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個人既是主角,又是觀眾

每個人既是主角,又是觀眾

本文編輯|噠

這是留情晚聽官方平台,每晚一條語音,用心溫暖你,聆聽感情的故事!

遠方

 古劍奇譚 電視劇原聲帶

郁可唯 

00:00/04:37

人類脫離了刀耕火種茹毛飲血時代,走進文明歷史便於床結緣。我們便以床進步著,在床上睡眠在床上醒來在床上思考在床上傷感在床上繁衍在床上幸福,床便也有了如人生一樣的意義。

人類在進步則床也在進步。從土床到木床到鐵床金床,一張紅木床,用盡所有人類的偉大,浮雕透雕鏤雕雕雕精湛,雕龍雕獸雕花鳥雕雕如生,那簡直是精美絕倫,真品實寶。床的意義已勝過了人生的意義。

但我們睡不破一張床,這是我們人類的遺憾。

我們來時嗷嗷落地在產床上,上學時睡過雙層校床,在上班處睡過通鋪床,在列車上睡過卧鋪床,還有生病躺過的病床。這些都是匆匆而過,這些床我們沒有睡破。

我們曾和母親一個床,我們曾姥姥一個床,我們曾和奶奶一個床,我們曾和戰友一個床,也許他們已經走了,但床還在。就是我們到最後還是在床上了結一生。

我們參觀多少中外名人偉人的故居,人已逝,床猶在!看到了他們的床,一股緬懷的感情油然而生,好像就在眼前。更有那些金貴輝煌的床,也已經物失主人,床也許在獨自暗傷。

我們可能睡得最長的床是結婚時買的那張床,多少疲憊和睡眠在這床上,多少愛情和甜蜜在這床上。但愛情總會分手和離別,床成了悲歡離合和孤獨者見證的唯一。

我相信一個愛床者是熱愛生活的,也是感情豐富的。

人生就只佔有一張床。我們漂泊萬里歸來就是一張床,我們千金萬銀躺下就是一張床,不論我們多麼高貴就睡在一張床上。

愛床,會看到床有一種品格,你多麼輝煌來到床前它不會獻媚你,你多麼落魄在它面前它不會慢待你,承受多少重量也沒有怨言,人在它的面前感受是一樣的,床對我們是平等的,著多麼像我們的母愛!

我們沒有床的時候為擁有一張床而奮鬥,當我們有了床,躺在床上應怎樣度過?我們應多一點思考,珍惜我們的生命,做好一個人該做的,少留下遺憾多把握點清醒,像我們的床背負自己應該的責任,曾不索取!

愛人去世幾年了,我也不再外奔波了,我回到家第一個動作就是把我的雙人床全部擦了一遍。這張床是木製的,是我設計的,定做的,是核桃楸木的。我和愛人在這張床上睡了二十八年。因為我當年設計的長遠,款式很好,我們一直沒換床,後來有了席夢思床墊,放上正好。看來我要在上面睡去了。

人生短暫,我們一生睡不破一張床!睡在床上,想到此,我們應該珍惜生活,像床一樣善待一切,想得開和放得下是我們每個人的哲學。生活中我們煩惱什麼?婚姻中還吵鬧什麼?人際中還計較什麼?活著還高傲什麼?還嫉妒什麼?貪婪什麼?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陶淵明為了追求心靈的寧靜、人生的更高境界,從而放棄仕途,歸隱田園,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桃花源」。他放棄了官場的風起雲湧,放棄了名利,放棄了所有的身外之物,但卻求得了淡泊的心境和一塊無人打擾的樂土。俗話說的好「不要為了一棵樹而放棄整片樹林」。放棄該放棄的,是一種創新的行為,是一種勇敢的行為,是去尋找一片更廣闊的天空。。

有這樣一件事,一位老人在火車行駛的途中,不小心把鞋弄掉了一隻,人們正在為他惋惜,而老人卻果斷地把第二隻鞋從窗口扔了出去。人們在驚詫的同時更加讚賞老人選擇的果斷放棄。學會選擇放棄吧,不必用殘碎的石頭添補不盡完美的人生大廈。當你遇到一個毫無意義的問題,請選擇放棄……

放棄,是一種生活的勇氣,一種氣魄。放棄,也是一種美麗。放棄,並不意味著失去,因為只有放棄才會有另一種獲得。

堅持與放棄是我們必須要學會選擇的。是要堅持才正確嗎?或者要放棄才正確?這是沒有標準的答案。堅持與放棄,僅在一念之差,孰輕孰重,自己得把握好!生活中總是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抉擇。

