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去年魅族 Flow耳機的鬧劇似乎還近在眼前,而魅族的第二條多單元耳塞魅族Live,四單元動鐵耳機又上市了。與Flow相比,魅族Live的宣傳變得正常,沒有了吹噓和非常規的宣傳,官方明確使用樓氏動鐵單元,同時定價1299元也更顯誠意。我們暫且認為魅族Flow的鬧劇只是一個意外,感謝網友第一時間送測了全新魅族Live耳機,我們來看看這款耳機的表現如何。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

  • 樣機來源:網友送測
    樣機類型:市售量產版
    是否商業關係:否

魅族Live耳機,是一款四單元動鐵,使用了兩對兩組共四隻樓氏動鐵單元,透過透明的耳機外殼可以看到動鐵單元上樓氏的Logo和數字編號。在最大的動鐵單元上有Live,Designed by Meizu的字樣,也不知道是揚聲器單元是Meizu設計呢,還是Live耳機是魅族設計。當然,或者都說得通,畢竟目前樓氏已經在官方網站公開提供了多單元[包括動鐵,圈鐵]耳機的完整設計方案和Demo詳細指標,想要按照自己的設計去定製,似乎並不是不可以。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神秘小膠囊?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神秘小膠囊?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三組不同濾網的導管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三組不同濾網的導管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三組不同濾網的導管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三組不同濾網的導管

從開箱來看,魅族Live耳機整體設計還是整齊精緻,透明的外殼內可以看到動鐵單元和相關支架、導管,搭配音色線、白色接線柱構成一個很好的整體。魅族Live的附件不少,耳機的入耳部分細細的導管頂部是可更換的,官方稱之為管嘴。管嘴以螺紋的方式固定,拆卸很方便,而更換管嘴其實是更換管嘴上的一套聲音濾網。從濾網顏色來看,Live耳機提供了黑色、白色和藍色三套,官方介紹,黑色中性,白色+2dB,藍色-2dB,具體是什麼地方±了2dB沒有細說,但應該是在高頻的某個部分的分頻點以上頻率進行了一定調整。除了耳機上已經安裝的一套管嘴外,另外兩套管嘴放在了一個小彈殼樣子的收納容器內,玩起來很有儀式感。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耳塞套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耳塞套

耳塞套方面,魅族Live也相當講究,千萬不要忽視,這不是說它擺的整齊好看,五顏六色,而是有點門道。魅族Live在原包裝下裝了一副大尺寸[M]的Comply粉紅色耳塞套,魅族一共提供了Comply和普通硅膠耳機套各四對。除了直徑不一樣外,它的長短還不一樣。例如Comply還有兩個11mm直徑一長[L]一短[S],和一個12.9mm直徑[XL]超長套。而硅膠套有12.1mm直徑一長[L]一超長[XL]和10.6mm直徑短套,10.6mm直徑長套。Live的XL和Westone使用的耳塞套幾乎一樣。我們知道,細導管在耳塞套的開口大小方面沒有圈鐵、動圈耳機那樣有文章可作,所以耳塞套導管材質,耳塞套材質和長短變成了可控制的方向。

魅族Live耳機使用的Comply套內管的材質還是硅膠和硅膠套基本一樣,而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長度。對於L和XL長度的塞套來說,它的長度是明顯長於耳機伸出的導管長度的,所以使用它們相比短套就加大了聲音傳播的距離,對聲音還是有一些影響,下文主觀聽感中會談到,這也算是魅族Live耳機一個可玩的點。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

至於魅族Live耳機內的單元型號,反而沒什麼可說的,應該是特殊定製型號,在樓氏的公開產品冊上查不到。但四單元的配置就是兩隻負責低音,而兩隻負責中高頻,而這組中高頻單元似乎不是知名的30017了。在耳機內部,官方提供了爆炸視圖,屬於典型的多單元設計,也應該算樓氏現在主打的公版設計。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在於,高音組和低音組單元開口會由專門一樣很細的金屬導管引入到耳機伸出的導管部分,這樣的設計對於動鐵單元,尤其是動鐵高音來說,顯然是最傳統也是最靠譜的設計。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收納盒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線控mic

魅族Live耳機官方指標靈敏度97dB,阻抗18歐姆。耳機採用了MMCX可換線的設計,官方標配一根3.5mm 4段帶麥克風[MEMS麥克風]通話功能的耳機線,官方介紹稱是一根鍍銀銅線。另外,魅族Live還配了一個IPX7級別防水的收納盒,盒子的外觀和設計都相當不錯,應該不輸給Westone最著名的那個小盒子。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Soomal]

