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位96歲老爺子,每個房山人都應該知道他

這位96歲老爺子,每個房山人都應該知道他

近些年,長陽的發展勢頭讓很多人驚嘆不已,曾經的水窪地如今變成了房山區的「名片」。說起長陽這片土地,總也繞不開長陽農場。它不僅僅是一個地名,更是一代人在惡劣環境下拼搏進取的象徵,是長陽人不會忘卻的初心。

日前,記者聯繫到了長陽農場的第一任場長馬良民。老爺子雖已96歲高齡,但對於長陽農場的往昔仍印象深刻。採訪當日,由於馬老爺子年事已高,溝通略有困難,馬老爺子的夫人陳女士幫助他向記者講述了農場曾經的故事。

為解決糧食緊缺 泄洪區建農場

解放前,長陽最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作為永定河的泄洪區。偌大的土地只有22個村莊,是自然形成的村落。農民們根據自家門口的土地狀況種植作物,收成如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人們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吃不飽。「你知道那會兒長陽什麼最多嗎?蘆葦。沒有糧食的時候,農民就把蘆葦根晒乾,磨成面,做成各種東西。」 據馬老爺子的愛人陳女士回憶:「那時候民間流傳著一段民謠,『鹽鹼沙荒蘆葦草,種一葫蘆打一瓢。蚊子叮、跳蚤咬,黑夜睡覺蛤蟆吵。』當時的長陽就是這樣一片不毛之地。」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1958年。當年全國糧食緊缺,黨中央下達命令「在長陽建設農場」。正是這份命令,徹底改變了長陽這片土地的命運。1958年3月,北京市派遣下放幹部到長陽,正式開始改造土地。這批幹部不光是彌補勞動力,其中更是不乏農業、畜牧業、水利、財會等專業技術人員。北京市拖拉機培訓站也分配出6名機手、8台拖拉機支援開荒。大家目標明確,就是要讓這片土地種出糧食來。

水窪地5年時光變樣板農場

長陽農場最主要的作物就是水稻,對於水稻來說,充足的水源是基礎。

1958年3月,天氣還很冷。農場的下放幹部和當地農民們就手持鐵鍬,肩挑土筐,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完成了3.6萬土方、可容納60萬立方米的水庫挖掘任務。說起當時的場景,老兩口顯得很激動,「當時勞動的人很多,水壩挖得很快,就連附近的小學生放學以後也會到這裡來幫忙。一邊挖溝,一邊有人負責育苗。」當年5月1日,水庫大壩合龍,長陽農場的水稻田得到了充分保障。

作為農場的領導,馬良民會騎上馬,到各個大隊的田地里檢查種植情況,每天如此。據陳女士介紹,當時下放到農場的各位幹部都有很強的責任心,吃苦耐勞。農場工作也漸漸穩定。「白天勞動,到了晚上他們就會把白天發生的事編成打油詩,用快板表演。二大隊、四大隊經常演齣節目。我和同事有時還會去看。」 長陽農場的發展很迅猛,第一年,長陽農場開荒土地11200畝並全部布種,生產糧食130.5萬斤,其中水稻產量超過當地農業合作社平均產量一倍,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

隨著農場逐漸走上正軌,農場大力推進科學種田,選育優良品種。歷經了一段時間的低迷,於1963年長陽農場四大隊改建成水稻試驗站,培育水稻優良品種。所培育的新品種還被推廣到天津、河北等省市。同年,糧食產量不光達到自給有餘,更支援到周邊其他地區,甚至支援國外鄰邦。長陽農場也因此被評為農墾部全國樣板農場。

長陽二十年驚人發展換新顏

「以前可沒法兒和現在比,現在的生活多好啊。我聽好多人說,這兩年長陽發展得很不錯。雖然不是農場那個方面,但是能夠感覺到這些年的喜人變化。」採訪快結束的時候,陳寶雲對記者說。

長陽鎮自1998年以來,近些年的發展不可謂不迅速。各種各樣的高樓拔地而起,奧特萊斯、CSD、長陽半島幾大商圈共同帶動了長陽地區的經濟發展。文化中心、創業園、科技園帶動了長陽的精神文化建設和人才建設。曾經的長陽人用5年時間建起了北京市的樣板農場,成為北京市副食品中心;如今的長陽人,用了二十年的時間,擺脫了貧窮與落後,換來了不斷發展的新城和「房山發展看長陽」這句的肯定。

文並攝/記者 胡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青社區報房山版 的精彩文章:

TAG:北青社區報房山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