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產種子正在「收復失地」

國產種子正在「收復失地」

近年來,「洋種子」在國內市場高歌猛進,讓許多人擔憂中國人的飯碗是否還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期,《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贛湘吉閩等地調研看到,隨著國內種業研發能力的增強,我國種業自主選育能力不斷提高,局部地區、局部品種的國產種子逐漸「收復失地」。

不過,本刊記者也發現,這樣的「勝利」有一定偶然性,國內與境外種業在品質、科研、投入方面的差距並未明顯縮小,部分品種尤其是蔬菜品種的「洋種子」依然佔據明顯優勢,甚至壟斷了部分市場。

採訪中,不少業內人士建議,國家應從加強基礎性公益性育種研究、提升企業育種創新能力、規範種業市場打造知名品牌和加強國內外種業交流合作等方面入手,進一步提升我國種業的自主選育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洋種子」市場逐步萎縮

今年,吉林省梨樹縣盧偉農民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盧偉流轉了600多公頃土地,準備了兩種國產玉米種子。他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說,四五年前,國外進口的玉米種子因為高產、抗病、果實質量好銷售火爆,但現在國產種子技術上來了,產量也不低,大夥都改用國產種子了。

作為世界第二大種子需求國,我國常年用種量為300億公斤,價值達500億元。然而,自2000年國內種子市場對外資全面開放,國外各大種業公司紛紛進入我國市場,並憑藉更為先進的技術佔有較大市場份額。針對這一現象,近年來,我國不斷提高自主選育能力,市場佔有率穩步提升。

長期在東北地區從事玉米種子研發的魏巍農業集團董事局主席魏巍說,五年前,美國先鋒公司主推的「先玉335」系列玉米種子佔據吉林省市場的「半壁江山」,但目前種植面積不足高峰時的十分之一。

蔬菜曾是「洋種子」入侵最為嚴重的領域之一。如今,隨著國內研發能力的增強,這一現象也有所好轉。「過去,辣椒、包菜、大白菜這些常見菜用的都是洋種子。」江西農望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新根說,隨著我國育種水平不斷提高,當前國產替代現象越發明顯,「比如我們公司已和全國800多家種子經銷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公司自主研發的辣椒和豇豆種子深得他們喜愛」。

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副局長吳曉玲介紹,近年來,我國種業創新能力大幅提高,按新種子法,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五大主要農作物里,水稻、小麥、大豆三大作物全部是我國自主選育的品種,玉米國外選育的品種已降到10%,棉花國外品種已經不到5%。此外,蔬菜自主選育的品種也佔到87%。

研發能力和規模差距猶存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調研發現,近年來,雖然國產種研發能力逐步增強,市場佔有率也穩步提升,然而在部分品種尤其是蔬菜品種上,國產種和「洋種子」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白中源鳳家庭農場負責人王永源從2016年起開始種植板栗南瓜,當時用的全部是國產種子。2017年嘗試用了一些進口種子後,今年他全部換成了進口種子。王永源對本刊記者說,他的產品主要賣往超市和出口,對品質要求較高。2016年使用國產種子長成的南瓜品質不穩定,部分指標沒有達到要求。「相比之下,進口種子雖然價格高一倍,但品質穩定,所以還是選擇了進口種子。」

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農伯樂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賴煥華也告訴本刊記者,他也嘗試過一些國產種子,但種出來的蔬菜在產量、質量和品相上和進口的還是有差距,「一些國產種子在大田裡種可以,但到大棚里就不行了」。

在業內人士看來,一些國產種子不敵「洋種子」,主要原因還在於國內種業研發機構和企業規模較小,研發投入不足。採訪中,一位曾在國外種子企業工作過的科研人員談到,國外種業巨頭已形成分工協同的完整研發體系,形成了專業化的「流水線研發」,而國內種子研發多數還停留在「工匠時代」,僅依靠少數育種家,且研發各環節割裂,「部分育種項目就是為了完成任務,與市場脫節,具有推廣價值的突破性品種少。」

魏巍也告訴本刊記者,國產玉米種子在吉林「擊敗」國外品種,主要是因為國外種業公司沒想到東北地區機械化收割發展太快,推出的品種不適合機械化收割。「但國內外種子企業在科研投入上差距仍巨大。國外一些種業巨頭每年科研投入達十幾億美元,而國內種子企業一年投入最多也就一兩個億人民幣。」

多方面提升選育能力

針對當前國內外種業發展的差距,業內人士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建議,國家應通過多方面政府扶持和引導以提升我國種業的自主選育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首先,加強對基礎性公益性育種研究的支持力度。魏巍說,基礎性育種研究具有長期性、系統性的特點,國家進一步加大投入,推動建立以公共財政為主的穩定高效的投入機制。

其次,提升企業育種創新能力。黃新根說,現行體制下,農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種業研究,關注論文獲獎多於關注市場,其對市場的貢獻率有限。他建議,國家應發揮種子企業貼近市場的優勢,支持企業主導或參與育種科研攻關,強化育種創新的市場導向,打造一批育種能力強的現代種業集團。

再者,規範種業市場打造知名品牌。賴煥華說,當前國內種業市場品牌化建設較為滯後,企業太多、品牌太雜,讓人眼花繚亂。「像我們從事蔬菜種植本身風險就不小,一旦選錯品種後果就很嚴重。所以一般都會選『用開了』的品牌,而這些大部分是進口的。希望國家能加大品牌建設,推出一些優質種業品牌。」

最後,強化國內外種業交流合作。業內人士表示,適當引進國外品種,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路子,有利於快速提升我國種業的創新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晚報 的精彩文章:

從抖音里看到什麼
美國加州發生槍擊事件 3人被扣為人質

TAG: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