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智的家長,都敢讓孩子說「不!」

明智的家長,都敢讓孩子說「不!」

我最近經常被月寶懟得啞口無言。

有一次,她在黑板上畫畫,突然大叫起來:「媽媽快一點!」

我走出來一看,她正在脫毛衣,袖子纏在胳膊上下不來了,我過去幫她把袖子拽出來,一扭頭,看到她的馬克筆又沒蓋筆帽,我就過去插馬克筆的筆帽,一邊叨念著:「你這些筆又不蓋筆帽,一會又都幹掉了。」

月寶說:「媽媽,我和馬克筆誰重要?筆重要是吧?」

我這才看到她的頭還卡在毛衣里出不來,小臉蛋勒得都變了形,頓時笑翻了。

還有一次,她讓我幫她拿一本書,我說:「書就在那裡你不會自己拿嗎?你沒看到我正忙著嗎?我工作了一天很累了,你能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要總是依賴我,你都這麼大了,不能自己玩會嗎……」

她冷著臉看著我:「媽媽,你說這麼多不累嗎?有說這些話的時間,早就把書拿來了。」

我……

最近我不是天天和她在家做小實驗嗎,那天燒杯找不到了,我就滿屋子找,翻了箱子翻柜子,挪了桌子挪沙發,一邊翻騰,一邊指揮月爸和月寶和我一起找,只見月寶拿著一個裝橡皮泥的小空碗對我說:「你就非找那個燒杯嗎?用這個不行嗎?」

我一看,確……確實也行哈!

最近,我常常陷入焦慮,月寶要是照這樣下去,還了得?

我說一,她反三,我勞苦功高,她不屑一顧,經常質疑我的行為和說辭,自己的理論一套一套的,而且……而且說得還句句在理。

有個朋友就曾經告訴我說:孩子四五歲的時候,你可得「管」住了,要讓她服你,信你,唯你的馬首是瞻,不能讓孩子在你面前說一個「不」字,否則,她越大就越不把你放在眼裡,到時候,你就「管不住」她了!

她的孩子丫丫的確挺「服管」,在媽媽面前乖順得像只小綿羊一樣,媽媽說一,她絕不敢說二。

有一次,她出去辦事,把丫丫寄存到我家幾小時,我才發現丫丫根本不是那種恬靜文雅的淑女。

她和月寶兩個人從地下瘋到床上,從書房折騰到廚房,把所有合適的家什都拿出來玩,兩個人自己制定遊戲規則自己玩,還要給我安排任務。

我要是不按她們的要求做,她們還要據理力爭,說平時我讓她們幹嘛就幹嘛,現在她們讓我幹嘛我卻不幹,怎麼這麼不聽話?!

我算明白了,原來不是我家月寶一大堆理論,而是我的「縱容」導致了她們敢在我的面前隨意表達她們的想法。

我實在沒有辦法說,因為我是大人,所以你們一定要聽我的,這種沒道理的話我自己都不太認同呢!

大人不敢讓孩子隨意表達自己想法的真正原因,並非因為孩子是錯的,恰恰相反,因為孩子常常是對的。

有一次,我接月寶下幼兒園回來,正好碰見28樓的小姐姐,兩個小姐妹很久沒見了,一定要在樓下玩一會。

小姐姐的媽媽很溫和地說:「你先上樓寫作業,寫完作業再跟妹妹玩。」

小姐姐說:「等我寫完作業,妹妹早走了,難道人家會一直在樓下等著我嗎?」

她媽媽沒再說什麼,於是,兩個小孩在樓下玩了好久才上樓。

我覺得,這個小姐姐是個很幸運的孩子,如果她遇到那種特別專制的家長,非讓她先上樓寫作業不可,還用一堆所謂的「好的學習習慣」來限制她,用「寫不完作業就別吃飯」這種不相干的理由來要挾她。她也許表面上能乖乖上樓寫作業,但是帶著怨氣去寫,作業質量能保證嗎?孩子真的打心眼裡對家長服氣嗎?

讓孩子說「不」,聽孩子說「不」,不僅可以讓孩子有勇氣說話,有時候也能打破大人的固化思維。

有一個當老師的朋友跟我說,她以前特別不喜歡教初中的孩子,覺得他們太吵太煩人,但是現在她格外喜歡初中的小孩,因為自從她開始組織社團活動以後,發現初中的孩子動手能力特彆強。

想掛旗子找不到木棍,孩子們搓幾個紙卷就代替木棍了,布置展板找不到人寫美術字,孩子們從網上下載美術字體,再列印出來,剪剪貼貼,三下兩下就搞定了。做PPT,做小視頻,從來都不用她操心,交給孩子們,全都分分鐘拿下。

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不知強於成人多少倍,和孩子相處不僅能打破我們的固化思維,反而常常能給予我們以啟發。

可是為什麼這些能力在課堂上都沒體現出來,在活動中卻一覽無遺呢?

她反思後得出一結論:正是因為課堂上老師習慣「直給」現成知識,不允許孩子說不,孩子就習慣了被動接受,學習能動性就被扼殺了。

現在有很多孩子小學和初中成績還是很不錯的,家長和老師逼一逼,管一管,孩子成績就能有起色,但是到了高中,很多以前的優等生成績會一落千丈。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高中注重培養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都需要孩子從小就要有批判性思維的意識,勇於提出問題,敢於有自己的想法,更需要有抽象和邏輯思維的能力。

但是我們現在對孩子的教育經常是「填鴨式」的,就是把現成的知識直接給到他們,在短時間內讓他們學會大量的知識和技能,但是他們沒有時間進行思考和提問,慢慢的,思維能力就會退化。

現在很多老師和家長都是這樣,我說什麼就是什麼,你不要和我犟嘴,不要跟我搞什麼歪理邪說。

結果呢?在孩子小時候,教育效果是非常明顯的,成績非常耀眼,但是孩子一上高中,一上大學,學習能力的欠缺就會非常明顯的暴露出來。那時候再引導他們主動思考,就為時已晚了,因為他們已經在長時間的被動學習中適應了怠惰和麻木。

所以有一種學霸被稱為「書獃子」,只會死讀書而不會靈活處世。他們的成績優異只不過是善於全盤接受既得理論而已,但是對於書本以外的知識,他們卻只能一籌莫展了。

在漫長的學校生涯里,如果我們從來沒有給過孩子說「不"的機會,沒有給過他們自己決策的機會,也沒有培養他們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卻期待他們一畢業,到了工作崗位上接手大項目,解決大問題,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我們現在這樣重視孩子的教育,但是我們更需要知道什麼樣的教育是真的為孩子好?

是把孩子「壓制住」,讓他們按照我們規劃好的路線去生活?還是在小時候培養他各方面的能力讓他們長大以後能獨立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相信大部分的家長都選擇後者。

只不過這需要我們花費更多的包容心,同理心,耐心和信心,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模式,敢於大膽的質疑權威,敢於大聲的說「不!」

其實,時間會證明,當你允許孩子質疑你的時候,絕不會喪失掉孩子對你的信任和愛,反而他們會因為被接納,而給你更珍貴的崇拜和尊重。

那才是身為一個家長,最想要的,也是最耀眼的權威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下客 的精彩文章:

家長須給孩子三樣東西,「身體上的守護」竟然只佔10%!

TAG:月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