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朱元璋的憂慮,給明初社會帶來了哪些變化

朱元璋的憂慮,給明初社會帶來了哪些變化

公元1368年的正月,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即皇帝位,國號明,年號洪武。此距1345年,元朝為亡宋修成《宋史》,僅僅二十三年。按說中國歷代都注意為前朝修史;而修史的目的,是要記取前朝治亂興衰的教訓。但《宋史》修成之後,不過二十三年,偌大的一個元朝,竟亡於一個本來註定會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一個曾經因饑寒交迫而投身於佛門的和尚之手。殷鑒不遠,無奈世事難料。對此,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是非常憂慮的。

朱元璋,這個窮苦人出身的開國皇帝,當他於1344年入皇覺寺為僧時,元朝的天下已開始大亂,地方上不時有造反的事情發生。入皇覺寺後不久,因為寺內沒有飯吃,他只好托缽外出「化緣」。數年之間,他遊歷過好多個州縣,對元朝的腐敗和天下的亂象,有著切膚的感受。後來,他返回皇覺寺。到了1352年,當他感到天下大亂再難挽回,就又從皇覺寺里跑了出來,投奔了當時正佔據著他家鄉濠州(鳳陽)的郭子興的造反隊伍。

在郭子興的隊伍里,朱元璋戰功卓著,逐漸被提拔為這支隊伍的副帥。後來郭子興病故,他的兒子郭天敘和另一員大將張天祐,也被叛將殺死。於是,朱元璋當然地成為這支隊伍的首領。

從1356年到1368年,朱元璋最先是率軍攻陷集慶(今南京),在江南站住腳跟;然後就是與西面的陳友諒和南面的張士誠較量,並最終將他們消滅;接著就是北伐,驅除元朝的勢力。如果要回憶這一段歷史,那將是非常耐人尋味的。然而,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甚至根本沒有功夫享受勝利的喜悅。馬上得天下不易,而馬下治天下更不易。勝利一經實現,他真正關心的,就是使他的大明江山長治久安。

「殺運」下的「嚴猛」治國方略

究竟怎樣才能使國家長治久安呢?元末明初,人們普遍認為,宋朝和元朝之所以會亡,就是因為國家對社會和官吏都過於「寬縱」了,所以明朝一定要有「三十年殺運」。宋朝的「寬縱」,史書上已記得很明白。寬,糾之以猛,寬猛相濟,這是聖人古訓。可是,這樣的道理,要讓蒙元的統治者懂得,卻並不容易。這些來自大草原的馬背上的統治者,驕悍而能征善戰,習於用武卻疏於文治,「馬上得之,馬上治之」,似乎與他們有著不解之緣。

所以,儘管他們仿造了漢人的制度,並且有所創建,但由於他們對中國一貫的「文治」精神不甚了了,在他們的治下,政治只能依舊「寬縱」。而現在,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鑒於宋、元的「寬縱」,堅信明朝的「殺運」,遂決意用最「嚴猛」的手段,來奠定明朝的治國基礎。

洪武皇帝的「嚴猛」,至今想來仍令人髮指。朱元璋在位期間,有四個大案,都弄得極其慘烈。其一為「空印案」,發生於洪武九年,即公元1376年。按照當時的制度,每年各地布政司、府、州、縣,都有專人到朝廷戶部,將這一年地方財政軍需的各項收支「上計」。而戶部對地方上計的考核,是根據地方上一年的上計數據,與地方當年的上計數字往往會出入較大。

為此,地方上計的官員,通常都預備了蓋有地方印章的空白賬簿,以便根據戶部的要求重新造冊。這套辦法,是元朝遺留下來的,行之已久,也的確容易產生弊端。但是,從地方到京城,畢竟路途遙遠,地方上的情況又複雜多變,若往返核查,既費時,又費力,只能是得不償失。然而,這樣的事情,被朱元璋在無意中注意到了,遂斷定其中一定隱藏著重大奸弊,馬上立案偵察,把地方上數百名主管上計的官員都殺了,把輔佐他們的官員也殺了,而受到牽連、被用刑和流放的官員,總也有幾千人。

