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隋末民間盛傳「李氏應為天子」,李淵是如何使隋煬帝放鬆警惕的?

隋末民間盛傳「李氏應為天子」,李淵是如何使隋煬帝放鬆警惕的?

原標題:隋末民間盛傳「李氏應為天子」,李淵是如何使隋煬帝放鬆警惕的?


隋朝末年,可謂是多事之秋。由於隋煬帝的殘暴統治,天下大亂,農民起義不斷,各地群雄四起。農民造反,因為國君的暴政令他們難以承受;軍官造反,因為野心如同星火,一旦滋長便可擁有燎原之勢。對於躲在揚州不敢回關中的隋煬帝來說,這並不是很難醒悟。但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儘管「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家盜賊」揭竿而起,最終推翻隋朝江山的卻是自己的親表兄——唐國公李淵。


李淵的祖上是靠軍功發跡的,後來通過和北周皇室以及隋朝的姻親鞏固家世顯貴。李淵的母親和隋煬帝的母親是親姐妹,所以李淵和隋煬帝楊廣是表兄弟關係。李淵的父親在他年幼的時候便過世了,當時年僅七歲的李淵世襲父親的公爵封號為唐國公。李淵的姨母獨孤皇后很關心李淵的成長,把他接到宮中居住。李淵比楊廣年長三歲,但那時的天下是楊家的,所以表兄弟二人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語。


儘管李淵有時會因為寄人籬下而悶悶不樂,卻也在宮廷環境的耳濡目染下成長為一名青年才俊,年僅十六歲的時候,李淵便被姨夫隋文帝楊堅賜予一柄御制寶刀,封為御前侍衛。儘管這個官職不大,但是得到提拔的機會很多,所以不失為一份好差事。李淵還借著護衛隋文帝上朝的機會,站在一旁,將隋文帝處理政務、與朝臣討論國家大事的一舉一動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暗暗學習治國之道。


李淵聰慧好學、直率豁達、謙虛仁厚的性格,不僅讓他擁有了在宮廷中晉陞的機會和極好的人緣,也為他帶來了一段美好的姻緣。李淵的妻子竇氏也出生在一個貴族家庭,她的父親是隋朝的定州總管,母親是北周武帝的姐姐。竇氏自幼聰慧,喜愛讀書,並且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周武帝十分寵愛這個外甥女,自幼便讓她在宮中生活。竇氏小小年紀就十分關心政事,並且有自己的獨特見解。父親竇毅聽說了這件事,覺得自己的這個女兒才貌雙全,不可以隨便許配給凡夫俗子,應當為她求得一個賢夫。就這樣,在親人的呵護下,竇氏到了出閣的年齡,她的美貌和才情引得四方的青年前來求婚,李淵也慕名而來。竇毅在自家門口的屏風上畫了兩隻孔雀,讓前來求婚的人用箭射孔雀的眼睛,射中者才能入選,然而數十位求婚者沒有一個人能夠射中那隻孔雀。輪到李淵的時候,只看他凝神拉弓,射中孔雀的兩隻眼睛。竇毅十分高興,按照承諾將寶貝女兒許配給了李淵。


婚後,竇氏為李淵生下四個兒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霸、李元吉,還有一個聰穎的女兒,就是平陽公主。竇氏不僅在生活上悉心照料自己的夫君,當李淵在朝廷上遇到煩惱時,她就像一朵解語花,耐心地勸慰自己的夫君,幫他分析事情的是非得失,提出中肯的意見,可謂是難得的賢內助。

隋煬帝從小就性格驕縱,經常嘲弄自己的表兄。他曾當著群臣的面羞辱李淵,說他是「阿婆面」。李淵十分不悅,但是礙於君臣關係,敢怒不敢言,只好獨自嘆氣。竇氏得知後,對這個稱呼進行重新解讀,令李淵振奮起來。在李淵之後的政治生涯中,竇氏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儘管由於隋文帝奪走了自己舅舅宇文家的天下,竇氏十分痛恨楊家,但是理智告訴她,為了自己夫君的前程,絕對不能跟當時的國君隋煬帝對著干,她勸李淵迎合隋煬帝聲色犬馬的愛好,將搜集到的寶馬良駒進奉給他,果然使李淵的職務得到了提升。


李淵在隋煬帝即位後,先後被任命為滎陽、樓煩兩個郡的太守,後來又被任命為殿內少監、衛尉少卿等職位。大業九年(613年),隋煬帝征討高句麗的時候,李淵在懷遠鎮督運糧草。同年農曆六月,楊玄感利用民怨民憤舉兵反隋,李淵奉隋煬帝之命鎮守弘化郡。在這期間,李淵樹立威信、廣交各路英豪,力量得到了擴充。


