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嘮叨是教育的愛還是毒藥,看華人父母如何理解?

嘮叨是教育的愛還是毒藥,看華人父母如何理解?

有研究發現,中國式父母的嘮叨中,子女教育問題是最經常提到的話題。圖為今年2月26日,上海市天山第二小學舉行「開筆禮」,為一年級學童啟蒙教育「破蒙」,老師為學童們點硃砂。中新社

6年前,經歷一天一夜撕心裂肺的疼痛後,28歲的陳燦終於成為了一位母親,當看到女兒妮妮的那一瞬間,她下定決心要當一個讓孩子喜歡的母親,但孩子瘦小無助的模樣,又不禁讓她產生了巨大的疑問——這麼小的孩子,能安穩過好自己的一生嗎?

「想不到,如今我也成了每天『念佛經』的媽媽,」陳燦無奈搖搖頭說道,今年她的女兒即將進入小學,這原本是家裡的喜事,但陳燦卻煩惱無比,她不得不抓緊一切時間向女兒進行說教,從每天記得喝水到儘快確定學習目標,每一樣她都希望女兒能做好。

這樣焦慮母親的形象,陳燦曾在自己母親身上無數次看到,「很討厭,很煩,」陳燦說,「但我現在能理解了,因為我也成了這樣的母親,或許這就是中國父母獨特的愛吧。」

焦慮的母親

儘管陳燦曾經自認為出生於20世紀90年代的年輕人們和父母生活年代、受教育程度、三觀截然不同,應該活得更「酷」,但現在她也只是一個想幫助女兒走好一生的母親。

「快,起床了,妮妮,今天要自己穿衣服,不可以穿裙子,外面會下雨,如果你感冒了,媽媽就得送你去叔叔那裡打針,那樣媽媽和爸爸上班都會遲到,沒有錢,以後誰給你買小豬佩奇?」「今天這一瓶水必須要喝完,還有今天說好了,在幼兒園門口不要哭,記得和老師說早安,要懂禮貌,你的杯子是紅色的,上面有小鴨子,記住了,不要拿成別的小朋友的杯子……」

好疲憊,像打仗一樣。看著女兒哭喪著臉,被老師拿糖哄著抱進了幼兒園,陳燦終於能舒了一口氣。但讓她有些傷心的是,自己在嘮嘮叨叨說個不停時,原本笑著的女兒突然露出了不屬於她這個年齡段的表情——疲憊,還有不耐煩。

這讓陳燦突然想到了自己,在家人面前一副面孔,在朋友面前又是另一副面孔。原因在於,不管自己多大 ,依舊被父母當作小孩。前不久她抱著女兒回娘家,剛邁入家門,她的母親就沖她一頓嚷,「怎麼穿這麼少,這種輕飄飄的大衣以後不要買了,中看不中用。」

她一急,差點要和母親吵起來,但突然想到,自己也是母親了,要給孩子留下一個好印象。

當晚回家後,陳燦失眠了。在她的回憶里,父母總是精疲力盡的形象,無論是學業還是生活,都不斷要求她做好,好了還要更好。母親無時無刻不在教育她,而父親會為她制定每個學期的計劃和目標。

「因為中國人多,競爭壓力大,我剛好又是獨生子女,他們把我視為家庭希望,不但要讓自己成為贏家,也要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

在離開家上大學之前,陳燦的生活一直都是這樣。她學習很好,人也乖巧,成了大家口裡的「別人家的孩子」。但她心裡明白,自己多厭煩父母不斷干擾原本屬於自己的人生,多渴望遠走他鄉。

「我們以後肯定不會成為這樣的父母,太low了,要學習西方和孩子做朋友,要坦然面對失望,甚至是絕望,一切負面情緒的源頭都在我們自己身上。」在結婚時,陳燦這樣對閨蜜說。

當年,在選擇伴侶上沒有聽從父母的指示,她和母親大吵了一架,母親第一次當著她的面放聲大哭,傾訴這些年的不容易,並指出如果沒有她「討人嫌」的教育,陳燦的人生會更為艱難。

「因為她的父母就是這樣做的,一代又一代,遺傳下來的可不止基因還有教育和思維方式,」陳燦說。這也在她身上應驗了。儘管她曾經自認為出生於20世紀90年代的年輕人們和父母生活年代、受教育程度、三觀截然不同,應該活得更「酷」。但現在她也是一個想幫助女兒走好一生的母親。

近年來,來美留學的中國學生低齡化趨勢明顯。對從小習慣了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中國留學生來說,如何適應來美後的「散養」生活是他們不得不面臨的一個難題之一。圖為今年2月2日,來自北京和紐約的小學生在紐約展示他們寫的「福」字。 中新社

嘮叨成教育毒藥?

