果中,中國主導制定的2018年流資料庫國際標準十分令人矚目。這是我國30年來首個提案通過的資料庫領域國際標準,打破了歐美國家對資料庫技術的壟斷,也為我國今後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標準技術保障。對此本報記者專訪了這項標準的執筆者柏睿數據創始人劉睿民。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柏睿數據主導了2018流資料庫國際標準的制定,今後還會繼續在大數據技術標準化方面做何探索?

劉睿民:我們中國人口眾多並且處在產業升級與邁向數字社會的新階段。以大數據為代表的變革性技術創新正不斷打破傳統體系,推動產業鏈分化重組,催生新興產業體系,成為造福社會、服務民生的關鍵技術。面對大數據時代的海量數據,需要對資料庫進行迭代升級以支持對數據實時分析的需要。我們正在從事的大數據技術國際標準化工作,能夠推動流資料庫這種最先進的大數據技術應用於更廣泛的領域,包括政府管理、金融、醫療、工業互聯網、區塊鏈布局等。面對這樣的責任,我們步履不停啊。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接下來資料庫國際標準會走向何方?

劉睿民:我們最新的研發方向是AI In Database—庫內人工智慧,通俗一點可以理解成「數據大腦」,賦予資料庫自主分析、輔助決策的能力,幫助政府和企業利用大數據來進行科學的戰略決策。我們已經向國際信標委發起了新一輪的提案,有望成為第二個中國主導制定的資料庫國際標準。而且我們已經有了較為的成熟的產品——人工智慧並行演算法庫,並且在柏睿數據承建的社情民意互聯網大數據分析平台、各省市大數據統計分析平台中成功應用,在國外Strata矽谷峰會上也獲得了廣泛的關注與認可,三星、沃爾瑪等企業都有與我們合作的意向。

其實我們一直有一個願景,就是不斷運用我們在技術研發上的優勢,推動國家標準成為國際標準,幫助我國建成完整的大數據國際標準體系,持續推動大數據產業在各領域的深度融合,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的密切結合,使得中國具有國際標準話語權,以不斷發布取得引領地位,奠定國際大數據領域的技術制高地位。

另外,我們正在與國家相關部門以及各省市政府共同商討推進國際標準化會議在中國落地,讓國際級標準會議在中國的召開成為常態,以此增加中國在標準制定中的權重,鞏固並提高中國科技的國際話語權。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柏睿數據一直在推動中國技術的國際標準化,能取得這些成就的關鍵是什麼?

劉睿民:有這麼三個方面。第一,對科研的投入;第二,對於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視;第三、國家的支持。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對於第一點,我們注意到華為也參與了本次的大數據標準化工作會議,同樣在5G國際標準的制定中戰勝了歐美國家,怎樣看待這種相似性?

劉睿民:華為在研發團隊與技術支撐方面一直是國內企業的標杆。柏睿數據同樣重視科技、人才的力量。我們的核心團隊在資料庫領域都具有長達三十多年的研發經驗,我們每年在科研方面的資金佔比很大,在矽谷、悉尼、廣州、武漢都開設了研發中心。在基礎研究進行長時間的積累與投入,是華為與柏睿數據能夠打破歐美的技術壟斷主導國際標準制定的共同原因。

技術標準化是一項複雜的工作,要求有理論支撐與實際應用。中國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優勢在應用層,能夠誕生很多世界級的大數據應用項目。但在理論與基礎層仍與歐美國際還有一定差距,這使我們有了後發優勢,可以優化傳統的歐美技術轉換成更適合現代大數據使用的技術,真正實現換道超車。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對於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視在標準化工作中有何地位?

劉睿民:這個問題可以從最近的中美貿易問題得到答案。本次301法案中美國對中國的徵稅領域全部集中在信息技術、醫療、交通等高技術行業。為什麼是高技術領域?這說明美國的根本目的是抑制中國的產業升級與科技發展,我們也可以看到今年來Intel、Facebook等被曝出的技術和安全醜聞,無疑也是對我國信息安全的警醒。而解決這些問題的出路就要發展具有國際標準的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將科技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柏睿數據應該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個擁有與國際技術壟斷巨頭搶佔技術高地的大數據引擎製造者。基於自主可控的國產技術,在工信部支持下,柏睿數據針對國際技術壟斷巨頭甲骨文、SAP進行國產高端內存資料庫產品替代,公司產品還被選定為軍民融合體系重點安全可控資料庫產品,保障國家關鍵領域的核心安全。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你在主筆國際標準過程中獲了哪些支持?

劉睿民:因為這是資料庫領域的30年來的首次提案,我們在提案的過程中確實遇到了不少的阻礙。包括來自歐美、日本等國家的競爭、署名權的歸屬等等。這要感謝有關部門給予的支持,在工信部以及標準化四院的領導下我們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取得了成功。從國外到回國創業,我的選擇沒錯。(編輯 嚴葭淇 主編 商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時報 的精彩文章:

沒有千萬「日活」 區塊鏈到底算不算風口?
解密吉利入股戴姆勒 學界探討全球汽車命運共同體

TAG:華夏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