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不聊文學,不侃歷史,不談哲學」寫起

從「不聊文學,不侃歷史,不談哲學」寫起

(1)

曾經,沉浸在文學的世界裡,以逃避現實的苦痛,以對抗別人口中那句「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過往,徜徉於歷史的天空,渴望尋求成功的規律,總結失敗的教訓,以對抗無秩序的現實。

原來,認為自己天生擅長思辨,其實,那一段時光,只是因抑鬱變得多愁善感而已。

都說八十年代是詩的時代,從此再沒有詩。眼下,更多的是物慾,是攀比,聊文學、侃歷史、談哲學,成了超脫不務實的標誌。

所以,不願再聊、再侃、再談。

不聊、不侃、不談,不代表不寫。

(2)

可以對現實妥協,對別人妥協,卻不能對自己妥協,否則,那無邊的瑣碎,那無聊的事兒,將一直纏繞著你,肢解著你,淪為眼裡只有金錢、權力、地位、名聲的植物人,喪失人的靈性,丟掉真善美,而文學、史學、哲學正在追求、探索、建構這些人之為人的最寶貴的東西。那顆自青山綠水滋養的心,那顆受淳樸鄉風滋養的心始終不願妥協,始終不會妥協。

之所以之前聊文學、侃歷史、談哲學,是因為在文化斷層、道德滑坡、法律又無多大作用的現實背景下,文學、歷史、哲學在重塑真善美上希望尚存。然而面對滾滾的時代潮流,這種改變現實的野心是如此蒼白無力,自己都改變不了,又拯救不了,談何改變現實?

(3)

直到有一天,讀到英國威斯敏斯特教堂的這段墓志銘,明白了人生的次序。於是收起改變世界的野心,開始塑造自己。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的想像力從沒有受到過限制,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

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

當我進入暮年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

當我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作為一個榜樣,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4)

當驚嘆於外國人有如此深刻不失詩意的人生總結時,耳邊響起四書《大學》中「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 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之章句,原來兩千多年前的大儒們已經有了高度的概括,中西方的思想家可謂英雄所見略同啊!

(5)

有知心朋友詢問一位自由放蕩眼裡揉不進一粒沙子的人為何干起眼前的工作,常以「腦子進水」自嘲,其實是帶著野心步入這個行當的。七年的求學經歷使宛石明白,與傳授專業知識相比,提升思想境界,提高思考能力,養成終身受用的習慣,對人生幸福更為關鍵。目標為人師,自然看輕工匠。然兩年的實踐,已經血淋淋地告訴自己,理想與現實,不止差十萬八千里。一個凡夫俗子,資質平平,閱歷平平,談何示範,談何引領,更談何感召?自己都拯救不了,談何拯救蒼生?

於是,變換了路徑。本科畢業時那句源自《道德經》的恩師的寄語「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成為做人的基調,成為為師的標準。

大道甚夷,坦蕩慢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幸福書舍 的精彩文章:

TAG:幸福書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