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聯想,尋找下一個時代的聯想

聯想,尋找下一個時代的聯想

李根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很多人早已忘記,聯想最初的名字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

3月29日,楊元慶在中科院計算機所談起,感慨重回夢想開始的地方,自己卻早已白了鬢髮。

聯想出發地

聯想董事長兼CEO為一群高校年輕人而來。他們經歷2個月挑戰賽激戰,從8個賽區、28個省份、260所高校、逾千名高校報名者中脫穎而出,成為第一屆聯想高校AI精英挑戰賽決賽隊伍。

這10支隊伍切入點不同,解決問題思路各異,所屬垂直領域也各有特點。相同相近的,只有使用的AI技術、方法和產品,以及稚氣卻堅定的青春模樣。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

楊元慶說想起了30年前的自己,他仍舊記得初入「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時所住的88號宿舍樓,還有那時激蕩人心的《第三次浪潮》。

《第三次浪潮》是一本來自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的科技思想大作,講述了人類當時已經經歷的三次工業變革:機械化的變革,電氣化的變革,計算機網路、互聯網驅動的數字化和信息化的變革。

1989年的上海交大畢業生楊元慶,深受鼓舞和影響,懷抱科技變革的夢想,推動聯想從中科院計算機所中發展成為遍布全球的「Lenovo」。

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想到世界在30年來的驚天之變。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信息化遍布每一個角落,不論計算機還是手機,都成為隨身隨時隨地的必備工具。

這還不夠!越來越多的物聯網設備正在接入,更多智能終端和感測器應運而生,數據越來越多,計算速度越來越快,人工智慧驅動的智能化變革,正在帶動新一輪技術浪潮洶湧而至。

毫無疑問,這會是「第四次浪潮」的開頭故事。

下一個時代的聯想

聯想的方法是投資、賦能、孵化、加速,找到那些屬於未來的項目,開放聯想的人才、技術、資源、供應鏈,讓最好的技術項目,實現產業化和商業化的累積。

最初成立的是一支基金,專註內部成果轉化。其後視野和規模拓展,終成聯想創投集團,使命也更加高遠宏大,就是要「為聯想尋找未來」。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總裁賀志強

這個使命的負責人叫「老賀」賀志強,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總裁,而在聯想還不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之前,他是中科院計算機研究生班的班長,後來還是受到破格提拔的研究員。

為什麼加入聯想?老賀的回答是受到柳傳志的夢想的感召,當時一句「實現計算機產業化」,讓賀志強成為那十幾個人之一,然後風風雨雨,見證夢想實現,見證數萬人的公司走向全球,也參與整個中國互聯網普及的歷史進程。

現在呢?老賀說,初心未改,壯懷依舊。30年後他們重新出發,找到並幫助那些可以成為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高科技技術公司。

實際上,不到10年就已經有了初步答卷。在聯想創投的投資名錄里:茄子快傳、每日優鮮、曠視Face++、蔚來汽車、寒武紀、銀河水滴……要麼已經影響世界,要麼正在變革未來。

然而這還不夠。深度學習帶來的AI浪潮,正在更加深刻廣泛地影響中國,也在影響那些心懷夢想的高校年輕人——那些跟30年前信念一致的年輕人。

於是聯想創投發起「聯想高校AI精英挑戰賽」,不辭數月層層選拔辛苦,不怕舟車不停趕往一個接一個的城市,也絲毫不擔心大學生創業背後的褒貶爭議。

賀志強自有邏輯。他說知道很多投資人不投高校項目,但他無比堅信下一代偉大的技術公司,正在高校中誕生。微軟起於校園,Google由學生創業,Facebook更是從同學中連接全世界——全世界排名前五的科技公司,沒有一個不是學校畢業生、甚至是肄業生創造的。

而且聯想創投也已經嘗到了甜頭。Face++的印奇和唐文斌創業起步,身份還是清華學生,寒武紀晶元的東風乍起,地點是中科院校園中。

然而現在都已然是估值數十億美元、技術比肩全球的高科技公司。

賀志強還相信,這一切都只是開始。未來10倍於互聯網的技術,就是智能互聯網,其中包含了「IoT+邊緣計算+雲+大數據+人工智慧」,最後在與行業的深度融合後影響每個人、改變全世界。

但創業冷暖,飲水自知。參與過聯想從0到1的老賀,也深諳這些「未來頂級公司」的破蛹之痛、成長之艱。所以他強調,不能只做財務投資者,更要成為產業投資人,如果問聯想與別的VC有何不同?聯想不僅有成長經驗可傳授,也有風風雨雨中積累的資源能分享,既有品牌、供應鏈、管理、法務、財務,也不惜貢獻出聯想自己的人才。

初心和恆心只有一個:尋找未來10年真正在技術領域提供平台級技術的公司。

10大高校AI項目

所以有有理由記住這10個項目的名字,他們都是第一屆聯想高校AI精英挑戰賽的決賽入圍隊伍,或許不久將來的某一天,他們中的某個人、某個名字,就會成為《第四次浪潮》中的常客。

首屆聯想高校AI精英挑戰賽決賽項目

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手語智能翻譯手環項目,立項就帶有善意和溫情,他們佩戴智能手環,使用手語動作訓練深度學習網路,從而幫助聾啞人士「說」出來,更好參與世界的溝通和認知。

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M-Cloud數據的智慧平台,把雲存儲、大數據和AI打磨成產品,讓再小再傳統的企業,都能享受數據和AI的力量。

