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文物介紹——沈子蕃緙絲梅鵲圖軸

文物介紹——沈子蕃緙絲梅鵲圖軸

原標題:文物介紹——沈子蕃緙絲梅鵲圖軸


緙(kè,同:刻)絲,又稱「刻絲」,是中國傳統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宋元以來一直是皇家御用織物之一,常用以織造帝後服飾、御真(御容像)和摹緙名人書畫。因織造過程極其細緻,摹緙常勝於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極為稀少,是當今織綉收藏、拍賣的亮點。古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織中之聖」之稱。與其它的絲綢工藝品相比,緙絲具備了藝術和工藝的雙重價值。它不但可以用作鑒賞收藏,實用性也非常強,由於緙絲使用特殊的工藝製成,它還可以用來製作成服飾、手卷等製品。緙絲的強度遠遠高於任何的絲綢類工藝品,歷代存留至今的絲綢藝術品,屬緙絲保存的最為完好。


緙絲工藝極為精湛,在唐代已登峰造極了。一幅上等宮廷緙絲作品,已能使用上純金線,純銀線,孔雀羽毛等多種名貴的材質進行交匯緙織,再配以部分的手工刺繡,整幅作品雍容華貴,巧奪天工。緙織的技藝在刺繡及織錦工藝品中已達頂峰,沒有什麼可超越的技藝空間了。蘇州緙絲畫也與杭州絲織畫、永春紙織畫、四川竹簾畫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家織」。



2006年5月,蘇州緙絲織造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緙絲又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緙絲具有猶如雕琢縷刻的效果,且富雙面立體感的絲織工藝品。緙絲的編織方法不同於刺繡和織錦。它採用"通經斷緯"的織法,而一般錦的織法皆為「通經通緯」法,即緯線穿通織物的整個幅面。


緙絲有其專用的織機緙絲機,這是一種簡便的平紋木機。緙織時,先在織機上安裝好經線,經線下襯畫稿或書稿,織工透過經絲,用毛筆將畫樣的彩色圖案描繪在經絲面上,然後再分別用長約十厘米、裝有各種絲線的舟形小梭依花紋圖案分塊緙織。



緙絲能自由變換色彩,因而特別適宜製作書畫作品。緙織彩緯的織工須有一定的藝術造詣。緙絲織物的結構則遵循「細經粗緯」、「白經彩緯」、「直經曲緯」等原則。即:本色經細,彩色緯粗,以緯緙經,只顯彩緯而不露經線等。由於彩緯充分覆蓋於織物上部,織後不會因緯線收縮而影響畫面花紋的效果。



緙絲其實並非真的用刀來雕刻,這是一種以生蠶絲為經線,彩色熟絲為緯線,採用通經回緯的方法織成的平紋織物:緯絲按照預先描繪的圖案,各色緯絲僅於圖案花紋需要處與經絲交織不貫通全幅,用多把小梭子按圖案色彩分別挖織,使織物上花紋與素地、色與色之間呈現一些斷痕,類似刀刻的形象,這就是所謂"通經斷緯"的織法。古人形容緙絲「承空觀之如雕鏤之像」。舊時刻絲著錄所說的「通經斷緯」 ,即指此意。其成品的花紋,正反兩面如一。

緙絲技藝在宋代以後不斷發展,至清代緙絲業中心已移至蘇州一帶,所用彩色緯絲多達6000種顏色,採用緙絲法臨摹的名人書畫,工藝精湛、形象逼真。緙絲製品至今仍然被作為高級工藝品生產、收藏。



緙絲起源於何時已很難考證,但從傳世的實物來看,早在中國漢魏之間就有了。在蒙古出土的有漢代「山石樹」絲織的殘片,它的織造方法「通經斷緯」,與北京雙塔出土的宋緙絲「紫湯荷花」完全一樣。緙絲工藝發展到唐朝時期,在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不斷發展和完善。當時的製作多為絲帶等實用品。緙織技法一般以平緙為主,花地之間的交接處尚有明顯的縫隙即「水路」。



此外,也有摜、構和搭梭等緙織法。唐代緙絲的紋樣題材一般以簡單的幾何形花紋為主,色彩主要是平塗的塊面,還沒有使用暈色匹配,故色彩層次不夠豐富,但有的已使用金線作地紋,增強了裝飾效果。緙絲工藝也在這個時期隨著譴唐使和各國的留學人士傳播到世界各地。以至於今天我們還能在鄰國日本看到百姓將緙絲作做為自己該國最為貴重的面料用來製作腰帶、和服和日本僧人的袈裟。我們甚至還可以從「本緙絲」的織造中略看出漢唐時期中國巍巍大國的風範。隋唐以後,已經用緙絲製品作書畫包首。


沈子蕃:【南宋】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緙絲名匠。緙絲作品以書畫為粉本,設色高雅古樸,生動傳神,令人嘆為觀止。代表作有原清宮養心殿所藏花鳥圖軸、重華宮沈子蕃緙絲梅雀圖軸等均為其傳世佳作。作品在故宮博物院藏。 作品中梅樹蒼勁,花枝挺秀,雙鵲棲於樹榦之上,一鵲縮脖收身,一付懼寒的姿態。但梅花怒放,竹葉隨風,巧妙的表現出初春的詩情畫意。旁款「沈氏」二字(篆書),加蓋「子蕃」之印。這幅緙絲除採用「摜緙」,「勾緙」「長短戧」的技法外,並在梅花樹榦及鳥的背部採用「包心戧」的緙織技法。「包心戧」即運用「長短戧」的原理,從兩邊同時x向中間戧色,使顏色由深至淺,或由淺至深,逐漸變化,以表現紋樣的立體感和轉折變化。「包心戧」的和色方法,也是南宋時期新創的緙絲技法之一。



《梅鵲圖》軸絲質,依畫稿緙織。以十五六種色絲裝的小梭代筆,巧妙搭配,畫面色澤和諧。以「通經斷緯」的手法緙織,並嫻熟地運用了多種緙絲技法。所用絲線之經密度20根/cm,緯密度44-46根/cm,精工細密。 此緙絲圖很好地體現了原畫稿疏朗古樸的意趣,畫面生動,清麗,典雅,是沈子蕃為數不多的存世作品之一,也是南宋時期緙絲工藝傑出的代表作。民國初期才逐漸消失。


沈子蕃(fán)緙絲梅鵲圖軸,縱104cm,寬36cm。圖下方緙有「子蕃制」、「沈氏」方印,玉池有「蕉林梁氏書畫之印」、「果親王府圖書記」、乾隆帝御筆「樂意生香」,並鈐有「乾隆宸翰」、「乾隆御覽之寶」、「三希堂精鑒璽」、「石渠定鑒」、「寶笈重編」、「石渠寶笈」、「乾隆鑒賞」、「嘉慶御覽之寶」、「宜子孫」、「重華宮鑒藏寶」等印記,可見這幅作品在清皇室藏品中佔有重要位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故事的翁老頭 的精彩文章:

歷史故事——趙氏孤兒
歷史故事——伍子胥與范蠡

TAG:講故事的翁老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