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獵鷹」9再用舊箭發舊船

「獵鷹」9再用舊箭發舊船

【綜合消息】太空探索公司的「獵鷹」9-1.2型運載火箭4月2日在卡納維拉爾角空軍站發射了執行NASA「商業補給服務」(CRS)項目下國際空間站貨運補給任務的又一艘「龍」貨運飛船,任務代號「龍」CRS-14。所發飛船定於2天後抵達空間站,將在站上停靠約1個月時間。飛船返航時將運回約1800公斤科學有效載荷和設備,包括站上出故障的一台機器人。將被招回的這台「機器人宇航員」無法加電,需送回地球修理。

太空探索公司去年12月15日首次用從此前發射任務中回收的舊第一級火箭執行了上次「龍」貨運飛船發射任務(「龍」CRS-13)。當時所發飛船的增壓艙也是此前上過天的產品。本次發射所用的火箭第一級和飛船增壓艙也都是此前上過天的產品:火箭第一級曾用於去年8月「龍」CRS-12補給任務的發射,而飛船增壓艙則在2016年4月參加過「龍」CRS-8任務。這是「獵鷹」9火箭的第9次舊第一級復用飛行,也是「龍」飛船的第三次復用飛行。據介紹,這艘飛船是首艘做了防水強化的「龍」飛船,減少了首飛在海上濺落後需更換的部件數量。

同近來的幾次發射一樣,本次發射也未安排對老款火箭第一級進行回收,但對該級進行了「更接近於極限」的性能考核,以採集更多的再入和著陸數據。太空探索公司正打算讓老型號「獵鷹」9火箭逐步淡出,並用復用性能更好的5型火箭取而代之。5型火箭定於4月底首飛,屆時將發射孟加拉的「孟加拉之友」1通信衛星。

太空探索公司握有NASA的兩份空間站貨運補給合同,涉及2024年前的至少26次補給任務。NASA還同該公司簽有空間站人員運輸項目合同,以研製能載人的「龍」2型飛船,用來承擔人員往返運輸任務。

本次發射的「龍」飛船裝載了2647公斤補給物資和儀器設備等,包括3台將裝到站外的設備,即NASA的「國際空間站材料實驗-飛行設施」(MISSE-FF)1和「泵與流動控制組件」(PFCS)以及歐空局的「大氣-空間相互作用監測儀」(ASIM),還包括4顆微小衛星。PFCS用於泵送氨冷卻劑,將替換站上原有的該型組件。船上裝載的4顆微小衛星是:1~3)「清理碎片」(RemoveDEBRIS)/「碎片星」(DebrisSat)1和2,英國薩里大學和薩里衛星技術公司(SSTL)等廠家在歐盟出資支持下開展的空間碎片清理技術試驗任務,由空客防務與航天公司和薩里公司等10個歐洲廠家聯合研製,由主星和兩顆雙體立方星子星組成,將對魚叉式和網式軌道碎片主動清除技術進行試驗。主星「清理碎片」採用SSTL-42(SSTL-X50)平台建造,重100公斤,將成為迄今從國際空間站上部署的最大且最重的一顆衛星。此前從該站部署的衛星大都是重量不足10公斤的立方星。兩顆子星各重約3公斤。其中一顆在部署後將由一張網捕獲。出於安全考慮,本次試驗中網和主星之間將不用繫繩連接,以免因立方星回彈傷及主星。另一顆子星將用於試驗空間交會視覺導航技術,包括激光雷達系統和光學相機。主星隨後還將伸出一根設有固定靶板的支杆,並把一個魚叉式裝置射向靶板。據介紹,這項任務之所以要自備立方星作為試驗對象,是因為俘獲別人的碎片眼下涉及很多法律問題。主星最終還將部署一個阻力帆,以便能在兩年內再入大氣層。4)「總觀」1A,太空擬實公司(SpaceVR)三體立方星遙感衛星,平台由南瓜公司提供,旨在給地面用戶帶來類似於宇航員的虛擬現實體驗,重約5公斤。宇航員在天上體驗到的那種身處廣袤宇宙中的感受被稱為「總觀效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小宇 的精彩文章:

一網請求增設1260顆衛星
印發射「靜地星」6A通信衛星,火箭有改進

TAG:航小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