魅族 Meizu Live 四單元動鐵入耳式耳機-爆炸結構圖-官方圖

我們對魅族Live耳機煲機超過400小時,100小時的初期煲機相當必要,它可以讓高頻的尖銳感明顯減少,同時對於中低頻的動態有一定的增強,當然,在使用過程中,你應該去摸索和組合出一套你喜歡的管嘴,耳塞套,和這些組合適合的音樂?這應該是其樂趣所在。而接下來,我們先來聊聊這幾套附件組合對聲音的影響,最終選出幾個方案進行測評主要參考。

聲音調校:第一,耳塞套的長短是改變了聲音傳播的距離,耳塞套長,對於速度快的高頻來說有衰減,而對於速度慢的低頻來說量感上有增強,但整體來說,人耳對高頻這部分更為敏感一些。第二,Comply材質相比硅膠材質,聲音相對會鬆軟一點。組合而言,Comply的長套對低頻的量感和下潛較深部分的量感、動態加強相對大一些。第三,三種管嘴正如官方描述那樣,中性、高頻多一些、高頻少一些。

組合來說,而Comply的短塞搭配無論哪一種管嘴,高頻都不會那麼銳利,而中高頻也會比較鬆弛,只不過低頻會輕微發糊。硅膠套的短塞,對於高頻的加強比較明顯,即便搭配藍色管嘴,高頻也顯得有些生硬。當然,使用那個最長的,幾乎和Westone耳塞套長得一模一樣的硅膠塞子,高頻搭配藍色或黑色管嘴,量感基本可以接受,但還是要比Comply的塞子硬一點。

最後單獨說說三個管嘴,黑色中性套,高頻量感比較中性,整體聲音均衡性當然是三個里最中性的,所以除了高頻外,中頻的厚度、低頻的量感也是相對中性的。白色,官方描述+2dB,高頻在某個頻點上開始加強,推測是10kHz以上就開始有動作,這個拔高還是比較明顯,滿足喜歡高頻犀利用戶需求,但是正如官方原包裝搭配那樣,此時似乎使用Comply塞更為合適,只用來聽弦樂高頻沒什麼問題,但是要有一些打擊樂的高頻,那還是過於刺激了。白管嘴也會讓中頻和低頻量感相對變得少一些。藍管嘴,這個高頻雖然是魅族Live下最弱的,但也已經相當犀利,如果搭配硅膠短塞或中塞,高頻的明亮程度已經超過Westone W4R,也和飛傲的F9 Pro相當[只是說量感]。當然,搭配Comply會更顯柔和一些。不過,Comply塞的低頻始終有些發糊的趨勢。下面進入具體主觀聽感。

在主觀聽感測評中,我們使用官方包裝盒原配,中等長度的紅色Comply塞和最長最大的硅膠塞作為參考,管嘴選擇黑色中性,描述中會穿插細節中因為管嘴帶來的一些細節上的不同。對比的耳機選用威士頓Westone W4R、索尼Z5、和飛傲F9 Pro,主要對比還是Westone W4R。音源部分使用享聲M1 Pro,樂之邦Monitor 09為主要參考。

整體印象:魅族Live聲音風格基本是一個正常的多單元動鐵耳機的形態,在高頻方面,給出了很多選擇,當然在黑色中性塞下高頻略顯銳利,在較高高頻部分稍有拔高炫技的跡象,但僅論中高頻和高頻,魅族Live的表現也是比Flow強得多。而對於飛傲F9 Pro這樣價格低那麼一點的,同樣是樓氏單元助陣的耳機來說,絕對是壓力山大,因為似乎在高頻延伸、解析力和失真度等方面,魅族Live的表現都是要更好的。所以,下面的我們大多數對比,都是參考W4R,高頻方面會參考目前動鐵極高頻頂級水準的索尼Z5.

