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偉大的媽媽為什麼還要被要求更多

偉大的媽媽為什麼還要被要求更多

偉大的媽媽為什麼還要被要求更多

媽媽是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比任何人都要珍愛自己的孩子,如珠如寶,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對你的孩子如此,連有血緣關係的爺爺奶奶,乃至爸爸都多不到!

前幾天網路上熱評的一篇文章就是講紀錄片《生門》中,記錄了這樣一件事情,李雙雙孕34周,妊娠高血壓,孩子有些宮內窘迫,由於當地優生優育科提出孩子可能有發育遲緩的擔憂,一家人來到醫院做引產。

她那「伶牙俐齒」的婆婆不停地提到「優生優育」的概念,她說優生優育就是像選種子一樣,要選出最好的種子來培養。

醫生詢問家屬的意見,她的丈夫滿臉不情願,堅決不要這個孩子,口口聲聲擔心孩子會降低以後生活品質。

公公則一直在讓醫生保證,孩子生下來會不會有問題?

醫生一再同他們解釋,按照法律規定,超過28周是不可以引產,而且B超顯示孩子沒有畸形,根據經驗成活的幾率很大。

再三勸他們要嘗試一下,畢竟孩子也是一條生命,並且像李雙雙這種情況說懷二胎的身體比第一胎有可能會更差。

她家的每一個人都在計較和權衡,他們不停地表達著自己想要獲得最優質下一代的擔憂,自始至終,到底如何對待這個孩子,從來沒有誰跟李雙雙溝通過。

她能做的就是橫在床上流淚,即使是這樣,還被焦躁不堪的老公呵斥:「哭有什麼用」。

她哪有什麼發聲的權利,她只是一隻行走的生育機器。

在醫生的再三勸說下,他老公勉強同意剖腹娩下寶寶。

可在寶寶送到ICU後,他老公又開始猶豫,不停地同醫生錙銖必較救活一個早產兒的錢財付出。

醫生說:

你總要試一下,畢竟他也是一個生命,你要給你的孩子機會。當你一個人想一生的時候,你如果沒儘力你是多難受啊。

醫生在樓梯過道,耐心地反覆勸了他們很久,替那個待救的孩子急得不行,看得人直想上去抽他們兩耳巴子,最後醫生說,你這搞得我都要求你了。

最終,他們勉強同意先交上一萬,先「常規治療」個幾天看看。

她的家人,既沒有想要這個孩子,又怕在道德的評判中落人口舌,於是就拖著,不停地給自己找託詞:

「不是我不救,是怕錢進去了,孩子還是沒了。」

正如李主任說的:「你們一家人都對這個孩子持不歡迎的態度。」

他家很缺錢嗎?他爹手上那亮閃閃的金戒指,簡直要亮瞎了眼。

你用命換來的孩子,在他那裡,連1萬塊錢都不值!

看完這篇文章後估計大部分的人都陷入了深思中,為什麼我們視如珍寶的孩子在別人(還是有血緣關係的人)眼中就只值這麼點錢,難道他們真的是怕生了個有問題的孩子是害了孩子么!

不!絕對不是!他們是怕給自己增加麻煩!

現實中有多少媽媽對檢查結果有點疑問的報告單跑了多少醫院,看了多少專家,只要還有一線希望的最後都是拚命生下來,難道他們就很有錢不怕負擔么?不,靠的是愛,是相信自己和相信孩子!

產房的門裡門外都是生死一線,多少胎盤前置的產婦,羊水栓塞、。。。。。的產婦在產房裡命懸一線,幸運的碰到技術經驗豐富的醫生把你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不幸運的就連和自己相處了十個月的孩子一面都見不著就走了!

每一個孩子與媽媽都是生死之交,每一個人都能在《生門》裡面看到自己。

如果男人們覺得這只是拍的電影是騙人,那請看看你身邊的媽媽!