一份研究卻顯示,父母對他們正身處青少年時期的女兒抱有高期望,並經常提醒女兒這一點,是孩子成長為優秀女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中國式家長在當下已變為被批判的對象。網民在梳理中國父母的特徵時,其中之一便是「雖然是輕言細語,但很嘮叨,什麼都要管」。

陳燦們的教育方式正在遭遇包括中國教育專家在內的批判。「嘮叨是教育毒藥,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家長一定要學會閉嘴,」是最常見的一種說法。還有觀點認為,嘮叨教育會讓孩子把父母視為敵人,而不是親人。

大家更推崇向西方學習,和孩子做朋友,讓他們自己決定什麼時間寫作業,去哪所大學,和誰談戀愛。

在陳燦女兒所在的班級,老師也無數次在開家長會時提出家長要審視自己教育方法,不要在教育孩子時過於心急,追求所謂的贏家人生。

但一份研究卻顯示,父母對他們正身處青少年時期的女兒抱有高期望,並經常提醒女兒這一點,是孩子成長為優秀女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的研究者發現,青少年女孩的「主要監護者」一般是母親,如果能堅持不懈地展現出其對女兒的高期望值,孩子們便會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其實,很多情況下,即使違背父母意願,我們也要設法去做自己堅信是最有益的事,但無論我們如何對父母的建議避之不及,彷彿它們都會影響到我們的選擇。」」研究團隊的帶頭人Ericka G·Rascon·Ramirez博士這樣寫道。

換言之,如果你12歲的女兒朝你翻白眼並且還說類似「啊,媽媽,你真的很煩」的話,那在潛意識裡,她的真實意思便是「謝謝媽媽的忠言,我會接受它並在今後規範我的言行。」

陳燦也抱著一樣的觀點,她與曾經長時間對抗的母親站在了統一戰線上。即使她的女兒開始在她嘮叨時捂耳朵、發脾氣、甚至是扔玩具。

「總是有很多人和我說要學習西方的教育理念,但我認為國情不同,環境不同,孩子也不同,不是我不相信我女兒,是我覺得至少在她讀大學以前,她需要我這樣的陪伴,畢竟女孩子要面對的誘惑和陷阱太多了。」

「我只希望,在沒有我的日子裡,當她遇到困難時,或者要做錯誤選擇時,我曾經的嘮叨都能在她耳旁響起,告訴她這樣做不可以。」

華裔學霸:好成績離不開父母中國式「嘮叨」

在近日的Eden Park榮譽頒獎儀式上,紐西蘭華裔學生Henry被評為2017年劍橋國際考試中紐西蘭最傑出的學生。談到自己的求學經歷,Henry Chen表示,「雖然出生在紐西蘭、接受西式教育,但我能夠取得如此好的成績離不開父母的傳統中國式 『嘮叨』。」

1995年,Henry Chen(陳述韜)的父母從廈門移民紐西蘭。Henry和雙胞胎哥哥Kevin出生在奧克蘭。在Henry 3歲的時候,一家人便搬到了Taranaki的Stratford小鎮。在那裡,父母經營著一家便利店,Henry就在這個小鎮長大。

在Taranaki,Henry就讀於教會學院St Joseph小學。由於St Joseph小學涵蓋了8年級的課程,所以Henry在Stratford High School 只讀了9年級課程。後來,父母為了Henry兄弟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舉家搬回了奧克蘭。

「我父母希望搬到奧克蘭頂級校區,這樣能夠為我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其實,他們在我小時候就想這樣做了,但我沒有同意。不過上高中後,我自己也意識到必須到一所更有聲望的高中讀書,否則,我現在也不會在悉尼學習我喜歡的課程。」Henry說。

現在,Henry已經開啟了他在悉尼大學的學習生活。他正在攻讀醫學雙學位,「我想當一名外科醫生,或者神經外科醫生。」

「如今回想起來,父母的中式傳統教育卻對我幫助很大。小時候在家裡,我基本上都用普通話與父母交談。但由於我出生在紐西蘭,慢慢地我就更習慣講英語。」Henry說,最開始父母很希望自己說中文,但後來還是更習慣說英語,「因為我所在的學校沒有中國同學,我也沒有任何說中文的朋友。」

Henry表示,父母都來自很嚴格的中國式家庭,因此他們也總是希望我努力學習。「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更多的是父母強迫我學習,後來我從學習中找到了成功的滿足感後,我就非常願意主動學習。」

不過,Henry的父母並沒有給孩子制定嚴苛的學習體系,「但他們的教育方法絕對是傳統的中國式教育,要求我努力學習,做到最好。」

「如果沒有他們的不斷嘮叨,我不會意識到,努力學習和堅持不懈會給你帶來怎樣的回報。父母幫助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態度。」Henry說。(原標題:嘮叨是教育的愛還是毒藥,看華人父母如何理解?)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來源:瞧紐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輿 的精彩文章:

不玩抖音、不玩快手,我就玩「B站」,為什麼很多90後00後愛死這破站?
中國要大幅降低流量資費,看看各國都是啥情況?

TAG:華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