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告別「籃壇」,征戰馬拉松

告別「籃壇」,征戰馬拉松

永不結束的馬拉松

 永不結束的馬拉松

潘裕文 

00:00/04:37

有人說:「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去過泰姬陵的,一種沒有去過的。」具體誰說的已無法考證,是否有道理暫且不管,但我喜歡這種文( zhuang)藝(X)的說法。

告別「籃壇」

提到首馬,則必須從2015年說起。那時的我依然鍾愛著籃球,對馬拉松一點不關心,也完全沒概念,偶爾看到或聽到有人跑馬只是覺得厲(chi)害(bao)佩( cheng)服(de),完全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會跑馬。但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4月底的一次籃球對抗中,把膝蓋給傷了:右膝外側半月板輕度撕裂。這一曾經只在NBA報道中聽說過的「高大上」的傷病,就這樣不打招呼地結束了我的「職業生涯」。

當時,醫院基於手術風險考慮,而我基於中培學習要求,於是採取了保守治療,簡單地講就是卧養加貼狗皮膏藥。直到一月後才恢復正常行走,但從此基本告別「籃壇」,雖然之後一年多時間裡始終不甘心,試著打過幾次球,但每次打完都膝蓋積液,至少一兩個星期才能消。

球不能打了,洪荒之力怎麼辦?

決心跑馬

2016年底到南京送戰友,通過@半路上及南京愛跑步幾位跑友對馬拉松有了初步的了解與嚮往,也就此種了草。之後,特意看了春上村樹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通過他的心路歷程對跑者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別是其中「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給人印象深刻。加之當時單位改革在即,個人面對進退走留,諸事紛擾,甚為煩憂,更加堅定了跑馬決心。

目標初步確定:2017年底實現首馬,剩下的就是執行了。

艱難突破

於是從3月開始3KM、5KM、8KM、10KM、12KM、15KM,一直到5月底突破半馬都很順利,於是憧憬著提前實現目標,可到了30KM長距離時,膝蓋積液問題再次出現並加劇。核磁檢查,仍是半月板問題,醫生建議微創縫合術並停跑6個月。怎麼辦?如果手術,年內馬拉松計劃泡湯;如果不手術,以後膝蓋可能報銷。兩害相權取其輕。為長遠計,只能暫時放棄年內首馬計劃,安排7月底手術。

原本聽醫生說只是微創,一天即可出院,很是樂觀,以為出了院就可以正常走路了。術後才發現:所謂出院只是不用醫院護理而已,實際至少得卧床2周,拄拐1個月,2個月才能恢復正常行走。這對我心理可是一個不小打擊,尤其是直到9月底才能勉強行走,這期間自已對以後能否繼續跑步,甚至正常走路深表擔憂。好在後期恢復較明顯,到了11月初已能短距離慢跑,這也給我繼續馬拉松計劃增添了信心。

中籤錫馬

12月初得知錫馬即將報名,我特意設置了任務提醒,23日10時還沒到,便迫不及待登陸官網,很意外竟提交成功了。不知是人品大爆發還是提前報名的緣故,1月15號結果公布,我居然中籤了!

雖然一個人備戰很枯燥,雖然膝蓋仍有些不適,但對這來之不易的回歸與中籤,我格外珍惜,也格外注意。除按計劃訓練外,還突出了跑步知識的學習與身體反應的關注。總的來說,備戰過程比較順利,從1月份開始相繼完成了兩次30+的LSD和一次40公里實戰模擬練習。

雖說有了一定的跑量,也進行過LSD練習,但真到了「醜媳婦見公婆」時仍難免忐忑不安:跑前準備具體怎麼操作?開跑後節奏怎麼把控?出現意外怎麼處置?好在有半路上及南京愛跑步朋友們的悉心指導。

由於前期40公里實戰模擬練習跑了321,於是暗自設定目標:跑進330爭取326,達到精英標準。為實現這一目標,全程只關注配速,什麼小橋流水櫻花的一概不管,補給除自帶能量膠、鹽丸外,進站只喝水。

可能是第一次參賽,受賽道觀眾加油聲以及身邊跑友影響,前35KM一直感覺不錯,比訓練配速快了15秒左右。但也正因受現場氛圍影響,高估了自已狀態,導致35KM,尤其是38KM後體力不支,配速明顯下降,最後完全靠死撐才到終點,以致衝線後就一個念想:喝水!喝水!喝水!

連完賽獎牌都沒在意。

一點收穫

這就是我的首馬之路,波折而平凡。正如千萬跑者一樣,我也從中收穫了自己的感悟,最深的莫過於對堅持的理解。有人說真正的馬拉松從30KM才開始。也許初次參賽比較奮亢,一直沒get到,35KM前都感覺so easy,甚至開始憧憬320完賽。但35KM,尤其是38KM後開始撞牆了,每一步都是折磨與煎熬:電視不好看嗎?手機不好玩嗎?床上躺著不舒服嗎?跑跑就算了,幹嘛非要參賽?退賽吧!又不是專業選手,幹嘛非要死磕?走走吧!初馬能進330已經不錯了。但同時另一個聲音又在提醒自己:你立下flag、克服傷病、堅持訓練、專程赴賽可不是為了走,更不是為了退賽的。大家都在看著呢,絕對不能慫,要倒也得過了終點線再倒。如果腦子是個屏幕,當時就這些話一直在彈幕,直到最終完賽。

一位著名的西班牙鬥牛士曾說過:「如果你不害怕,鬥牛對你來說算不上什麼。如果膽小,不去鬥牛,也沒有什麼意義。但如果你雖然害怕,卻又敢去鬥牛,那麼你就幹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那一刻,真的為自己幹了一件「了不起的事」而自豪、而感動。

致謝

藉此機會也特別感謝一位兄弟,雖然不知道他是誰,從哪裡來,甚至長什麼模樣。只記得大約過了41KM後,一個身影追上來,彼此沒有對話,甚至沒有扭頭看,但我能強烈感受到那種備受煎熬的痛苦以及尋求激勵的急切,這也讓我深刻意識到自已並不孤獨。就這樣肩並肩跑了幾百米,後來快到42KM時那兄弟慢慢掉了下去,當時真的非常想和他說一句加油,又或是豎個大拇指,以示鼓勵與感謝,但電光火石間,我還是決定由他自己參悟馬拉松體驗,未進行任何表達。

如果可以的話,在這我要對他表示特別感謝:謝謝你無聲的陪伴,激勵我順利完賽,並對馬拉松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也希望你順利完賽,並豐富自己的馬拉松體驗。

最後要特別感謝夫人的理解與支持!感謝@半路上及南京愛跑步朋友們的悉心指導與鼓勵!感謝賽事方的得力組織(PS:如果能再補發一塊完賽獎牌就 Perfect了)!在此也希望我們都能安全、健康、快樂地一直跑下去!

附曲一首:

永不結束的馬拉松

 永不結束的馬拉松

潘裕文 

00:00/04:37

跑者故事,用心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京愛跑步 的精彩文章:

TAG:南京愛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