我自己的感受是非常深刻的,雖然還沒到《生門》中那麼極致,但是經歷了孕前期的嘔吐,為了保胎住在醫院病房裡整整3個月,躺了3個月,沒有任何的娛樂活動,每天就在擔心憂愁中度過,一個病房4張床,4個媽媽互相鼓勵互相支持,有1個保不住了,其他媽媽就開始胡思亂想,每一次的檢查,每一次的等待報告單的時候是有多麼的焦慮。就像升級打怪一樣慢慢修鍊,總算到了出生的那一刻,如此的激動,又是如此的疼痛,誰的幫不了你,只能靠自己的意志撐下來,經歷一天的疼痛總算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生下來了,總算感覺輕鬆了,緊接著又要擔任起新媽媽這個角色,日日夜夜,衣不解帶的照顧起你視若珍寶的孩子。

張娜拉演繹了一位獨自帶娃媽媽的日常,這個視頻讓無數的媽媽淚崩,雖然是韓語,卻沒有影響全世界媽媽們的感同身受。

孩子剛剛會走路,一歲到兩歲之間,恨不得每一刻都黏在媽媽身上。媽媽上廁所,孩子在外拍門大哭,媽媽沒辦法,只好抱著孩子一起上廁所;百分之百的媽媽都這樣干過,一手抱娃一手拉褲子;

GIF

好容易孩子睡了,自己能吃兩口飯,可還沒吃上,孩子醒了,只好自己一邊抱著孩子,一邊胡亂塞幾口;

抱孩子抱得太久,手腕肌肉拉傷,不得不給自己貼上膏藥;

帶著孩子出門,在路人異樣的目光中,尷尬地看著自己衣服和鞋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弄上的污漬,一邊掩蓋自己的失落,一邊羨慕地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穿著靚麗的路人;

每一個媽媽,最怕的莫過於孩子生病。

媽媽束手無策地抱著孩子,焦急地打著老公的電話,急得同孩子一起大哭,而此刻老公正跟一群朋友在外推杯換盞、談笑甚歡。

無奈之下,自己獨自將孩子送到醫院,慌亂中還穿錯了鞋。

夜深了,從醫院回家的孩子也睡了,而那個被叫做「爸爸」和「老公」的人,卻一直沒出現。

一個病程起碼一個星期以上,孩子誰都不要,只要媽媽,時時刻刻掛在媽媽身上尋求安全感,晚上睡覺一放下就大哭,沒辦法只好抱著睡,孩子睡得還不踏實時不時醒來哭一下。

最後孩子病好了,媽媽卻累病了!

望著鏡子里憔悴驚慌的自己,這位媽媽終於沒有忍住,嚎啕大哭。

這個社會給予了媽媽太多的要求。

孩子磕了,碰了,生病了,成績不好了,都是媽媽的錯。

全職在家帶娃的媽媽,被嫌棄不掙錢,與社會脫節,沒有自己,除了做飯,別的什麼都不會;只要孩子有任何問題,都會被冠以:

「你什麼都不幹,連個娃都帶不好。」

職場媽媽又能好到哪裡去?在婆婆和孩子面前,她們永遠都是錯,不能時刻陪伴,不能接送上學,錯過孩子很多的第一次……

孩子說話晚,媽媽被埋怨,只顧上班,對孩子陪得少;孩子性格內向,媽媽被責怪,眼裡只有工作,沒有孩子;

甚至連孩子抵抗力差,也可以被歸咎於是媽媽上班時間太早,沒有全母乳餵養到八個月;

諾貝爾獎得主,英國知名作家William Golding 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覺得女人自稱和男人平等真是太傻了,因為一直以來,女人都遠比他們優秀。

無論你給一個女人什麼,你都會得到更好的回報。

如果你給她一顆精子,她會給你一個孩子;如果你給她一個房子,她會給你一個家;如果你給她一堆食材,她會給你一頓美餐;

如果你給她一個微笑,她會給你一整顆心,她會使你給她的東西放大和倍增。」

我們總在歌頌母愛的偉大,總愛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可是卻往往忽視了母親也是一個人,她也有她的脆弱和無助,有她的軟肋和恐懼。

媽媽不是超人,所有的媽媽都值得被理解和尊重。

至少爸爸應該要主動分擔責任,而不是一味的要求要求要求!

百家育兒

用心對待孩子成長每一天

如果您覺得我們的公眾號對你有幫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育兒 的精彩文章:

TAG:百家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