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流失海外的圓明園文物都被誰收藏了?

流失海外的圓明園文物都被誰收藏了?

封面新聞記者 寧寧

圓明園被搶青銅器「虎鎣」將於本月11日在英國坎特伯雷拍賣行(The CANTERBURY AUCTION Galleries)拍賣的消息一出,成為公眾關注的話題。

這件「虎鎣」的年代、名稱、器型等學術問題以及是否為圓明園流失文物,是否存在某種商業炒作都引起了包括圓明園文物專家的注意。

圓明園研究專家劉陽向封面新聞記者表示,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圓明園文物以前也出現過多次類似的情況。那麼,除了這次被發現的「虎鎣」,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文物都被收藏的誰的手上呢?

流落博物館

「清朝皇帝幾乎把最珍貴的文物和典籍都收藏在圓明園內,但圓明園究竟收藏了多少件文物,一直以來都是值得探討的話題」,劉陽在採訪中對封面新聞記者說道。

2013年,在他編著的《誰收藏了圓明園》一書中,劉陽經過近10年時間的國內外考察將圓明園文物資料匯總,從一點一滴的線索中拼湊出了圓明園曾經的舊藏文物。

楓丹白露宮中國館早期圖片

楓丹白露宮

在西方博物館中,收藏和展覽圓明園珍寶最多最好的當屬法國的楓丹白露宮。

瓷器

瓷器展架

琺琅器、漆器等

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後,侵華法軍司令孟托邦把從圓明園搶劫來的所謂戰利品進獻給拿破崙三世和歐仁妮皇后。為了存在這些文物,拿破崙三世和歐仁妮皇后主持建造了中國館,收藏的來自圓明園的金銀首飾、瓷器、香爐、編鐘、寶石和金銀器等大約3萬多件。

巴黎榮軍院

巴黎榮軍院又名巴黎殘老軍人院,於法蘭西路易十四時期修建。本來作為安置軍隊中傷殘軍人的建築,雖然如今依舊行使著初建時的功能,但它同時也是多個博物館的所在地,其中就包括軍事博物館。

在軍事博物館內收藏和展出清朝乾隆御用的鎧甲、火槍、寶劍等物品。

法國國家圖書館

作為法國最大的圖書館,它收藏著一套《圓明園四十景圖詠》。1983年,《圓明園四十景圖詠》的彩色照片底片隨法國三位學者來中國學術訪問,讓中國人第一次看到了彩色原版的圓明園四十景圖。

《圓明園四十景圖詠》於清乾隆在位期間完成,圓明園四十景是指園內獨成格局的40處園林景群。圓明園三園約有百餘處景群,但昔日分景繪圖僅此40景而已,這套彩圖的歷史價值自然凸顯。

1860年,英法聯軍劫掠圓明三園,《圓明園四十景圖詠》被法軍上校杜潘所得,杜潘回國後將所得進行了三次拍賣,其中就有《圓明園四十景圖詠》。這套彩圖的保留價被定為3萬法郎,但最終卻以4000法郎賣給了巴黎的一位書商。幾天後,法國國家圖書館以4200法郎的價格從書商手中購得該套彩圖。就這樣,這件編號為2500的孤品成為了當年最昂貴的入藏品。

華萊士典藏博物館

被譽為「國家級的博物館和私人藝術收藏的成功典範」的英國華萊士典藏博物館收藏著一對「金甌永固」杯,一銅一金。

上圖右側紅圈處一侍者手中捧著的就是「金甌永固」杯銅杯

「金甌永固」杯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舉行開筆儀式時專用的酒杯,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權永固。據記載,乾隆年間共製作了4件「金甌永固」杯,華萊士典藏博物館收藏的銅杯為乾隆四年所制,金杯為乾隆五年所制,為法軍上校杜潘於1860年從圓明園獲得,後來被華萊士爵士於1872年的倫敦拍賣會上購得。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1860年,圓明園被洗劫,《虞山林壑圖》流落民間。上海解放前夕,大收藏家王季遷獲得此圖,而後經時任大都會亞洲藝術中心主任方聞介紹,美國迪隆基金會購得此圖。後來,方聞說服迪隆基金會將此畫卷捐贈給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虞山林壑圖》由元代畫家倪瓚於1371年在常熟創作,是他與友人伯琬高士同游虞山後而作,故有有深的感情寓於其中。倪瓚在詩中將伯琬高士比作東漢太守陳蕃,將自己比作貧士徐稚,來感激伯琬對他的器重。

波士頓美術館

同年流失的還有《柳蔭牧歸圖》,後輾轉流入美國,現藏於波士頓美術館。

該圖為圓明園淳化軒舊藏,創作於宋元時期,為賞玩之用,畫工精緻細膩,色彩豐富,題材以日常生活常見的人物、動物為主。

大阪市立美術館

同樣原藏於圓明園淳化軒的《駿骨圖》卷後輾轉流落到了日本,被阿部房次郎家族所收藏。1937年5月,阿部房次郎因病去世,臨終囑託家人其收藏來於社會,當歸之於社會,而後其長子將包括該圖在內的160多件中國古代書畫捐贈給大阪市立美術館,因此被大阪市立美術館保存至今。

