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B孩子梁實秋

B孩子梁實秋

體罰之制早已被人唾棄,以其不合兒童心理健康之故。我想起一個外國的故事:

一個母親帶孩子到百貨商店。經過玩具部,看見一匹木馬,孩子一躍而上,前搖後擺,躊躇滿志,再也不肯下來。那木馬不是為出售的,是商店的陳設。店員們叫孩子下來,孩子不聽;母親叫他下來,加倍不聽;母親說帶他吃冰淇淋去,依然不聽;買朱古力糖去,格外不聽。任憑許下什麼願,總是還你一個不聽;當時演成僵局,頓成膠著狀態。最後一位聰明的店員建議說:「我們何妨把百貨商店特聘的兒童心理學專家請來解圍呢?」眾謀僉同,於是把一位天生成有教授面孔的專家從八層樓請了下來。專家問明原委,輕輕走到孩子身邊,附耳低聲,說了一句話,那孩子便像觸電一般,滾鞍落馬,牽著母親的衣裙,倉皇遁去。事後有人問那專家到底對孩子說的是什麼話,那專家說:「我說的是:『你若不下馬,我打碎你的腦殼!』」

這專家真不愧為專家,但是頗有不孝之嫌。這孩子假如平常受慣了不兌現的體罰,威嚇,則這專家亦將無所施其技了。約翰遜博士主張不廢體罰,他以為體罰的妙處在於直截了當,然而約翰遜博士是十八世紀的人,不合時代潮流!

哈代有一首小詩,寫孩子初生,大家譽為珍珠寶貝,稍長都誇做玉樹臨風,長成則為非做歹,終至於陳屍絞架。這老頭子未免過於悲觀。但有「幼有神童之譽,少懷大志,長而無聞,終乃與草木同朽」——這確是個可以普遍應用的公式。「小時聰明,大時未必了了。」究竟是知言,然而為父母者多屬樂觀。孩子才能騎木馬,父母便幻想他將來指揮十萬貔貅時之馬上雄姿;孩子才把一曲抗戰小歌哼得上口,父母便幻想他將來喉聲一囀彩聲雷動時的光景,孩子偶然撥動算盤,父母便暗中揣想他將來或能掌握財政大權,同時兼營投機買賣;……

這種樂觀往往形諸言語,成為炫耀,使旁觀者有說不出的感想,曾見一幅漫畫:一個孩子跪在他父親的膝頭用他的玩具敲打他父親的頭,父親眯著眼在笑,那表情像是在宣告「看看!我的孩子!多麼活潑,多少可愛!」旁邊坐著一位客人咧著大嘴做傻笑狀,表示他在看著,而且感覺興趣,這幅畫的標題是:「演劇術」。一個客人看著別人家的孩子而能表示感覺興趣,這真確實需要良好的「演劇術」。蘭姆顯然是不歡喜演這樣的戲。

孩子中之比較最蠢,最懶,最刁,最潑,最丑,最弱,最不討人歡喜的,往往最得父母的鐘愛。此事似頗費解,其實我們應該記得《西遊記》中唐僧為什麼偏偏歡喜豬八戒。

諺云:「樹大自直」,意思是說孩子不需管教,小時恣肆些,大了自然會好。可是彎曲的小樹,長大是否會直呢?我不敢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OTO閱讀 的精彩文章:

F在古代有幾個熟人王開嶺

TAG:OTO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