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深交所祭出一線監管新利器 現場檢查打擊多起違規行為

深交所祭出一線監管新利器 現場檢查打擊多起違規行為

新版《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等政策賦能之後,交易所一線監管效果正得到強化。深交所在原有通過建立常態化的現場檢查機制,有效打擊了多起市場主體的違規行為,防控新增市場風險。

深交所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交易所一線監管手段較為單一,監管手段以非現場監管(下發監管問詢函等)為主,隨著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日益隱蔽化、多元化、複雜化,給交易所一線監管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管理辦法》新增現場檢查作為交易所自律監管手段,為交易所切實履行一線監管職責提供了有力抓手。

3月29日,深交所與多家深市上市公司簽署了《證券上市協議(2018年修訂版)》。協議中明確交易所可對公司及其所屬企業和機構進行現場檢查,以及檢查的方式措施,豐富了交易所監管的「工具箱」,給一線監管裝上「牙齒」。這意味交易所進行現場檢查的監管權得到明確。

2017年12月以來,深交所已經主動組織實施了三個針對上市公司、債券發行人的現場檢查典型項目,分別在防止大股東侵害上市公司利益、打擊「忽悠式」重組、防範化解債券市場風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現場檢查第一案

2017年12月,深交所在上市公司監管工作中,首次嘗試了信息披露監管與現場檢查相結合,成功地制止了一起涉嫌利益輸送的關聯交易。

據了解,2017年12月中旬,深交所主板某上市公司披露關聯交易公告稱,擬向其間接控股股東轉讓公司擁有的一處土地。針對本次交易,上市公司一名董事在董事會會議上投反對票,表示本次估值存在瑕疵。另外,上市公司第二大股東也在投訴,表示本次交易涉嫌低價轉讓上市公司優質資產、侵害上市公司利益並稱其願意以更高的價格購買公司上述土地。

針對本次關聯交易事項,深交所公司管理部門多次向上市公司發函問詢,要求公司核查本次交易的公允性等信息。雖然上市公司對公司管理部的上述函件進行了回復和披露,但堅持認為本次交易不存在損害上市公司及股東利益的情形,且擬繼續推進相關事項。

面對這種情況,深交所的新武器「現場檢查」有了用武之地。

深交所很快捋順內部程序,相關部門聯合當地派出機構成立了聯合檢查組,對該上市公司開展現場檢查。檢查組在進入現場後,第一時間與公司實際控制人、相關負責人召開見面會,詳細了解溝通本次交易情況。

在監管震懾下,該控股股東向上市公司發出了取消本次交易股東大會臨時提案的函,公司董事會同日審議通過了撤銷本次交易事項的議案,相關風險得到有效化解。此外,檢查組在調查中還發現了相關違規證據,上市公司及相關當事人受到深交所的紀律處分。

監管合力

在近期另一起上市公司重組停牌的監管中,深交所也有效通過將非現場監管與現場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及時發現並遏制了一起上市公司通過「忽悠式」重組長期停牌的案例。

深交所創業板某上市公司以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為由申請停牌,復牌時間一再延期。深交所公司管理部門在梳理中發現多項可疑問題,包括公司實際支付能力不足、標的方有故意估高資產價值、重組預案一直未公布、控股股東質押股份存在平倉風險等。公司管理部門初步判斷公司涉嫌利用重組之名達到長期停牌目的。

隨後,深交所相關部門迅速成立了聯合監管工作小組,通過奔赴一線掌握實情、上門向當地證監局彙報情況、向該公司發函問詢、分別約談該公司實際控制人、交易雙方及中介機構等方式,追問交易疑點,傳遞從嚴監管導向,保持監管高壓態勢。最終,該公司意識到難以自圓其說,主動終止了本次重組。

2018年初,深交所也首次在債券發行審核階段對債券發行人組織實施了現場檢查。2017年末,深交所有關部門在審核某發行人債券申報材料時,發現該發行人存在相關業務收入增長與當地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市場運行狀況不符、披露價格與公開渠道查詢不一致等情況。隨後,深交所聯合當地證監局依法對該債券發行人進行現場檢查,發行人隨後撤回發行材料。最終的調查結果也顯示,發行人提供的有限的原始憑證中出現多處前後矛盾甚至涉嫌偽造政府許可文件等情況。

據介紹,截至2017年底,深交所已與36個地方證監局簽署了《監管協作備忘錄》。《監管協作備忘錄》規定,交易所和證監局認為必要時可啟動對上市公司、會員、債券發行人等市場參與主體進行聯合現場檢查,互相配合與支持,共享檢查成果,發揮行政監管和自律管理綜合效力,共同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編輯:楊少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格局分化 小網貸平台「備案對賭」賣殼
易綱:央行新掌門,你不能不知的三重身份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