《駿骨圖》卷是南宋畫家龔開的作品,該圖卷在空白的背景上用強烈的單色對比手法刻畫了一匹馬,展現了恢弘的過往與慘淡現實的對比,讓觀者產生一種巨大的落差之感。

東洋文庫

日本東洋文庫是目前世界上收藏亞洲地區國家圖書、文獻資料最大的書庫,其中就有圓明園文源閣《四庫全書》多本散本,這些散本上都蓋有「文源閣寶」和「圓明園寶」印。

伯爾根城實用藝術博物館

博物館內收藏的圓明園石刻構件皆由挪威人蒙茨一人捐獻。

蒙茨曾於1887年來到中國,在中國海關任職,後又擔任袁世凱騎兵團長等多種職務。他在中國生活了50多年,收集了2500多件中國文物,多是散落在民間的圓明園遺物,其中,最為特別的就是圓明園石雕。存放石雕的展廳被稱為「圓明園展廳」。

私人收藏

除了收藏於各地博物館內,圓明園的遺物還被各大私人收藏家收藏以及流轉於各大拍賣行。

放山居舊藏

放山居位於英格蘭西南部威爾特郡,其前身是英國富豪、收藏家威廉·貝克福德放山居故園的殘存部分。1839年, 該居被紡織業大亨詹姆斯·莫里森買下並傳給了其次子阿爾弗雷德·莫里森,後者的兒子又在原址處建起了新樓,即現代的放山居。

1861年,阿爾弗雷德·莫里森從英國公使處購得從圓明園掠奪而來的文物。他在放山居設立了陳設室,並將這些文物編號。後來,放山居被莫里森家族捐給英國政府的一座博物館,所收藏的文物也漸漸被售出。

清乾隆粉地粉彩開光萬壽無疆紋碗

清康熙外銷紅彩描金如意雲領菊紋瓶連罐

清乾隆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在2010年的拍賣中以2.53億港元成交,刷新中國工藝品及瓷器世界拍賣紀錄,也是目前圓明園流散文物拍賣價格的世界紀錄

清乾隆胭脂紅地軋道錦紋粉彩纏枝花卉紋梅瓶

沃爾特·費恩舊藏

沃爾特·費恩是英國前參謀總長,出身於收藏世家。2002年11月倫敦蘇富比拍賣行的拍賣會上,其舊藏「清嘉慶粉彩黃地開光御題詩茶壺」等四件器物被認為很有可能是從圓明園掠奪走的文物。

沃爾特·費恩舊藏

清道光胭脂紅地粉彩八吉祥紋三足香爐

清嘉慶黃地粉彩暗八仙紋象耳蓋罐,於2010年在北京保利拍賣行被拍賣

獸首

圓明園遭洗劫時,海晏堂銅獸首散失於外。

鼠首和兔首在20世紀中葉被文物販子所得,後又流落到世界時裝設計大師伊夫·聖羅蘭手中,後者一直將其收藏於寓所內。

伊夫·聖羅蘭死後,其同性男友繼承了這些財產,決定將全部藝術品拍賣。2009年法國佳士得拍賣行的專場拍賣會上就有鼠首和兔首。最後,競得者中國人蔡銘超以2800萬歐元成交,但蔡公開表示拒不付款,後來法國皮諾家族從文物原持有人手中買下這兩件獸首,並向中方表明了無償捐贈的意願。

其他

1860年,約翰·哈特·鄧南將軍從圓明園搶得清明黃地綉九龍紋龍袍,19世紀末收藏進利明頓的格拉漢姆藝術館。

鄧南將軍身穿龍袍與妻子合影

圓明園中也收藏了許多玉件,作為清帝的把玩之物。在遭英法聯軍洗劫時,這些玉件散落多人之手,有些在拍賣行以高價進行拍賣。

白玉交龍鈕「紀恩堂」寶璽,乾隆並撰寫《紀恩堂記》以紀念康熙皇帝對他的眷顧養育之恩,也透露出乾隆皇帝感性的一面。後被英法聯軍洗劫,在2004年香港蘇富比拍賣行拍賣中,以1400.24萬港元成交。

清嘉慶白玉鏤雕鳳紋長宜子孫牌,由英國上尉亞瑟·福布斯上尉得自圓明園,其家族將此寶物收藏至今。

御制白玉雲龍洗1860年被洗劫流出圓明園,1923年再由英國早期古董商斯賓克售出,在2007年香港蘇富比拍賣行拍賣會上以659.95萬港元成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攀枝花鹽邊縣格薩拉獲評國家地質公園資格
匯源通信擬變更實控人 部分合伙人「反對」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