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然界的模仿者

自然界的模仿者

設計和藝術中很多很棒的作品,往往是受到自然界的啟發,再現自然界里的美。時間和環境造就了每個生命、每種物質的獨特性,而這豐富的資源為我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

動植物類的仿生材料

許多植物與動物本身的肌理、顏色與形態非常令人著迷。它們順應自然界的變化生長,其外形、顏色、結構特徵是如此的合理又那麼的驚艷。僅僅是模仿它們其中的一個特點,已經令我們絞盡腦汁。

picture 1/picture 2

左圖:薄荷葉

右圖:藝術家Angela Schwer的作品

picture 3/picture 4

左圖:海底平菇

右圖:Angela Schwer的陶藝作品

picture 5/picture 6

picture 7/picture 8

左圖:海葵

右圖:Rowan Mersh Pithvava Male Mini 2014

水——自然界里永恆的創作主題

這個主題已經被無數次創作過,卻還有無限的可能。從一個水滴到流動的水,設計師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演繹水的姿態。

picture 9/picture 10

左圖:a photography book, Robin Broadbent』snew collection of images

picture 11/picture 12

右圖:Other Stories | Lykke Li

picture 13/picture 14

右圖:高科技材料,其流動感可以是未來科幻風格內飾的選擇

picture 15/picture 16

右圖Simone Pheulpin, art textile

picture 17/picture 18

化腐朽為美麗

脫漆的牆壁、剝落的樹皮、發霉的表面……這些原本不太好的狀態,在設計師的眼中也是迷人的。它們經過設計的語言重新表達後,也成了一種被世人接受的美。

picture 19/picture 20

右圖:Balenciaga f/w 2013

picture 21/picture 22

右圖:Balenciaga

picture 23/picture 24

右圖:金屬材料編織

褶皺的美

說起褶皺會本能的聯想到三宅一生的服裝。相比較「光滑」,褶皺的表面給人的感覺會是時間感。就像是時間讓表面有了更多的「細節」,更多的「堆砌」與「遮掩」。

picture 25/picture 26

右圖:HanneFriis, Light Stream, 2013 Bleached canvas, handseam

picture 27/picture 28

反光的物質

表面光滑的物質表面通常會有反射的效果,給人以冷峻的感覺,同時也有種現代未來感,所以設計中會經常運用到這種具有反光效果的材料。

picture 29/picture 30

picture31/picture 32

右圖:EXA par designer Giovanni Pesce

如今,設計界會有「抄襲」一說,某某大牌又被抄襲了,某某圖案又被抄襲了,某某想法又被抄襲了……同樣是抄襲,為何不做一個「高仿者」,將自然界里的轉眼流逝的美再現到設計中,化為更持久,更實用的產品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

picture 5:https://i.pinimg.com

picture 7:https://share.america.gov/climate-change-harms-coral-reefs/

picture 17:https://jonathangriffin.org

picture 18:https://i.pinimg.com

picture 25:https://loisalbinsonknit.tumblr.com

picture 27:https://i.pinimg.com

picture 30:https://i.pinimg.com

picture31:http://thelcogroup.com

picture 32:https://sorsparis.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之染 的精彩文章:

TAG:自之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