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季教你如何養生

「春」季教你如何養生

2018/04/02

春天

?

春季養生,將健康綁定:「榨乾」蔬菜的新鮮,「吸盡」清水的甘甜,「捕獲」衣服的溫暖,「保衛」肝臟的安全,少食多餐,堅持鍛煉,乍暖還寒,願你康健!

?

衣食住行,

順應天時。

天氣寒暖不一,不可頓去棉衣

春季穿衣應注意「下厚上薄」,把握「8·15」原則,8℃左右需要捂一捂,當氣溫持續保持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人體已能適應後就可以不「捂」了。在捂的時間上,1—2周比較適合,氣溫回升後得再捂7天左右,體弱者或高齡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體才能適應。

「捂」會依各人體質而有所不同,老人或體質偏寒者可多「捂」幾天,而體熱的人則可以少「捂」幾天。具體標準可以綜合考慮氣溫和個人感覺兩方面。首先看溫度。通常來說,15攝氏度是一個臨界值。低於這個氣溫時,最好繼續「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帶來的不便;而當超過這個溫度時,則可以考慮脫點衣服了,否則「捂」的過度反會使人上火、血壓升高,也可能熱傷風而患上感冒。氣溫如果升幅不大就盡量少脫衣。

?

飲食注意,

養肺潤燥,。

春天已經來臨,你想好要怎麼養生了嗎?其實,不同季節有不同的養生方法,如果一年四季慣用一套,養生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那麼,春天到底該怎麼養生呢?

「多水少油」

季節更替帶來多風、乾燥的氣候,加劇了身體水分的流失。頭痛、便秘、體重增加等癥狀都是因春燥上火所致。最簡單的排毒方法就是多喝水。每天清晨起來,喝點蜂蜜水,將有助於清洗腸道,排毒祛火。

「多菜少果」

即多吃蔬菜,少吃水果。春季以養肝為主,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有疏通血管和腸道的特殊功能,肝和心都喜歡它,蔬菜能幫助肝臟儘快實現蛋白質、糖類、脂肪代謝;若缺少它,肝臟代謝就差。少吃水果並不是說不吃水果,而是要適量地吃。春天氣溫回暖,人們愛多吃酸甜的水果來解渴。但水果含有較多果酸,屬生冷食物,吃多了容易傷害脾胃。

水果篇

水果中除了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外,還有很多生物活性物質,秋季多吃一些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水果,會使人感覺清爽舒適。如:煮梨湯有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的功能。甘蔗有滋補清熱,用甘蔗煮水服用對於虛熱咳嗽和高熱煩渴癥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此外,秋季應季的水果還有香蕉、桔子、山楂、蘋果等。營養師提示:白露過後,天氣漸涼,雖然吃梨和甘蔗可緩解「秋燥」癥狀。但是,對於脾胃虛寒者一定要將其煮熟後食用。

「多奶少肉」

即多喝奶類,少吃肉類。春季是萬物復甦、陽氣生髮的季節。一年之計在於春,牛奶是全營養食品,春天多喝奶能滿足人體生長、健康等多方面的需求,是各類人群春季養生的首選佳品。肉類膽固醇含量高,吃多了,容易發胖,誘發「三高」等富貴病。

「多彩少單」

即多吃五顏六色的食物,少吃顏色和口味單調的食物。在人體中,五臟各有所愛,如心愛紅、苦;肝愛綠、酸;腎愛黑、咸;肺愛辣、白;脾愛黃、甜。人們在飲食中,應當照顧到各臟器的愛好。

「多主少副」

即多吃主食,少吃副食。春天風多雨少氣候乾燥,氣溫變化反覆無常,人體免疫力和防禦功能極易下降,誘發一些春季常見的疾病。此時可以多吃些主食,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既經濟又能直接轉化成熱量,提供身體基本所需。此外,春季應注重調養脾胃,而米飯同菜中的大魚大肉相比,要容易消化得多,能很好地保護腸胃。

?

夜晚睡卧,

不可貪涼。

春季睡眠,夜卧早起

人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要適當晚睡早起,到戶外散步,悠然自得地舒展肢體,使精神活動寄望於大自然中。飯後、睡前閑庭漫步,不僅可消食化氣,還可無思無慮,心身得以休養,神清氣爽。

?

外出鍛煉,

要動靜結合。

春天氣候宜人,是一年中難得鍛煉身體的好季節。而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煉。

1、不易過量和劇烈運動。由冬入春,身體的多項機能還在「冬眠」。如果突然參加騎車、爬山等劇烈運動,很有可能出現不適,出現肌肉拉傷或關節損傷等。特別是平時缺乏運動者,春遊時切忌急速長途行走,要適當休息。

2、要注意保暖。鍛煉時不宜忽視保暖,開始鍛煉時不應立即脫掉外衣,等身體微熱後再逐漸減衣,鍛煉結束時,應擦凈身上的汗液,立即穿上衣服,以防著涼。

3、多做準備活動。春季鍛煉不宜驟然進行,鍛煉前應先做些簡單的四肢運動,以防韌帶和肌肉扭傷。

4、不要空腹去運動。出去前喝杯水,春天本身乾燥,運動多少會排汗,早晨一杯水可以很好地補充身體的水分,另外盡量用鼻子呼吸,可以過濾空氣中的細微雜物,保護肺部和氣管。

綜合以上幾點,可以選擇下面幾種運動方式:

1、騎自行車春遊。花紅柳綠的春天,外出騎自行車郊遊,既鍛煉了身體,還愉悅了心情。

2、踏青登山。這裡是指爬山遊玩的那種,不涉及冒險,挑戰性質。此項運動親近大自然,可以呼吸新鮮空氣,放鬆心情,看美景等,為中年人士最受歡迎。

3、除上面兩種外,還可以根據自身年齡和身體情況,選擇戶外羽毛球、乒乓球、踢毽子、游泳、放風箏等,使身心愉悅、手腦協調、強健身心。

想要了解更多

▼▼▼

鑫晟傳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鑫晟微社區 的精彩文章:

被問為什麼我爸不是李嘉誠?李嘉誠:要靠自己
這才是生活本來的樣子……

TAG:鑫晟微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