隨著隋煬帝越來越殘暴不仁,他的猜疑心也越來越重。有一次,李淵因病沒能去參加朝會,隋煬帝便問李淵的外甥女王氏:「你的舅舅怎麼遲遲沒到?」王氏回答說舅舅患病在家,隋煬帝竟然說:「他病了?病得快要死了嗎?」這口氣彷彿在盼望李淵趕快死掉。李淵聽說後,內心十分恐懼。因為那段時間民間正在盛傳「李氏應為天子」,受到嫉妒心的驅使,隋煬帝開始對李姓家族發難,朝中的一位李姓大將軍因為這個原因受到懷疑被滿門抄斬。李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走投無路被逼去瓦崗寨起義。李淵為了自保,開始收受賄賂、沉迷酒色,使隋煬帝逐漸放鬆了警惕。



大業十一年(615年),李淵調任山西,到達龍門時,遇上了農民起義。李淵率兵擊敗了農民起義軍,收編了數萬餘人,軍力大增。第二年(616年),他升為右驍衛將軍,在突厥侵犯邊塞時,隋煬帝讓他和王仁恭一同守衛邊塞。

對於李淵來說,他不僅擁有超越旁人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基礎,還控制著山西中部的很大一片區域。但是,在群雄逐鹿中原的混亂形勢下,他卻沒有馬上採取行動。其實,李淵是一個深謀遠慮並且野心勃勃的人,他早就對隋煬帝的暴虐統治心懷不滿。當他在山西的前幾年裡,也就是農民起義剛剛開始爆發的時候,就開始產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但是當時他還沒有自己控制的地區和軍事力量,所以不得不對隋煬帝謙卑順從。當他成為晉陽的留守,擁有了自己的領地後,就如同雄鷹迎來了一陣好風,於是展開豐滿的羽翼,憑藉風力,準備一飛衝天。



大業十三年(617年),起兵反隋的人越來越多。晉陽作為軍事要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為這裡兵力充足、糧餉豐沛。當時有一支人數多達十幾萬的農民起義軍,隊伍在晉陽的南部安營紮寨,使得上黨、西河、京都的道路斷絕,並多次打敗隋軍。


李淵恰好在那一年被任命為晉陽留守,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他巧施妙計,最終打敗了起義軍。在這之後,晉陽一帶的官僚地主、富商豪士,以及晉陽令劉文靜、晉陽宮監裴寂、右勛衛長孫順德、右勛侍劉弘基、左親衛竇琮等人紛紛前來投靠李淵父子,使他們在晉陽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此時,隋煬帝所在的江都被孤立了,隋王朝的統治已經奄奄一息。李淵有四個兒子,次子李世民那年剛滿十八歲,他是個很有想法的年輕人,一直都在積極地反對隋煬帝的暴政,平時很樂於和有才能的人結交,擁有很多朋友。晉陽令劉文靜便是其中一個,他十分看重李世民的才幹。劉文靜跟李密是親戚,在李密起義之後,隋煬帝便下令捉拿李密的親友,劉文靜受到牽連被革職關在監獄裡。李世民前去探望時,劉文靜語重心長地對他說:「現在天下大亂,正是打天下的好時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李世民回到家後,想到大勢已去的隋朝,又想了想劉文靜的話,覺得很有道理,心裡便有了起兵的計劃。李世民很想如實告訴父親,但是又有些擔心他會反對。恰巧此時,突厥進攻馬邑,李淵派兵抵抗,卻屢屢敗北,一旦此事被隋煬帝知道,李淵一定會被興師問罪。李世民抓住這個機會,將自己起兵反隋的計劃告訴了李淵。李淵聽後大吃一驚,連連搖頭,臉色蒼白地說:「你怎麼敢這麼想,這可是大逆不道啊!」李淵再三叮囑兒子以後不要再說這樣的話。


但是李世民並沒有死心,他為了說服父親,又去找另一個好朋友裴寂幫忙,一起商量應該如何行事。裴寂心生一計,他利用職務便利,在晉陽宮中挑選了幾個美女,把李淵灌醉之後,讓美女們陪李淵過夜。第二天,裴寂對李淵說:「讓宮女侍奉過夜已經觸犯了宮中的律法,如果讓隋煬帝知道的話一定會被殺頭的,與其坐等被殺,不如下定決心起兵吧!」李淵左思右想,長嘆了一聲說道:「罷了,罷了,事已至此,我別無選擇。」最終答應了起兵。


摘自謝國計《不忍細看的大唐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番茄歷史頻道 的精彩文章:

雍正帝為何暴死,是因為呂四娘假扮宮女行刺嗎?
儘管大家不認同西琴的結論,但我們的文明可能就是太空來客的遺產

TAG:番茄歷史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