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空間站「戶型」升級!3房2廳還帶儲藏室

中國空間站「戶型」升級!3房2廳還帶儲藏室

在韓國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中國作為2022年冬奧會東道主進行了8分鐘表演,期間,「中國空間站」首次亮相,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2022年北京冬奧會舉辦,屆時,也正是中國空間站建成之時。今年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第三步的關鍵之年。近日,記者在天津航天城的廠房裡,首次揭開了中國空間站核心艙的神秘面紗。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系統主任設計師張昊:空間站的核心艙,是空間站的主控艙段,主要對整個空間站的飛行姿態、動力性、載人環境進行控制。其中的一塊大柱段部位,主要是航天員工作和實驗的地方。而另一個小柱段,是航天員的睡眠區和衛生區,保證航天員的生活和正常的居住環境。

中國空間站由一個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組成,每個艙都重達20噸以上,這種三艙構型可以對接兩艘載人飛船、一艘貨運飛船。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系統副總設計師朱光辰:對神舟飛船來說,它就相當於是一輛轎車。對天宮一號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來說,它相當於是一室一廳的房子。到了空間站,它應該是三室兩廳還帶儲藏間。

一國之力實現多國研製空間站的目標

此次採訪中,記者也首次接觸到了這支在外界看來較為神秘、平均年齡只有35歲的研製團隊。

1995年,16個國家聯合研製國際空間站的項目已啟動,並拒絕了中國的加入。就在當年,中國空間站副總設計師朱光辰加入了中國空間站研製團隊。

空間站系統副總設計師朱光辰:要建造中國自己的空間站,擺在我們面前的只有一條路,就是靠自己。國際空間站是由多個國家聯合完成。現在我們要靠一個國家的力量,把所有技術在我們空間站上都要實現。

從提出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計劃的第一天起,朱光辰和空間站團隊就做好了開天闢地的準備。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進入太空,他們花了整整11年時間。此後越來越快:

2008年,航天員翟志剛邁出了中國人出艙活動的第一步;

2016年,景海鵬、陳冬伴隨天宮二號,在太空整整遨遊33天;

2017年,中國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順利升空。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為中國的空間站時代做好了準備。

艙體多構型複雜為設計首要難題

而在空間站研製過程中,艙體多,構型複雜成為設計的首要難題。

空間站系統副總設計師朱光辰:各種飛行器不同的組合狀態,實際上就是一個個新的航天器。和載人飛船對接上後,它是一個狀態;和貨運飛船對接後,又是一個狀態。力學問題、組裝過程中的通信問題、電源的獲取……這些都是以前沒有遇到過的。

而在太空中,艙體更將面臨失重、輻射和各種意想不到的挑戰,連再平常不過的太陽光也成了工程的阻力。

空間站系統主任設計師張昊:這個核心艙一共布了300多個感測器,測量900多路信號,目的就是為了測量我們這個22噸的一個大傢伙,在發射過程當中到底能夠承受多大的載荷。

太空機械臂將是

航天員工作的「最佳助理」

此外,科研人員還近距離展示了太空機械臂的相關操作。2016年11月9日,機械臂的孿生兄弟和航天員景海鵬、陳冬曾一起亮相天宮二號,成為世界上首次在太空中由航天員直接控制的機械臂。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系統總體設計師羅超:現在我們用機械手來抓一下這個水瓶。好,可以看到這個機械手抓這個水瓶,力是非常柔順的,不會將這個水瓶抓變形或抓壞。

據了解,研製這款機械臂的是三個平均年齡不到32歲的小夥子,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從項目立項到馬上交付使用,他們只用了不到三年。未來,機械臂將是空間站上輔助航天員進行工作的「好幫手」。

2022年,中國空間站將建成,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空間站的國家。空間站研製團隊的每一位成員都期待著2022年中國空間站的首秀,他們要用這份堅韌推動中國航天新時代的到來。

來源:央視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太空網 的精彩文章:

新征程,再發力: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推進商業航天發展
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首批圖像與數據發布

TAG:中國太空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