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天宮一號回家,那些危言聳聽的外媒「臉已被打爛」

天宮一號回家,那些危言聳聽的外媒「臉已被打爛」

北京時間4月2日8時15分左右,中國第一座空間站——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長10.5米、重達8.5噸的龐然大物化作一個碩大的火球,殘骸碎片則紛紛濺落在茫茫太平洋里,和它的眾多「前輩」一樣,並未給地面上的人類社會造成什麼麻煩。

但在此之前,從歐洲到北美,從大西洋之濱到南澳大利亞,「天宮一號的失控將給地面帶來滅頂之災」的傳說甚囂塵上。

某西方媒體炒作「天宮一號比校車還大」。

據美國《赫芬頓郵報》報道,在幾年時間裡,這樣的傳聞被翻來覆去炒作了幾輪,而且一輪比一輪誇張。一些知名媒體也加入了這種炒作的行列,它們危言聳聽,將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渲染為一次驚悚的太空災難。

其實天宮一號和所有非回收型航天器一樣,都會墜入大氣層燃燒殆盡,僅有少量殘骸碎片會濺落到地球,並沒有任何與眾不同的地方。

這座實驗性太空站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設計任務壽命僅兩年,卻一直工作到2016年6月,已屬「超期服役」了。

圖為又一外國媒體的驚悚題圖「失控了」

3月31日,正當又一輪「危機謠言」出現在外媒上時,歐洲航天局發布了一則科普信息稱,對天宮一號根本無需驚慌,「因為最重要的不是它將在何處再入大氣層,而是不管它在哪裡再入,對地面和人類所構成的風險都非常低」。

歐洲航天局告訴人們,大部分天宮一號的組件都會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被燒毀,他們還提醒業餘航天迷「不要錯過觀測大航天器再入的良機」。

歐洲航天局稱,即便有少量殘骸穿透大氣層落在地表,他們中的大多數也會落入海中或人煙罕至的地方,「它造成人員傷亡的概率甚至比雷擊造成傷亡的概率低1000萬倍」,因此,完全不必危言聳聽。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4月2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沒有發現天宮一號對地面造成損害。

其實除了歐洲航天局,還有不少專家和專業機構做出了類似科普。如美國航空航天公司就指出,自人類進入航天時代至今,儘管再入大氣層的報廢航天器數以千計,但只在1996年出現過再入航天器碎片擊中人體的一次特例——且這一次還沒造成任何傷害。

該機構4月1日預測,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時間為格林尼治時間4月2日0點30分(北京時間8點30分),誤差正負1.7個小時,事實證明這個預測是比較準確的。

而天文學家麥克多維爾則引經據典指出,自人類航天時代開始以來,已有數以百計自重數噸的大型航天器再入大氣層,在這些「大傢伙」中,天宮一號的重量、尺寸僅列第53名,比天宮一號更大的那52個「前輩」,個個都是在失控狀態下再入的,既然如此,還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如今天宮一號已經圓滿完成使命,一切喧囂也隨著它的平安「再入」而歸於平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先驅導報 的精彩文章:

還記得普京與美第一夫人這張相談甚歡的照片嗎?兩人原來聊了這些
大屠殺時期的愛情故事:當納粹軍官與猶太姑娘相戀

TAG:國際先驅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