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容 > 股價雖高漲,韓妝難迴流

股價雖高漲,韓妝難迴流

受到了南北首腦會談、中韓關係復甦等一系列利好政治因素的影響,韓國股市總體呈現提升狀態。據韓國交易所3月29日發布的消息,3月1-28日,韓國化妝品企業愛茉莉太平洋和LG生活健康股價分別增長了8.2%和7.3%。同時,酒店新羅(14.7%)、樂天購物(12.8%)、韓華格樂麗雅Time World(10%)等免稅店股價增幅也均超過10%。因此,有證券公司預測化妝品未來將出現上漲。但上揚的股市卻未必能使韓妝走出陰霾。這除了與老生常談的歐美日大牌以及本土化妝品品牌的擠壓息息相關之外,難以迴流的赴韓旅遊人數與不斷湧起的負面新聞也成為了阻礙韓妝再現輝煌的重要原因。

集體下揚的韓企

2017年對於韓妝企業而言,尤為坎坷不平。先是愛茉莉太平洋的銷售額與凈利潤的雙下滑,四季度凈利潤跌至僅剩一億元;後是韓佛、托尼魅力、珂萊歐等韓妝企業銷售額集體跳水,無一家倖免。

根據富體美麗對《2018年3月審計報告》分析,韓佛去年總銷售額為245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4.61億元),較2016年下滑24.6%,凈利潤則跌了37%。在與其它業績持續虧損的韓國品牌店企業相比之下,韓佛的業績算是比較不錯的。托尼魅力2017年銷售額205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2.23億元),較2016年下滑11.7%。托尼魅力的凈利潤從下半年起開始持續虧損,第3季度和第4季度當季凈利潤分別為-2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631萬元)和-3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784萬元)。珂萊歐2017年的銷售額雖與2016年持平,但營業利潤卻同比大跌57.7%。

出走的赴韓遊客

據韓國觀光公社3月4日發布的數據,去年訪韓中國遊客(內地)同比減少48.3%,為416.9353萬人次。而韓國央行估算稱,去年「薩德問題」影響中國赴韓遊客減少,導致韓國國內生產總值減少約5萬億韓元(約合298億元人民幣)。

無論是韓國央行也好,亦或是韓妝企業也好,都將GDP下降、業績下滑的原因歸咎到中國遊客身上。而這一切的源頭似乎都與「薩德問題」以及民間所流傳的「限韓令」有關。但隨著中韓關係逐漸回暖的情況下,赴韓旅遊人數也並未出現好轉。據媒體報道稱,去年11月北京等地的旅行社曾恢復銷售韓國團體游產品,但中國遊客仍有減無增。而進入2018年,中國遊客人數仍在減少,1月赴韓中國遊客同比減少46%,為30.5萬人次。2月冬奧會期間,韓國曾採取一系列優惠策略,以期增加中國人訪韓的數量,但韓國觀光公社有關人士稱「似乎並未取得顯著效果」。

同時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研究委員洪均杓曾表示,韓國的旅遊資源已經無法滿足中國遊客,雖然中韓關係正在逐漸復甦,但是依舊很難達到中國遊客『佔領』韓國的時期。這也就意味著即使中韓關係回到曾經的「蜜月期」,韓國的旅遊業也並不會有太大的轉變。而這對於那些希冀中國遊客日益增多以此帶動業績增長的的韓妝企業來說,無疑是潑了一盆冷水。

韓國企業在黑暗中度日,而它的老對手日本卻因此更受中國遊客的歡迎。有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大陸訪日遊客比上年增加15.4%,達735.58萬人次,連續3年名列首位。中國赴日遊客的增加不僅促進了日妝企業營業額的大幅度增長,同樣對「回國後消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據日經中文網報道,2017年日妝出口額比2016年增長39%,達到220億元人民幣,連續5年創出歷史新高。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旅遊選址還是化妝品,日本都在悄無聲息中取代了韓國在中國大眾心中的地位。

不斷湧起的負面新聞

上個月19號,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處表示,韓國化妝品ODM公司Hwasung Cosmetics(火星化學)株式會社向8家企業發貨的13種產品被檢出重金屬銻超標。被曝光的這8家企業不乏伊蒂之屋、3CE、skin food等中國消費者熟知的品牌。不少網友對此都表示「韓國化妝品很雞肋」、「不用韓妝」等一邊倒的評論。

事實上,關於韓國化妝品的負面新聞從未間斷過。例如韓國化妝品巨頭愛茉莉太平洋曾多次捲入「質量門」問題中。早在2015年,韓國愛茉莉旗下的伊蒂之屋嫵媚明晰眼線液半成品被查出細菌總數超標。2016年,愛茉莉太平洋又陷入「毒牙膏」醜聞,旗下11種牙膏產品中檢測出CMIT、MIT加濕器殺菌劑有害成分。2017年1月份,蘭芝三批次產品被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

在去年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1-12月未准入境化妝品名單中,韓國上榜的次數多達11次,僅在2月份未入榜,共有120批次的產品被拒入境,成為上榜次數最多的國家。在被拒入境的韓國化妝品中,不乏一些知名的網紅化妝產品。例如,面膜品牌麗得姿、卸妝膏芭妮蘭、洗髮水品牌呂等。

知乎上有網友是這麼評價韓妝的,「高端做不過歐美,平價做不過日妝」。曾經的韓流不僅帶領韓國的旅遊經濟達到了巔峰,同時也讓韓妝成為了「流行」的代名詞。然而消費者的審美與消費水平在提升,只懂得營銷的韓妝卻止步不前,不斷被歐美、日本甚至是本土品牌所擠壓。赴韓旅遊人數的減少或許與韓妝企業的銷售業績息息相關,但這絕非是根本原因,而不斷湧起的負面新聞成為了壓倒消費者信任的最後一根「稻草」。沒有質量和口碑作為根基的韓妝,始終無法和歐美日化妝品所匹敵,至於它被本土化妝品品牌所打敗或許也只是時間問題罷了。儘管如今的韓妝企業不斷的在開拓歐美市場,但缺乏品牌力的它如何在大牌雲集之地取得消費者的青睞依然值得思考。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曾經的韓妝回不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化妝品 的精彩文章:

皮膚過敏疾病的調養方法
韓國學生妝需要什麼化妝品 這四種必備

TAG:化妝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