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智能眼鏡熱度之下的冷思考

智能眼鏡熱度之下的冷思考

聯動原素mixlink.org關注物聯網時代的創新創業

智能眼鏡發展至今,不斷給我們帶來驚喜,尤其是在各個領域的賦能效果讓人驚嘆不已,像是在工業製造、運維、物流、醫療、安防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覆蓋和應用。

發展得這麼火熱的朝陽產業,我們的認知在一步步被刷新,從VR到AR,再到MR、XR。其中AR這項「黑科技」是去年最閃耀的明新寵兒,不斷受到資本家和企業的追捧,在這裡小編想問智能眼鏡產業兩個問題。

智能眼鏡是否會取代手機?

回顧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霸主」智能手機,其功能的強大,替代了我們身邊無數的產品,「搶奪」了電腦部分功能、讓相機產業也叫苦連連,以前PS只能是專業者從事,現在一部智能手機讓人人都是成為了「PS大師」。所以新一代的「黑科技」智能眼鏡能否再掀波瀾,取代智能手機,成為物聯網時代的移動智能終端?

Oculus首席科學家阿卜拉早些時候在Facebook開發者大會上就表示,「我預測,20或30年後,人們將不會再隨身攜帶時尚的智能手機,而是會佩戴時尚眼鏡。這些眼鏡提供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功能,我們將整天佩戴著智能眼鏡。」智能眼鏡取代手機的想法很有魅力。如果眼鏡可以向用戶投射文本信息、電子郵件、電子表格、Netflix,投射到空中,為什麼還要帶一台手機呢?不過目前的眼鏡(比如微軟HoloLens和英特爾原型產品Vaunt)功能有限,不過我們正在朝著目標一步一步靠近。

隨著智能眼鏡的應用的落地,AR智能眼鏡或將會對手機市場發起衝擊,然後隨著技術成熟,AR眼鏡會啃下一大塊手機的市場,然後經歷漫長的手機和AR眼鏡共存的時代,到最後手機將會被邊緣化。

邊緣計算用在智能眼鏡之上是否是個偽命題?

面對火熱的邊緣計算,就有人提出過質疑,邊緣計算是一個偽命題,雲計算概念從出現到現在已經有十餘年,而在雲計算蓬勃發展之後,霧計算、霾計算等概念也逐漸湧現,而最近兩年,特別是最近這一年中,邊緣計算又成為一個新的熱詞。事實上,邊緣計算並非新生事物,其運算原理在很多年前就已經被提出了。但隨著近期物聯網產業發展、5G時代到來,與這些領域息息相關的邊緣計算又被重新推向了風口浪尖。

所以作為新一代移動交互的智能眼鏡是否能和邊緣計算進行一次「天作之合」?佐臻集團研發處副總經理王獻章(Lerdah Wang)針對這個問題就表示:「目前講這個問題還為時尚早,行業內運用觸及到的還只是智能眼鏡的皮毛,我們需要根據現實應用場景來判斷是否需要邊緣計算,邊緣計算能否幫助解決問題。」另外,據Top Smart 總經理李傳勍(Tibor Lee)介紹,針對問題我們首先要想一下需要「雲」來做什麼,是需要進行信息交換,還是需要其進行及時計算,以醫療行業舉例,一位醫生正在做手術,馬上手術刀就要切下去了,若是佩戴的智能眼鏡裡面的畫面有片刻的延時,那麼病人可能就會多流掉很多血,所以手術的過程中的畫面傳送不允許有絲毫延時,這個對於雲端來講就沒有任何問題,「雲」只需要交換,馬上將畫面數據推送到後台即可,所以在這個應用場景裡邊緣計算就很「邊緣」了,但是我們不能說智能眼鏡就不需要邊緣計算。

但如果我們不希望後台的那位醫生來指導前線醫生進行手術,那就必須等到醫療大數據累計到足夠多,這樣才就可以讓智能眼鏡來「計算」了,從這個時候邊緣計算就可以粉墨登場了。

目前智能眼鏡類產品還停留在早期階段,很多產品雖然是將增強現實技術作為追求的目標,但是顯然與智能手錶類產品相比,智能眼鏡的應用前景更加廣闊。以MR技術為例,其是最晚出現的,但也是聽起來最高大上的概念。實際上是VR和AR的一種結合。利用MR技術,用戶可以看到真實世界,同時也會看到虛擬的物體。MR將虛擬物體置於真實世界中,並讓用戶可以與這些虛擬物體進行互動。

以消防為例,消防員只需要佩戴MR智能眼鏡就能夠通過雲端畫面結合火災現場的實時畫面進行判斷樓房的內部結構,另外還可以實時顯示牆體的材料等參數來進行判斷,實施有效的滅火方案,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救災風險。另外通過MR智能眼鏡與火災現場的感測交互,快速定位搜索被困人員,儘力減少不必要的傷亡。

目前,除了微軟的HoloLense展現出了MR經典的應用場景,其次佐臻集團研推出了全球首款Android系統"J-Reality"MR智能眼鏡參考設計方案,並榮獲MWC2018"Best Connected Consumer Device"大獎。說起"J-Reality" MR智能眼鏡參考設計方案,這裡就不得不多提一下,據了解,這款在MWC得獎的最新MR智能眼鏡「J-Reality」是佐臻集團與以色列知名AR系統平台公司InfinityAR合作開發出的全球第一款Android系統的MR智能眼鏡參考設計方案,其在小小的眼鏡架上可以同時搭配三個鏡頭模塊,其視野範圍更高達40度。另外,這款MR智能眼鏡J-Reality方案,除了在現實視野迭加影像外,還要能夠進行環境與體感交互。值得一提的是這款智慧眼鏡也代表同步定位與地圖建置(SLAM)技術成熟的里程碑,代表與現實環境連動交互的AR增強現實與MR混合現實技術, J-Reality不只實現一般的AR影像迭加技術,更是具有深度感測(3D感測)運算與影像的智能眼鏡方案。

目前,整個智能眼鏡產業發展還在持續推進,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只是智能眼鏡產業的冰山一角,回頭看一看,不難發現,目前我們正處於AR、VR、MR和其他任何可稱之為『?R』的技術轉折點。我們冷靜的想一想,我們需要這些「?R」眼鏡來做什麼?未來的發展還要怎樣的技術支撐?很慶幸我們看到了AI、雲計算、大數據在與智能眼鏡進行無縫的交融,一個嶄新的世界在向我們逐漸敞開大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聯網調查 的精彩文章:

TAG:物聯網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