空印案後,公元1385年,亦即洪武十八年,又發生了郭桓貪污案。郭桓是戶部侍郎,其罪名是內外勾結,貪盜官糧共七百餘萬石。這個案子牽涉的面很廣,朝廷各部和各行省的要員,許多都被牽連進去了。死於此案的,前後有數萬人;民間中等人家,也大都被所謂的「追贓」弄得破產。朱元璋曾親自開列郭桓等人的罪狀。但當時就有大臣抗言,說法司對郭桓刑訊逼供,造成冤案。為了安定朝野人心,朱元璋不得已,一方面將郭桓的罪行公示天下,另一方面又把審理此案的吳庸等人殺了,算是對此案的善後。

除了上述空印案和郭桓案,洪武期間的另外兩個大案,就是胡惟庸和藍玉的「謀反」。明朝是在長期堅苦卓絕的戰爭當中建立起來的,頗有一批功勛卓蓍、胸有轁略的人物。這些人,往往專橫跋扈,各自結成幫派。對他們,朱元璋當然更要「嚴猛」了。公元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權植黨」和「通倭」等罪名,開始追查丞相胡惟庸謀反案。此案前後共殺了三萬餘人,直到十年之後,身為開國功臣之首的李善長被殺,胡案的追究才算基本結束。

但是,三年之後,公元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又發生了藍玉案。藍玉此人驍勇善戰,軍功卓著,但頗有些桀驁不馴。他曾因強佔民田而被御史按問,最後是他把御史給轟走了。他出征蒙古,俘獲了元主妃,與之通姦,受到朱元璋的訓誡,卻一點也無所謂。有一次,他出塞征討蒙古軍隊,回來時過喜峰關,因為城門開得慢了些,他就命令士兵毀關入城。所有這些事,都給朱元璋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當這一年有人告藍玉謀反,朱元璋求之不得,馬上嚴加追查。他不僅殺了藍玉,平時與藍玉直接或間接有點關係的人,也都受到株連,死者達一萬五千人。

上述四案的特點,就是濫殺。但朱元璋在位期間的濫殺,又何止這四個案子。「用刑太繁」,而且「刑用重典」,是他的一貫做法。那時,許多讀書人,都不願為明朝做官。但不願做,並不等於可以不做。貴溪的夏伯啟叔侄,蘇州的姚潤、王漠,都因為不肯做明朝的官被誅殺,家產也被藉沒。而一旦做了明朝的官,也夠提心弔膽的。洪武時做官的人,那怕並不貪暴驕橫,而且小心謹慎,競競業業,未必就能夠免遭刑戮。讓讀書人做官,又視之為奴僕,任意殺戮,這也是洪武政治的一個特點。

對付讀書人,朱元璋還有非常厲害的一手,就是「文字獄」。他懷疑讀書人,覺得這些人總是話裡有話,對他們的言詞總是非常計較。有官員上書,文中有「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等語,朱元璋就起了疑心。他是做過和尚的,就懷疑臣下用一個「光」字,是譏刺他曾經剃光過腦袋。而「生」字與「僧」字偕音,則是暗指他做過和尚。

至於「則」字,聽起來好像與「賊」字同音,分明罵他是靠造反才做了皇帝的盜賊。因為用字涉嫌攻擊皇帝的歷史,許多文臣都蒙冤而死。中國歷史上,以帝王之尊,這樣對片言隻字捕風捉影,大搞文字獄的,就從朱元璋開始。

明朝還有一種制度,叫「廷杖」。就是在朝廷之上,當眾杖(或鞭)擊大臣。洪武時,有一個叫薛祥的大臣,曾經立過不少戰功。他在地方上做官,不僅辦事很有效率,對百姓也仁慈。後來,他升任工部尚書。一次,工匠犯法,無端牽連了很多人,朱元璋下令全都處死。薛祥以為不可,堅持要求分清有罪無罪、罪輕罪重,竟救了上千人的命。這是個正人君子,朱元璋一度確也很欣賞他,但他最終就死在朱元璋的「廷杖」之下。

