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平天國亂象:升官發財成了政權運轉的最大動力

太平天國亂象:升官發財成了政權運轉的最大動力

高層的黃金崇拜

一般來講,一個新政權在開始階段,總會展現出一副蓬勃向上、清新有為的嶄新面貌。而太平天國卻基本上沒有經過這個階段,或者說這個階段為時很短。從一開始,太平天國政權就展露出強烈的物質慾望。攻佔武昌之後,洪秀全和他的領導集團們不是致力於考慮如何打破清軍的圍困,而是派出士兵在武昌大肆搜求財寶美女,在武昌又建立了天朝門、天朝殿,鑄造「金龍頭金璽」,令軍民進貢獻禮,挑選嬪妃。定都天京後,他們更是迫不及待地一頭扎進享樂之中。

定都天京後,洪秀全的生活過得比所有皇帝都氣派。他「朝晚兩食,掌庖用金碗二十四隻,備水陸珍饌,杯筋亦用金鑲,後爾用玉盆玉杯,群賊多效之」。

英國傳教士富禮賜記載了他在天京親眼見到天王進膳的情形:「忽然間,聲音雜起,鼓聲、鈸聲、鑼聲與炮聲高作——是天王進膳了;直至膳畢,各聲始停。」進膳不但要擊鼓奏樂,竟還要配上鳴炮,古今中外可能只此一例。

楊秀清等諸王的排場也不小。外國人記載說:「每天早上8點,約有800-1000名穿著體面的女子跪在第二位(楊秀清)的門口聽候吩咐。」

太平天國高層的草根趣味最典型的體現就是「金子崇拜」。富禮賜在《天京遊記》一書當中寫道:天王有王冠以純金製成,重八斤;又有金制項鏈一串,亦重八斤,而他的綉金龍袍亦有金紐。「身穿金紐綉金龍袍,乘坐由美女手牽的金車。」據說連天王府的尿壺,娘娘們騎馬用的馬鐙都是用黃金打造的,洪秀全本來還計劃用金子打桌子,打燈台,但是後來發現,太平天國控制區的金子都已經被用光了,只好做罷。

晚清官場弊端一應俱全

由於缺乏勵精圖治的意志,沒有政治經驗,更由於他們拒絕知識分子進入政權核心,所以太平天國政權自始至終是一個原始的、沒能充分發育的、具有濃重底層性格的政權。在以嚴刑峻法為法寶的楊秀清死後,它馬上變得軟弱混亂。首先,太平天國的政權結構很混亂。它沒有一套成熟的官僚體系,天京城裡各王府均為小朝廷,機構重疊,系統紊亂,行政效率相當低下。其次,楊秀清死後,洪秀全缺乏抓牢權柄的意志力,中央軟弱渙散,黨爭迅速發展起來。洪秀全喜怒無常,對人忽用忽廢,幾派交替得勢,朝事混亂無章。在這種情況下,腐敗在太平天國政權從上到下迅速蔓延開來。當上帝信仰破滅後,升官發財成了這個政權運轉的最大動力。太平天國後期選拔幹部,一看上面有沒有人,二看花多少錢。

血緣是太平天國後期用人的第一標準,楊秀清的表兄、外甥、姐夫,並無才能,均獲高官。甚至連給他治病的醫生也因為討得他歡心,位高權重。而起義之初就一路攻城拔寨、戰功顯赫的羅大綱,卻位列這些人之下。錢多錢少則是第二標準。天京事變之後,買官賣官大行其道。

強烈進取心消退後,太平天國統治集團全部精神都沉醉於追求升官發財之中。時人記載,在太平天國政權後期新年拜年時,太平軍相互問候,都用「高升」。拜年者進門齊喊「升官發財」,對上級祝賀「老大人高升」,上級回答:「大家高升」。甚至在宗教儀式的祝詞也發生了變化。太平天國禮拜時,人們念的讚美經最後一句本來是「魂得升天」,到了天京後,卻被某官改成了「功成名就」。

在太平天國官場上,晚清官場的種種弊端一應俱全,且都發揚光大,出於藍而勝之。官員赴任或者陞官,要部下送「開印錢」,部下則又分攤給百姓。清朝官員是私下索送,太平天國則公開以公文索要。建造王府,日常應酬,吃喝玩樂,過生日,都要攤派給百姓。比如常熟守軍為慶賀忠王40 歲生日,在鄉間徵收賀錢,每師攤銀1500 兩。聽王陳炳文的妻子做壽,單是嘉興縣王店鎮就被攤派了三千兩銀子。

在長達十多年的革命過程中,太平天國始終沒有建立起正規的地方財政體系,物資供應一直靠搶劫或者「包租」。在太平天國後期,對新佔領的地區,通常是先要大搶三日,英國駐寧波領事夏福禮的報告中稱:「關於太平軍的軍餉問題。作為一條業已確立的規定,叛軍士兵不領餉銀;他們像海盜一樣靠劫掠為生。」搶過之後,太平軍才開始在地方上建立「包租制度」。他們在地方上選擇舊衙役、舊紳士或者地痞流氓來作為代理人,需要什麼東西,就向他們下命令。包租制肯定會產生嚴重後果。敢於替太平天國包租的人,都是鋌而走險的大膽之徒,而太平軍對他們又沒有什麼監督考核機制。所以他們的貪婪殘忍,過清政權的徵收者十百倍。

所以親臨其地的夏福禮如此總結:「??在其耽於飲宴作樂的這十年中,它是否有什麼業績?什麼也沒有。它是否曾對人民給予了最起碼的尊重或一般的同情,哪怕是淡漠的寬容?有誰敢作出肯定的回答嗎?它究竟是一場抱著擺脫沉重枷鎖之宗旨的民眾運動,還是一種血腥的劫掠行為和蔓延全國的焚毀、破壞、殺戮一切具有生命的東西的盜賊行徑?唉!答案實在是再明顯不過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宏傑 的精彩文章:

沈葆楨為什麼會有意對抗自己的「恩主」曾國藩?

TAG:張宏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