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近李清照之一:前半生的詩情畫意

走近李清照之一:前半生的詩情畫意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古代的才女們,最讓人羨慕的就是李清照,出身好,才情好,嫁得好。李清照生於北宋官宦之家,是標準的大家閨秀,父親李格非是當時的著名學者。她天資聰慧,再經過環境的影響和藝術的熏陶,自然出落得鍾靈毓秀,才情出眾。這從她少女時代寫的一首《點絳唇》可見一二。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人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盪罷鞦韆起身,懶得揉搓細嫩的手,香汗滲透薄薄的羅衣。乍見來客,慌得顧不上穿鞋,抽身就走,頭上的金釵也滑落下來。她含羞跑開,又倚門回首,偷嗅青梅。一個天真浪漫、感情豐富卻又嬌矜自持的少女形象躍然紙上。

李清照十八歲時,嫁給了宰相之子趙明誠。雖為媒妁之言,而李清照卻是如此的幸運,遇到的人與自己志同道合,互相欣賞。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婚後二人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當年二人的生活,全在情趣之上,詞賦唱和,琴瑟和諧,一對神仙美眷。

這時李清照的詞風格柔美、活潑,即有閨中女兒的自由,又有新婚燕爾的快樂。這從我們最熟悉的兩首《如夢令》可以看出李清照當時的日常生活。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兩首詞放在一起,可以看出李清照的生活中,遊玩、吃酒、泛舟,生活輕閑快樂,歲月靜好。即使和趙明誠有短暫的離別,偶嘗相思之苦,兩人之間也是充滿了情趣。見下面這首《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據說這首《醉花陰》寄到趙明誠手裡後,趙自嘆弗如,慚愧得很。他幾日閉門不出,謝絕見客,一口氣寫下了五十首詞。然後把李清照的這首混雜其中,請友人陸德夫鑒賞。陸再三玩味,認為只三句絕佳,正是這句「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當然這只是元代《嫏嬛記》中的一個故事,但也可看出,兩人婚後生活的情趣與和諧。

作為古代女子,李清照能夠如此詩情畫意地生活,既有她自身的才華橫溢,優越的物質條件,也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宋代的繁華與自由滋養了她的性情與才學,給了她美滿的婚姻,浪漫的愛情,使她在前半生享盡了世間的所有美好。然而,生活是把雙刃劍,它賜予了李清照古代女子所沒有的光環,也給了她後半生無盡的磨難,來考驗她不屈與堅貞,成就她在宋詞藝術上獲得更高的造詣。

接下來請看,《走近李清照之二,後半後的顛沛流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茗細語 的精彩文章:

走近李清照之四:長門閨怨,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柳永一生,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TAG:品茗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