高頻表現:魅族Live的高頻,我們認為在中性或藍色管嘴搭配Comply中長度塞時是柔和、空間感、解析力比較好的一個均衡狀態,它在極高頻的延伸方面要比W4R更好,所以在高頻較高部門的細節聽起來要比W4R更為明顯。這符合目前不少新燒友的審美,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評價認為W4R、W40的高頻是殘疾……,這種觀點可以理解。威士頓比較內斂均衡的風格,不受追求極致高頻解析力用戶喜愛,尤其是買動鐵,不就是聽鐵味的嗎?這不是開玩笑。

動鐵的結構決定了它可以在高頻方面做一些誇張的設計,可以亮一些,銳利一些,瞬態快一些,這就和音箱上使用金屬振膜、帶式結構等一個道理。有利就有弊,有利就有了聲音特點。

魅族Live的高頻的如此調校,其實並沒有UE900和qdc 3SH誇張,只是它的素質相對來說還不夠頂級,另外我們推測,在兩個高音單元銜接的部分的設計稍微存在一些問題。通過頻率掃描分析可以輕易主觀聽出,在9kHz左右魅族Live有相對W4R更為明顯的波峰,而10kHz之後下降速度相對是比較快的,但在更高頻率段又比W4R更亮一些。這帶來的問題就是,魅族Live不太擅長8-10kHz部分高頻比較大聲壓時的表現,這裡會有比較明顯的突兀,所以可能會聽到一些「鐵」味,或者說是動鐵比較特有的失真。但如果在這個頻率段的聲壓不那麼大,是聽不出來這個問題的。

同樣是在這個頻段往上的延伸方面,W4R做得更為均衡,下降更為平坦[主觀聽力曲線],所以我們在聽音樂時會覺得W4R在中高頻和緊挨著這段的聲音動態明顯更好,高頻整體聽感也更為舒展,層次相對豐富一些。而魅族Live的優勢在高頻更高頻段的延伸,聲音解析力更好,細節延伸更好。甚至在一些音樂中,我們覺得它的表現已經相當接近Z5了。

但是,和頂級高音Z5相比,Live的缺點還在於瞬態,以及高頻某幾個點的失真。對於一些速度快的打擊樂高頻,Z5的寬鬆和低失真的細膩感優勢還是相當明顯,而魅族Live對於這樣快速的高頻來說密度上有實力,解析力和失真度上有差距。

當然,對於小提琴、管樂等高頻來說,魅族Live的聲音更為明亮,解析力稍好於W4R,聲音的細膩程度和大聲壓下的失真度小於F9 Pro,也很可能小於那些傳說中的很貴的30017圈鐵耳機,這隻動鐵單元表現出了比W4R更好一點的高頻延伸極限。我們也嘗試給W4R更換一個更短的耳塞套,雖然高頻會稍有加強,但極限延伸還是沒有Live這麼明顯。而在聲音的舒展程度方面,Live還是表現不夠好,一方面在極限細節上還是弱於索尼Z5,而更關鍵的是上段談到的,它在10kHz附近左右高頻量感好像降的有點快,所以中高頻銜接部分顯得張力相對不足,這是W4R的優勢所在。

中頻表現:魅族Live的中頻受到上面談到的中高頻銜接的特點,所以聲音反而不是像高頻那麼張揚年輕了,中頻反而變得穩重而明顯內斂。這讓它在人聲表現上飽滿度是相當足夠的,不過和W4R相比,聲音厚度絕對不輸,但是聲音的舒展程度要相對偏弱。至於和圈鐵相比,4單元的Live的中頻銜接還是更容易做好,而圈鐵中的圈在中頻部分已經開始起作用,不是萬能,只能說偏低部分的聽感會舒展柔和,但整體均衡性還是很差,缺點會在某幾個點比較明顯。

魅族Live的中頻動態表現稍弱於W4R,但是聲音厚度,以及在特別大動態大聲壓下的控制力不輸給W4R,因此,我們也有興趣給魅族Live搭配上Monitor 09這樣級別的音源,來感受一下它的魅力。由於Monitor 09的3.5mm大功率口不支持4pin的耳機線………………所以還是用MR1吧。總之,多單元動鐵從中頻到低頻,要有好的表現,是需要大功率輸出來支撐的,雖然小功率輸出下也不差,但大功率的音源輸出會讓它爆發出更好的動態和大動態下動鐵獨有的控制力。

W4R大動態下表現是相對比較鬆弛乾淨的,而魅族Live則相對稍偏拘謹[無論用什麼調音組合],主要原因我們認為可能是那個負責中高頻的高音單元組中的單元的動態水平不夠好導致。當然,這樣的表現已經足以震撼那些600-1000元級別的圈鐵。當然,對於單單元的動鐵來說,肯定也是穩操勝券的。