我們要學會放棄,放棄也是種智慧。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旅行,沿途會遇到萬千的風景,心境不同,看到的景色也大相徑庭。快樂的心態,看到處處皆是美景,彷彿花兒在微笑,鳥兒在吟歌;憂鬱的心態,入眸的是滿目荒涼,恍若雨兒在哭泣,風兒在悲鳴。「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與同伴們在沙湖道中遭遇大雨,因為沒帶蓑衣,別人感覺遭遇雨淋後狼狽不堪,唯有蘇軾沒有什麼感覺,感覺雨天與晴天沒有什麼區別,他不畏坎坷,清曠豪放,表現了一種超然的情懷,蘊含了曠達的胸襟,呈現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姿態,這也彰顯了蘇軾對人生的徹悟。

人生是一場戲,生旦凈末丑,每個人都在戲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每個人既是主角,又是觀眾。如何讓你的人生是一場喜劇,而不是悲劇人生,那就要用心去演,只要懷著一顆真誠善良的心,給別人多些微笑,多些幫助,多些讚美,你得到的將是快樂的饋贈。有些人雖然物質上不富有,但卻很快樂;有些人雖然錦衣玉食,香車寶馬,但並不快樂。因為精神上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只要懂得知足,懂得感恩,快樂就會與你相隨;只要擁有一顆慈悲仁愛之心,幸福就會與你相伴。

翠竹黃花皆佛性,行雲流水是禪心。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白若梅說:「禪是僧客烹火煮茶,是樵夫雲崖伐薪,是凡婦林泉浣紗,是老翁江雪獨釣,是黃童放牧白雲。是時光里的一朝一夕,是凡世中的一草一木,是山河間的一水一塵。」禪就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一言一行,一茶一飯都蘊含著禪意。一山一水,一花一草都存有禪心。心越是簡單,就越快樂。吃的越簡單,就越健康。廣西壯族自治區巴馬縣被任命為世界第五大長壽鄉,巴馬人長壽的原因除了地理因素,親近大自然,還有就是飲食習慣,長壽老人都是以粗茶淡飯為主,簡單的生活,快樂的心態,良好的習慣都是長壽的因素。

保持一份淡然,懷一份洒脫,以花的姿態綻放人間,以風的瀟洒親吻大地,以水的溫婉縈繞山巒,以雲的飄逸曼舞藍天。奏一曲雲水禪心:「空山鳥語兮,人與白雲棲, 潺潺清泉濯我心,潭深魚兒戲,風吹山林兮 ,月照花影移, 紅塵如夢聚又離, 多情多悲戚,望一片幽冥兮,我與月相惜,撫一曲遙相寄,難訴相思意 ,當空舞長袖,人在千里,魂夢常相依.」讓心靈純凈,種一株清蓮於心中。眉間有山水,袖裡有清風,心如止水,清靜無塵,洗凈鉛華,淡定從容。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惠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世人性本自凈,萬法在自性。

看了紀錄片《共坐白雲中》,感觸頗深,這是由美國導演愛德華博格拍攝的一部紀錄片,記錄了在終南山隱居修行的佛教師徒們的生活。記錄了隱居修行者的傳統、智慧,以及日常生活的苦樂。」片名《共坐白雲中》出自唐朝詩僧寒山的「誰能超世累,共坐白雲中」。終南山鍾靈毓秀,宏麗瑰奇,煙嵐疊翠,雲霧縹緲,是極佳的修行之地。但修行者的生活卻極為清苦,當他們放下了紅塵,放下了一切,對他們來說,痛苦與快樂都是一樣的,以寬容慈愛之心對待眾生。每個人都有佛性,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也是修心的過程。紅塵看破了不過是浮沉,生命看破了不過是無常,愛情看破了不過是聚散。榮華富貴,都是過眼雲煙。

在一盞禪茶里領悟人生,茶葉吸取日月之精華,集天地之靈氣,融水之潤,清雅醇香。茶葉在沸水中翻滾,就如人生起起浮浮。第一道茶帶有淡淡的苦澀,就如人生,有酸甜苦辣;第二道茶,含有淡淡的清香,就如愛情,甜蜜而幸福;第三道茶,平淡如白開水,就像日常生活,平淡才是生活的真味。

於紅塵一隅,靜觀流年,慢品歲月,聆聽花開的聲音,看雲舒雲卷,欣賞天空那抹驚心動魄的蔚藍,攜一縷花香,掬一捧綠意,讓心靈得以豐盈,活在當下,愛在當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留情晚聽 的精彩文章:

因為懂得,記住了不該記住的,忘不掉本應忘記的
女人不是天生的

TAG:留情晚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