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新模式解決德育老問題

新模式解決德育老問題

中職生是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他們人數眾多且個體差異很大,許多人學習準備不足、學業總體水平較低,缺乏遠大理想志向、道德法治意識不強。同時,這也是一個家庭生活條件較差者居多、很多人要面向職場直接就業的學生群體。怎樣把這些學生教育好、引導好、管理好、服務好,促進他們成人、成才、成功,實現出彩人生,是當前職業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個重大研究課題和重要工作任務。

為此,廣東省教育廳在新世紀初就高度重視、整體設計、科學規劃,2008年在廣東技術師範學院成立了「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研究與指導中心」,這是全國第一個由省教育廳依託高校設立的中職德育研究與指導工作機構,是全國第一個融合政府行政力與高校學術力為一體的中職德育工作組織。中心專家團隊在省教育廳的具體指導下,於2009年3月—9月對廣東中職德育工作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圍繞五個重點帶動整體發展、通過五個步驟確保實際效果的工作思路,經過8年來的創新實踐,形成了富有鮮明廣東特色的德育模式。

「五重一體」新思路、新內容帶動整體發展

基於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中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中職生的特殊情況、中職德育的重要性迫切性複雜性艱巨性等因素,提出了重點做好德育課堂教學、班級教育管理、社團活動指導、校園文化建設、特色品牌建設等5個方面的德育工作,帶動全省中職德育工作整體上水平、上層次、上台階。

一是德育課堂教學。中職學校德育課是中職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是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方向和本質要求。德育課程性質決定了加強中職學校德育課程建設的必要性,國內外新形勢決定了加強中職學校德育課程建設的緊迫性,課程建設現狀決定了加強中職學校德育課程建設的現實性。只有把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通過德育課堂教學讓學生「入耳入腦入心入行」,才能更好地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才能讓廣大中職生成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弄潮兒。

二是班級教育管理。基於中職生的實際情況,把每個班級建設好,需要加強班級教育管理,而班主任是「中職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中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幹力量、中職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只有把班主任隊伍建設好,並通過他們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充分發揮其在學校實施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以及溝通學校、家庭和用人單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班級教育管理工作,對於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促進中等職業教育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是社團活動指導。學生社團是培養中職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載體,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實施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它有利於學生課餘文化生活的豐富、潛能和特長的激發、身心健康的促進及綜合素質的提升。但很多學校存在社團發展目標定位不清、設置不合理、管理單一化、交流封閉化、職業能力培養不突出等問題,需要適應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明確社團發展目標,需要優化社團建設類型注重產學研協同創新,需要提升社團組織管理能力拓寬社團交流路徑,需要關注職業生涯發展,激發社團對職教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四是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精神、秩序、環境和形象的集中體現,是一個學校的靈魂,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通過加強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專業文化、物質文化、行為文化等方面的建設,在學校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為每個中職生實現人生出彩創造機會、平台和條件。

五是特色品牌建設。特色就是戰鬥力和競爭力。有特色就有優勢,有優勢就有實力,有實力就有發展。中職學校德育特色與品牌是德育工作良好業績的反映,是學校的良好形象。因此,要加強特色品牌建設,引導中職學校做好頂層設計,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結合學科專業、學生實際、地方經濟、區域文化等培育特色、打造品牌,使中職德育工作有想法、有做法、有說法。

「五步一環」新方法、新途徑確保實際效果

為確保上述五項工作科學、創新、高效地做實做好,結合廣東實際、學校和學生實際,探索形成了通過「培訓隊伍—推進工作—破解難題—形成特色—推廣成果(培訓隊伍)」等5個主要步驟,且圍繞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每一步都採用合適的教育教學方法,促進中職德育工作不斷提升、豐富和發展。

其中,「培訓隊伍」環節主要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先後培訓職業學校校長、骨幹班主任、德育課教師13108人,並形成了培訓模式,即「黨政領導講政策明方向、專家教授講理論解迷惑、中職校長講經驗理思路、中職同行談體會教方法、實地參觀開眼界拓視野、座談交流碰火花生靈感、德育論壇提建議謀發展」。「推進工作」環節主要運用「項目教學法」,協助廣東省教育廳制定了4個文件,籌備召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廣東省首次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會議,指導各中職學校做好做實五項重點工作。「破解難題」環節主要運用「頭腦風暴教學法」,針對不同問題舉辦專題研討會、課題指導,讓大家結合教學實際進行相互碰撞,在創造性「風暴」中解決一個個難題。「形成特色」環節主要運用「案例教學法」,針對不同學校的不同做法與成效進行幫助指導,形成了十多個在省內外有影響的德育特色和品牌。「推廣成果」環節主要運用「典型引路教學法」,對做得好的先進典型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宣傳與推廣,發揮示範效應。

「五重五步」破解中職德育亟待解決問題

第一,基本解決了德育課堂教學管理不規範、質量不高的問題,發揮了德育主渠道、主陣地作用,滿足了學生成長需要。通過舉辦「創新杯」說課大賽、基本功大賽和優質課帶頭人選拔活動等,增強了德育課教學的規範性、實效性,很多教師的德育課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第二,基本解決了班級教育管理不規範、高招不多的問題,有效引導學生健康發展和成人、成才、成功。通過課題研究提升班主任工作水平,做到在實踐中研究、研究中創新,發現、鍛煉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班主任。第三,基本解決了學生社團活動指導不到位、成效不好問題,讓中職生在社團活動中發現興趣和潛力,找到自信和希望。通過舉辦全省中職學生社團優秀成果展評與研討等活動,加強了中職學生社團分類管理與指導研究。第四,基本解決了校園文化建設規劃不合理、氛圍不濃問題,很好實現了以文化人,營造了「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良好氛圍。通過舉辦校園文化研討會等活動,指導中職學校規劃建設校園文化,促進中職學校文化建設。第五,基本解決了特色品牌建設力度不大、成果不多問題,很好反映了教育實力。通過「中職學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設研究」課題研究引領,組織實施「結合大綱抓基礎、突出重點抓特色、整體推進抓品牌」的工作思路,指導中職學校結合學科專業、地域文化等選擇突破口,培育德育特色,打造德育品牌。

(作者:汪永智,系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研究與指導中心主任,廣東技術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中國教育報》2018年04月03日第1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提升教師教育質量 培養高素質教師
張玉清委員:實施大中小幼相互銜接的學校體育教育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