同樣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簡尋項目「智尋天下科技」,將AI全流程應用在招聘領域,提高獵頭的尋訪效率,進而讓求職者和企業之間相互匹配的效率變高,讓企業快速找到合適的人才,求職者高效找到滿意的工作。

上海交大的AI糖尿病眼底病變智能篩查與輔助診斷項目「DeepDR」,已經應用於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發起的全國糖尿病慢性併發症調查,減輕了醫生閱片負擔、提高了輕度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檢出率,而且能夠幫助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建立糖尿病併發症的診治服務體系。該系統的應用有助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及時挽救患者視力。他們注重人才培養,具有創新與核心技術優勢,擁有多項國際專利。DeepDR的最終目標是成為虛擬眼科醫生,輔助醫生做全方位的診斷與決策。

哈工大則湧現出了工業管道監測項目「零聲科技」,他們看到每年數量和影響駭人聽聞的天然氣、石油管道爆炸事件,於是利用電磁超聲、導波等技術,不僅能夠探測泄露,更能預測隱患。

機器人專業強悍的西安交大,在本次挑戰賽中拋出腦控康復機器人項目「雲觀醫療」,以腦機介面為核心技術,面向腦功能障礙患者,進行虛擬現實方向的主被動協同康復訓練。

浙江大學也入圍2個項目,而且都有浙江基因。一個是管道醫生項目「善聽創新科技」,利用多感測器數據融合、組合定位和三位建模技術,主打供水和油氣管網泄露預防。

另一個共享微倉項目「奧匹科機器人科技」,運用機器視覺、空間規劃和深度學習等技術實現倉庫的智能分揀、機器人抓取。

代表中山大學的則是一個眼科AI的項目,並已經在臨床實驗中發揮效力。他們利用醫學大數據,結合深度學習等技術,實現白內障等眼部疾病的篩查,在首期3千多患者的診斷中,準確率高達99%。

最後一個來自清華大學的精診科技項目同樣與醫療相關,但主要切入肝臟手術領域,他們基於卷積神經網路演算法,實現肝臟的三維結構重建,以及病灶識別。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清華學生在北京友誼醫院調研中發現的痛點,並結合自身所學提出的解決方案。

首屆聯想高校AI精英挑戰賽評委

最終,在孫凝暉、林元慶、孫劍、陳雲霽、李向陽、徐飛玉,宋春雨、梁穎和陳蜀傑等技術、產業和市場等大咖的投票後,西安交大的「腦控康復機器人」(雲觀醫療科技)、浙江大學的「管道醫生」(善聽創新科技),以及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工業管道智能監測(零聲科技)分別奪得前三名。

除了榮譽,這三個項目更有機會獲得聯想創投的投資。

復盤

獲獎者登台,挑戰賽落幕。

但對於主辦方聯想創投而言,還沒到一切完結的時候。在聯想,傳統又特別的結尾活動被稱為「復盤」,在每個事件完成,從結果出發,見微知著,找出值得總結的精華。

聯想「復盤」的開山祖師是柳傳志,如今第一屆高校AI精英挑戰賽的復盤任務則落在梁穎肩頭。她是聯想創投加速器總經理,也是具體執行的負責人。

梁穎說這次比賽讓她對高校AI現狀有了更進一步認知,因為產學研轉換的渴求超過了最初想像。有高校老師,願意推掉午晚飯時間進行深談,也有越來越多實驗室中的課題,希望以產業化、商業化的方式加速其發展。

聯想創投加速器總經理梁穎(左一)

聯想創投加速器總經理感慨,如此積極主動的訴求前所未有,而且高校希望的是這不僅僅只成為一次性的比賽,還希望產業投資人、孵化器們可以紮根下來,深入合作,幫助產學研實驗室內的技術轉換成產品,影響更多人。

很多高校也在這樣的技術浪潮中打破舊有條框,院系與院系之間,學科與學科之間,正在出現新的連接和跨界。計算機學院與醫學院結盟,機械系和機器視覺系同學共建課題,創新在新一代大學生身上更加明顯。

但梁穎還是認為,現在做基礎技術研發的項目還是相對少。比如底層晶元等項目,因為高精尖、充滿挑戰,幾乎沒有項目敢挑戰。

而且按照後發者彎道超車的經驗,類似這樣需要深厚技術積累的項目,三星就擁有國家層面的支持,所以中國也應該鼓勵、驅動和扶持更多這樣底層系統技術研發的項目。

最後,梁穎也在復盤中,總結出三點經驗給創業大學生。

她認為,首先雖然現在創業火熱、失敗風險也不能與10年、20年前相提並論,但創業的本質決定了它不屬於所有學生,每個人都要對自己有更好的認知和判斷,追隨真實的內心。

其次,AI創業還是極具技術創新的領域,與成熟的互聯網應用創新、O2O模式截然不同,不能寄希望於拼融資砸市場,最核心、最基本的積累仍在於技術,最好是能夠掌握全球領先、頂會刷榜的技術。

第三,找到合適的方向、真實的問題和踏實的解決方案。技術終究要走嚮應用和行業落地,找准自己的定位,精益快跑,把真實的問題用踏實的解決方案打磨完美。

最後,不忘為什麼而出發。用初心自勉,以恆心向前,聯想從0到1、從中科院到國際化的路徑,砥礪而真實,可以參考。

聯想出發之地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量子位 的精彩文章:

國家AI要從「快」到「強」,科技部萬鋼部長提3大方向點名4家公司
頂會ICML特別開設「懟日」Workshop,意見不同您儘管來

TAG:量子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