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有青春期子女的家長必看 美劇《13個原因》

家有青春期子女的家長必看 美劇《13個原因》

是所有

成年人

共同責任

防止同樣的悲哀再次發生

校園裡那些

令人扼腕的

青少年故事

校園

在成年人眼裡,只是一個學校。每天送子女去學習知識,結交同齡朋友,是走上社會之前短暫的中轉站。但好好計算一下,中學時代長長六到七年的時光,幾乎與難熬的青春期前半段完全同步。對孩子來說,校園是他們整個世界,構成了全部的社交圈,與同學的互動與交往中得到的正面抑或負面評價,對他們真的至關重要。在每天上學下課的平靜表面掩蓋下,也許他/她已經是一個正在承受著巨大壓力甚至瀕臨崩潰的無助靈魂。

Netflix關注了這一不能迴避的社會問題。「13個原因」的故事講述了憂鬱多思的文弱少男Clay在某夜收到一個鞋盒,內里裝著已經自殺身亡的女同學Hannah的錄音帶。錄音帶中有指令,要把錄音帶從一個學生交到另一位手上,用13個原因,指向她的12位同學,解釋他們在她的死亡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以及她為什麼要自殺。

GIF

波動

在這裡,對顏值、身材、體育能力、團體融入度、家庭背景的考驗和比拼, 絕不遜色於專業課考場上的智商較量,而且更加血雨腥風。這個年紀的青少年,如果他/她整個都一天悶悶不樂或者情緒波動,也許只會因為身邊一個譏笑的表情,幾個同伴的竊竊私語。不過他/她寧願選擇自己困惑,也不會主動和父母溝通。父母,是青少年最後一個願意傾吐的對象。

很多現在體面善良的人,小學時候也許欺負過的那個學習不好家裡條件又差的女生,中學時候也會喊過某個男生娘娘腔並把他狠狠推倒在地上。今天大多已經為人父母的你我或許在年少時候做過惡事,或許袖手旁觀看著惡的發生,甚至是受害者之一,而我們只是裝著忘懷了,但那些事只是深埋在記憶的角落裡,卻一直在那裡。

有的父母說,「我們那個時候上學就知道讀書,別的什麼也不懂。」你的這種表白真的很虛偽。少年時代的衝動與迷惑,說的高雅是牡丹亭的懷春,說得難聽就貶為花痴。實質上,對性的認知過程,是所有人的本能。當年覺得驚為天人誓言要成為自己初戀的女生,現在回頭看不過爾爾。暗戀了整個中學時代的男生,大概只是短跑或籃球上的天分其實別無所長。更何況還有撲朔迷離的同性關係。是不是只有完整領略這些才叫不負青春。何況,對2000年後出生的一代,智能手機、互聯網、視頻幾乎是與生俱來的享受。可與此同時,他們也必然需要承受將全部隱私與人際互動都拱手交給網路瞬間公之於眾的嚴酷代價。

情感

成年世界裡的居心叵測 兩面三刀

在這個小天地里毫不留情地預演

直到悲劇發生 家長仍被蒙在鼓裡

拯救

所以, 為人父母者,在紀念你們那個年代的偶像張國榮先生的四月一日,請正視自己成長曆程中有過的痛苦經歷,然後敞開胸懷坦然接受子女的欠缺(就如你們自己一樣不完美)。請你們能夠豎起耳朵,聽到身邊所有無聲的呼救,去體會那些有著青春燦爛外表卻正在慢慢崩潰的心靈,不要讓他/她成為我們走在路上一腳碾過卻毫無覺察的蟲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噶胖FatButEat 的精彩文章:

上海只此一家別無分出的餐廳系列之「東萊海上」膠東海鮮飯館

TAG:噶胖FatButE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