朱元璋崇奉佛教,用僧人為朝官,放任僧徒在朝廷上橫行。朝官李仕魯犯顏直諫,並擲還官笏,結果被朱元璋令武士當場打死。儒士葉伯巨,也因為批評朱元璋封子孫為王太多,又濫用刑罰,而且求治心太切,硬是被下獄折磨至死。

在洪武朝「殺運」的籠罩之下,宋元以來對官員的「寬縱」,的確風光不再,貪官污吏也確乎近於絕跡。但濫殺之下,明朝的士氣也遭到了嚴重的摧殘。

藍玉雕像。

開國制度

對官員濫用刑罰,是洪武統治的一個方面。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使所有做官的人,不敢心存歹念,勤勤懇懇地為朝廷效忠。但是,為了使明朝的基業能夠永遠鞏固,朱元璋還建立了一整套的政治和經濟制度。

中國傳統的政治體制,一向分為內廷與外廷。皇帝居內廷,通過專門的宮廷機構,與外廷溝通。而外廷是政府,有一套以丞相為首機構。秦漢的時候,丞相的權力是很大的。不過,內廷的權力角色因為最靠近皇帝,弄不好也可以支配丞相。宦官趙高,為中車府令,掌管皇帝玉璽。始皇帝一死,他就勾結丞相李斯,矯詔立胡亥為皇帝而殺扶蘇。後來,他做了郎中令,二世又昏庸無能,皇權成了他的手中的玩物,結果丞相李斯、二世皇帝都被他殺了。漢初,丞相的權力恐怕是最大的。

劉邦死後,呂后稱制,任意廢立皇帝,殺劉姓王,封呂姓王,但政府還是由丞相掌管,天下也照樣太平。等呂后一死,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就把呂氏諸王都消滅了。一直到文、景時期,漢朝丞相的權力仍舊很大。但漢武帝時,丞相的一些重要權力被劃歸內廷。外廷的權力小了,從此漢朝的丞相都做不成事情。那時有個叫黃霸的模範官吏,在地方上做郡守做得很好,宣帝時到京城做丞相,就變得無所事事。武帝死後,外戚大將軍霍光掌權,就是利用內廷來控制外廷。後來外戚王莽篡奪漢家的皇位,其實也是因為掌握了內廷。

但是,相權過大,也會造成「權相」,威脅皇權。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大問題。漢武帝之所以要用內廷來控制外廷,原因就在於此。

從秦、漢到宋、元,在中國制度史上,相權就其總體而言,是被不斷削弱的,但總也不免有權相出現。為了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朱元璋下決心要把這延用已久的丞相制度廢除。

明朝廢除丞相制度的第一個步奏,就是在公元1378年下令,各部大臣奏事,不許同時向中書省(相府)報告。兩年之後,即1380年,朱元璋以丞相胡惟庸陰謀造反為借口,宣布罷去中書省。從此,丞相就從中國歷史上消失了,改由皇帝對政府進行直接控制,而這種控制的基本精神,就是內廷政治的擴張。此外,為了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明朝專門設立了布政司、按察司和都指揮使司,當時稱為「三司」。

它們都是中央的派出機構,而不是地方的一級政府。其中,布政司負責地方民政。其所轄的府與直隸州平級,為一級地方政府;下屬各州與縣也是平級的,是二級地方政府。地方的司法,由各按察司執掌;軍事則由都指揮使司統領。皇帝直接控制中央政府,地方又直接受中央政府派出的三司分領,明朝的皇權由此得到了徹底的強化。

天地生財有限,不在民則在官。這是中國人自古就有的看法。在一個農業社會裡,土地的產出也的確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對於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國家來說,必須儘可能多地去佔有土地產出,以支撐巨額的國家財政。在這樣一種關係中,剝奪地主對於地租的佔有,是具有關鍵性的。我們在明朝的史書上可以看到,明初,國家曾大規模地沒收地主土地,把地主遷出原居住地。此外,為了防止有人逃避賦稅,朱元璋還下令對土地佔有的狀況,進行全國性的清查,實行了「魚鱗圖」和「黃冊」制度,以杜絕土地隱佔。