低頻表現:魅族Live的低頻風格基本和中頻風格保持一致,中低頻的銜接表現不錯,聲音穩健內斂,這可能是近一兩年來樓氏的新低音動鐵單元組的聲音風格?因為在之前音響展上聽過兩三款,也是類似味道。它的低頻和中低頻表現的都不夠舒展,但聲音有動鐵特有的紮實和乾淨,相比以前的UE900、W4R來說,量感和力度方面,魅族Live更好。相比SE535可能量感要弱一些[SE535很久沒聽過,不確定,但SE535是相對不細緻但比較奔放的類型]。瞬態速度相對比較快,而使用長塞套可以讓低頻速度變慢一些,但始終不會有舒展開來的跡象。僅從動態、聲音厚度、低頻下潛深度、下潛較深部分的量感來說,魅族Live相比UE900、W4R以及同時期的動鐵都有所增強。但反而是W4R、W40、SE535這樣的動鐵低頻會盡量做得瞬態更慢一些。相對來說,W4R反而低頻是比較清淡的,尤其下潛深度是不太夠的。但以動鐵耳機發展的趨勢來看,6單元8單元,正是為了中低頻厚度大幅度的增加,所以魅族Live表現出的樓氏低音,可能是動鐵不得不接受的鐵味。有優點,但也更像動鐵。

聲音表現小結:魅族Live是一款很典型的多單元動鐵耳機,中低頻以下部分要有最好的表現需要非常好的音源或者平衡大功率伺候,當然,整體來說對音源不是特別挑剔,相比W4R來說稍微難推一點。魅族Live高音相對比較犀利,當然對於熱愛高頻用戶來說,這樣的聲音才算比較正常。和頂級水準稍有差距,而稍低頻率那隻高音單元的動態可能是魅族Live耳機的相對短板。和W4R相比,魅族Live在高頻延伸,高頻解析力,低頻的下潛、動態、量感方面有優勢。而W4R在整體聲場,中高頻動態,聲音聽感的舒展形態方面有優勢。從聲音表現來說,魅族Live動態稍弱於W4R,而細節強於W4R,應該屬於同檔次耳機。對於30017系的圈鐵來說,魅族Live的高音單元應該絕對不佔下風,至於中低頻風格你到底喜歡鐵味多一點,還是圈鐵怪味多一點,是很個性的事了。當然,魅族Live提供了很多調音配件,大家可以嘗試,但是我們認為我們推薦的組合還是值得大家參考,過於刺激的高頻組合會大大拉低魅族Live整體形象。

總結:魅族Live四單元動鐵耳機,從外觀設計、製作工藝、包裝附件以及可玩性附件設計方面都相當用心,這應該超出了市場上所有1299元相近價位耳機的綜合產品力。雖然魅族Flow耳機鬧劇讓我們對這個品牌的RPWT有所懷疑,但正如手機市場一樣,最會吹牛的廠商產品往往並不弱,這讓耿直的我們有些不太習慣,但也必須接受這個讓人不太舒服的現實,也許從歷史長河中那些作惡和洗白都會被遺忘,生存和時間才是最重要的。

魅族Live也正是一款吹牛鬧劇後搬回一大局的產品。這對於多年來苦心經營的一些國產耳機品牌可能是第一記悶棍,大家到底會選擇800-1000元的圈鐵,還是1299的Live?從耳機主要功能和性能來說,我們肯定會選擇Live。多年來,大家一直認為使用樓氏單元成本太高,但我們看到其實Westone的W40、Nuforce的HEM6/8也並不貴,究其原因還是傳統音頻品牌還在堅持耳機產品應該有數倍的巨額利潤。魅族Live無疑是一款比較用心的耳機產品,1299元的售價也很有誠意,是不是樓氏單元不好100%判斷,但高音部分的表現和整體聲音表現推測不會有太大偏差。

綜合評級:Soomal給予魅族Live耳機予以推薦評級。條件評級:如果你對魅族Live耳機提供的調音套件有興趣,如果你需要增加一條多單元動鐵耳機調節一下口味,那麼給予魅族Live耳機強烈推薦評級。

【註:Soomal 2018年對耳機評級的權重有所調整,在年度總結中已經談到。目前暫行「綜合評級」和「條件評級」,兩套評級。綜合評級和過往Soomal評級權重一致;條件評級:會更多考慮到第二條、第三條等多條耳機用戶選擇時的因素,加大品牌、外觀、情懷、功能方面的權重,加大在聲音表現方面的特色權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碼多 的精彩文章:

AKG N90Q 頭戴式耳機[集成USB解碼器與主動降噪]測評報告 [Soomal]
vivo X21智能手機屏幕測評報告 [Soomal]

TAG:數碼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