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國畫與茶,品茶,品文化

國畫與茶,品茶,品文化

中國傳統的書畫藝術,與中國的品茶文化緊密相連,尤其是在當今社會,品茶、看畫,就是一種文化。

茶道在中國歷史悠久,從唐至今,逐漸演化成人與茶的一種精神交流,我們從品茶中得到了心靈上的放鬆與精神上的單純,在茶里體會並追憶著我們的傳統文化脈絡,味覺與視覺上的享受引發我們對自身存在性的思考。

邱漢橋 金湖灣茗茶

反觀茶道的行為方式,它有一定的文化區域性,特別在中國,茶代表的是一種文化思維模式和交流方式,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是緊密相連的。

每次我們飲茶最後殘留下來的,就是茶葉渣與茶漬,我所關注的就是茶漬的遺留。對於茶漬的藝術表現在中外很多藝術家的作品中都有所涉及,我們完全可將茶漬印痕作為一種文化痕迹遺留的產物。將茶水的流動性與味覺的感官體驗固定為一種永恆性的表現方式,則是我在「茶畫系列」中所要尋求的問題。我將其解讀為本土文化的「回歸性」——作為植物的茶葉在經過多道程序後生成為液體的精華,液體蒸發掉之後留在宣紙上的痕迹,則又回歸其物質本身的屬性。在這裡理性的行為模式轉化為感性的經驗主義,是依託在中國傳統茶文化的形式性解讀上的。對於「茶畫系列」里不同形態的表現形式,則如同飲了不同的茶葉之後的各種感覺體驗。在「茶畫系列」里,茶水在紙面上的流動以形成不同的形態,代替了品茶時不同的味覺變化,在圖式上呈現的是茶痕形跡,在含義中則隱喻聞香雅韻的中國傳統人文思想。但由此延伸的思維跨度將是廣闊的,它聯繫了我們自身的文化脈絡與傳承,喚起了我們更深度的精神思考。

邱漢橋 情系金湖灣

茶與水,茶與墨,茶與筆,茶與紙,單一與重疊,擴散與收斂,在茶畫中注入精神性的暗喻。我將品茶的身體行為轉化為繪畫的創作行為,在這裡單純的感官享受就轉變成為精神的審美追求,蘊含在茶背後的文化價值就是支撐茶畫最有力的框架。

傳統國畫中的意境不是通過固有的水墨來表現,它將生活與藝術融合一體,將我們固有的審美思想與情趣表現出來,於當代中蘊含了古典,於傳統中顯現了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藝術 的精彩文章:

畫家邱漢橋祝您元宵節快樂!
白蕉:以書法寫蘭 不入前人筆

TAG:今日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