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方駿:青山綠水的征程

方駿:青山綠水的征程

南宋 佚名 仙山樓閣圖頁 絹本設色

縱25.3厘米,橫26.8厘米,遼寧省博物館藏

青山綠水的征程

文丨方駿

青綠山水畫,發端於六朝之初,成就於隋唐兩代,式微於宋元之際。「畫,繪事也,古來無不設色,且多青綠」(清·張庾)。這八百多年間的中國山水畫,是一片青山綠水的彩色世界,水墨山水畫的真正泛濫,是南宋以後的事情。

南宋 趙伯驌 碧山紺宇圖 絹本,青綠設色

縱25.5厘米,橫25厘米,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青綠山水畫,是指主要用石青、石綠等重彩顏料繪製的山水畫。又分為「大青綠」和「小青綠」。「大青綠」是指以工筆細線勾廓,少皴筆,層層填染石青、石綠等重彩顏料的山水畫。還有在大青綠山水畫上用金粉勾畫山石、坡岸、屋宇、雲霞的又稱為「金碧山水」。「小青綠」是指在淺絳山水(以淡赭渲染的山水畫)的基礎上再薄施青綠重彩的山水畫。青綠山水畫中的不同稱謂,是以其用色方法和表現形式的不同來區分的。

南宋 趙伯驌 萬松金闕圖卷 絹本,青綠設色

縱27.7厘米,橫136厘米,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青綠山水畫最為繁榮的時期是在唐代,石青、石綠、赭石、硃砂等石字旁的礦物質重彩顏料,被大小李將軍賦著於絹素、敷染于山川,便是《江帆樓閣圖》(李思訓)、《春山行旅圖》(李昭道),讓我們至今還能感受到大唐盛世的富麗與堂皇。

元 佚名 東山絲竹圖,無款,絹本設色

縱187.5厘米,橫43.7厘米,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到了南宋,青綠山水,畫已是遲暮美人,桑榆晚景了,尤其在文人水墨山水興起之後,青綠山水畫更是勢單力薄風光不再了。以重彩見長的青綠山水,常常被標榜淡泊的文人視為艷俗,譏為不雅,他們津津樂道的是「水墨為上」、「墨分五色」。這種以用墨,還是用色來論雅俗,分優劣的觀點,我以為是末流文人畫家的偏見、俗見。文人畫大家文徵明就說: 青綠與水墨「均各有至理,未可以優劣論也」。

元 宋錢選 山居圖,紙本設色

縱26.5厘米,橫111.6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展子虔、李氏父子的青綠山水金碧輝煌,皇家宮苑,海上仙山,天上宮闕,人間仙境;王希孟的青綠重彩,十米長卷,蒼翠青山,豐盈碧水,千里美景,無盡江山,是何等的富麗、典雅。趙伯駒用硃砂、三青、白粉在團扇上描繪的漢宮七夕,宮闈富貴,又是多麼的風雅。錢選筆下的石青、石綠、赭石渲染的湖光山色,隱逸水村,更是那般的秀雅。就是在水墨文人山水大行其道之時,美人遲暮的青綠山水,也未退盡鉛華,仍然風韻猶存,諸多大家還是難以忘情青綠: 趙孟 經營幼輿丘壑(《幼輿丘壑圖》),沈周筆耕東莊田園(《東庄圖冊》),董其昌構築晝錦堂(《晝錦堂圖卷》)。青綠重彩,又辟新的天地,哪有半點俗字,有的是古雅,大雅。

元 趙孟頫 鵲華秋色圖 紙本設色

縱28.4 厘米,橫90.2 厘米,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關鍵不在於是否用色,而在於怎樣用色。

青綠重彩設色,最易濃艷,如果把濃而厚的重彩一次塗抹完成,必然濃艷不堪,所以設色的技法至關重要,它是青綠山水畫創作中的關鍵。

明 藍瑛 白雲紅樹圖 絹本,青綠設色

縱189.4厘米,橫48cm,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古人的經驗和我自己創作實踐的體會是設色必須層層薄施,不可一次塗抹。完稿以後勾線,勾線之後要用淡墨分染,一次不夠,還可多次分染,然後再填染底色,要注意底色與要罩染的顏色冷暖相映襯,例如要罩染石青,先用淡赭或胭脂打底色,罩染赭色,先用花青打底色。每次罩染的顏色不宜濃厚,每次罩染的顏色也可以改變色相,這樣層層罩染,石青里透出底色的淡赭,冷色中隱現暖色,色彩自然不會太鮮艷,反覺濃厚。如此一遍遍罩染,一次次調整,色彩會豐富,又有微妙的變化,就能獲得沉著而不板滯,醇厚而不濃艷的效果。清初惲南田說:「青綠重色,為濃厚易,為淺淡難,為淺澹矣,而愈見濃厚,尤為難」,因此,青綠設色貴在「愈淺淡愈見濃厚」。

明 仇英 桃花源圖卷,紙本重彩

縱33厘米,橫472厘米,現藏於波士頓藝術博物館

青綠山水以色彩作為表現的主要語言,而色彩在青綠山水上是具體的: 畫在亭子上的淡赭是茅亭的草頂;色彩又是意象的: 落在葉上的淡赭便是金秋;色彩還是抽象的: 整幅色調的淡赭則是輝煌。

明 顧懿德 春綺圖 紙本設色

縱51.7厘米,橫32.4厘米,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鵝黃、鴨綠是新柳和春水的顏色,也是生機和明媚;深碧、黛藍是夏陰和遠山的顏色,也是幽邃和深沉;金黃、丹朱是秋野和紅葉的顏色,也是豐厚和華麗;銀白、蒼青是雪原和寒林的顏色,也是冷逸和莊嚴。

明 趙左 秋塘草亭圖 絹本設色,縱85厘米,橫40厘米,現藏於旅順博物館

青綠重彩既可渲染出燦爛絢麗之美,也可營造出疏朗秀麗之境,還可以提煉出雅逸清新的品格。色彩是狀物、寫景的,也是造境、抒情的,還是建立語言風格的重要我們研談青綠山水昔日的輝煌,那是我們前進的坐標。我們感受大自然中青山綠水的無窮美妙,那是我們心靈的驛站。我們把青山綠水渲染在紙絹上,那是我們超越的征程。

明 仇英 桃源仙境圖 絹本設色

縱175厘米,橫66.7厘米,現藏於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明 文徵明 蘭亭修禊圖 金箋地 設色

縱24.2厘米,橫60厘米,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 弘旿 畫萬壑祥雲 紙本設色

縱112.2厘米,橫53厘米,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清 唐岱 仿范寬畫幅 紙本設色

縱287.2厘米,橫155.2厘米,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清 王鑒 仿黃公望煙浮遠岫圖 紙本設色

縱134.9厘米,橫78.9厘米,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清 王原祁 仿宋元人山水-山磵林廬 紙本設色

縱43.4厘米,橫35.2厘米,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清 吳歷 雲白山青圖卷 絹本設色

縱25.9厘米,橫117.2厘米,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清 袁江 阿房宮圖 絹本設色

縱194.5厘米,橫60.5厘米,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私享藝術 的精彩文章:

沈尹默的書法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無愧
文人遺韻:蒲華、吳昌碩的寫意藝術

TAG:私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