但是,上述措施,當時主要都是針對江南(大致包括今天的江蘇、安徽二省的長江以南部分和浙江省,歷史上也稱為「江左」)的。朱元璋擊敗張士誠後,曾借口蘇、松、嘉、湖地區的地主支持過張士誠,把那裡的豪族地主和一般地主(富民)的土地都沒收了,稱為「官田」。他也曾做過一次就「徙江南富民十四萬」的事。

至於土地清查,最先就是在江南搞起來的,而且也做得最認真。除此之外,朱元璋還對江南實行了重賦政策。一般而言,江南地區的官田、民田,要比其他地方同類的田,多出二倍的稅,最重的地區,有每畝徵稅二、三石的。江南富甲天下。當年,朱元璋因為軍中缺糧而下江南;後來,他之所以能在江南站住腳,也是因為有充足的軍需供給;而他能夠北伐成功,靠的也正是江南的經濟實力。由於數百年的戰爭破壞,中國無論南方北方,經濟恢復得都很慢。

只有江南一隅,自五代以來,就沒有發生過大的戰爭,經濟發展一直保持著上升勢頭,特別是在元末發展得更快。所以,明朝建立之初,其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充分地利用和榨取江南。至於對江南以外的地方,朱元璋的確減輕了剝削。用他自己的話,就是「鳥初飛,木初植,勿拔其羽,勿撼其根」。

重賦江南,最初也許是洪武開國的一項權宜之計。借「空印案」和「郭桓案」而濫殺,也確實起到了對官員貪污進行威懾的作用。為能減輕國家的財政負擔,朱元璋還建立了一種軍戶(衛所)制度。這種制度,使生產與養兵、練兵相結合,使軍費開支不再依賴國家財政。對此,朱元璋曾說過,自己養兵百萬,不費國家一粒糧。

對明朝的經濟,朱元璋是有他自己的長遠規劃的。其基本方式,就是簡化社會經濟中的交換關係,為建立一個以實物為基礎的國家財政奠定基礎。為此,明朝伊始,朱元璋就下令民間禁用金、銀(主要針對的是銀。因為當時的交易中,金的用量是很少的)交易,甚至還企圖通過賦稅徵收金、銀,並禁止開採銀礦,消滅民間的金、銀貨幣。

在他看來,金、銀這種東西,飢不可食,寒不可衣,卻因為可以用作貨幣,浪費了許多人力去開採。他的希望是,有儘可能多的人去種田;老百姓如果都回到土地上,國家向他們征糧征役,不就很方便了嗎?可是當他的這種想法很快就被證明行不通時,他又覺得印製寶鈔(紙幣)是最好的辦法。為了推行寶鈔,朝廷不僅繼續禁止金、銀交易和開採銀礦,甚至還下達過禁用銅錢的命令。

總而言之,在洪武治下,整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是被置於非常嚴格的控制之下的。那時,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則偈語:

大千世界浩茫茫,

收拾都將一袋裝。

畢竟有收還有散,

放寬些子又何妨?

據說這則偈語,最初是在朱元璋出遊時發現的。當時,朱元璋在途中偶遇一廢寺,進去一看,見寺壁上畫著一布袋和尚,旁邊就題著此偈。朱元璋看了大怒,見墨跡尚新,馬上派隨從武士四下搜查作此偈語的人,但終無所獲。明代的很多筆記上,都記載著這件事。

可見,對洪武時「收拾都將一袋裝」的政策,人們是有共識的。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解決明朝立國的財政問題上,朱元璋的某些做法,未必沒有他的道理和難言的苦衷。天下的事就是這樣。至於他的後繼者如何來繼承他的遺產,如何承上啟下,則是另外一個問題。

節選自《衰頹的年代——仁宣致治之後的明帝國》。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橫山書院 的精彩文章:

門閥政治的興與衰

TAG:北京橫山書院 |